APP下载

走好职场“后半生”

2017-11-01王劲

上海工运 2017年9期
关键词:罗子君年龄层全职太太

◎王劲

走好职场“后半生”

◎王劲

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人力资源高级法务咨询师、鑫职教育特邀讲师 叶茹

引子

这个夏天,《我的前半生》火了。剧中那句著名的台词“没有任何人会成为你以为的今生今世的避风港”,不知戳中了多少人的痛点,人们的目光重新聚焦到了30多岁职场女性这一群体。

30多岁的职场女性,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家庭和职场的两难抉择,让她们无所适从。那么,职场女性究竟该如何做好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走出更好的职场“后半生”?本次话题由此展开。

“全职太太”也是工作

笔者:在《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完成了从全职太太到职业女性的华丽转身,重新找回了自我。您觉得对于女性的个人成长来说,工作是否是必需的呢?

叶茹: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因人而异。我并不认同“所有女性都必须要有一份工作才能够实现自身价值”这一观点。就以罗子君而言,表面上看是因为实现从全职太太到职业女性的转型,她才重新找回了自我,但如果仔细分析罗子君“前半生”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她的婚姻失败,并不能完全归因在全职太太这一身份上,何况她本身就不能被看作是一位称职的全职太太。在与陈俊生的婚姻中,罗子君其实过的是贵妇生活,孩子平常由保姆照顾,自己除了和小姐妹们喝茶逛街等物质享受之外,从没想过对自身发展进行提升,也没有从精神层面理解丈夫,这可能是导致她“前半生”失败的症结。

事实上,现实生活当中的全职太太,并非如电视剧所展现的那般空虚无聊。在我看来,全职太太本身就是一份工作,它的价值和贡献并不比其他职业小。我们都知道,从社会学角度而言,社会分工本身就要求女性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这里我们先不讨论这种社会分工是否合理,但现实中如果遇到家庭与职场两难选择时,为家庭做出牺牲的往往都是女性。单从这个角度而言,像罗子君这样的女性愿意放弃原有工作而转为全职太太,本身就需要很大勇气。

同时,我特别要强调的是全职太太并不意味着失去成长。我有个朋友李凡(化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曾是一家广告公司的中层骨干,专门做活动策划工作。后来由于家庭变故,李凡不得不放弃原有的高薪,全职在家带娃和照顾母亲。但是她是天生乐观开朗的人,即使原有的工作停止了,也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于是她在家带娃的同时,还专门建立了自己的插花工作室,除了可以订花之外,也开办一些沙龙活动。这样,她既可以兼顾自己的家庭,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开启事业的第二春。

疲惫而迷茫的职场女性

笔者:对于职场女性而言,30岁也许正处于最为关键的位置。您能否具体谈一谈30岁职场女性目前的处境和难点?

叶茹:我们所说的这部分人群,通常指的是处于30-35岁年龄层的职场女性。对于这部分女性群体,正好处于职业生涯“第 2个十年”(35~45岁)的关口,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我看来,处于30~35岁年龄层的职场女性有这样几种困境:其一,目前国内女性在社会就业层次上不同于男性。如果你观察职场会发现,女性在职场中大多从事服务型行业或企业的职能类岗位,比如商场柜员、人事、行政、财务等职能类岗位的工作,而像销售、技术、研发等核心岗位上,女性的比例就相对较低。我们都知道,服务型和职能类岗位的薪资待遇、职业天花板等都远不如核心岗位,再加上这些岗位没有太大的工作压力,上升空间也较小,这样就会让职业女性到了这个年龄阶段,对自身岗位和工作缺乏一种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导致对工作的疲倦感和迷茫感。

其二,女性的就业机会和提拔速度也不如男性。据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的一项调研显示:在公司的经理层中,男性比例约为57.9%,女性比例约为42.1%,女性在企业的中高级管理层所占据的比例相对低于男性,这可能已经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了。

其三,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对于这个阶段的职场女性来说,不少人已结婚生子,而且孩子也是处在最需要照顾的时候。因此,职场妈妈们下班回家,往往还要花费不少精力在照顾孩子上,那么回到工作中就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其实也导致了职场女性在职业发展速度上不如男性,因为这些事情,将女性的职业发展耽搁了。

在这些因素的困扰下,处于30~35岁年龄层的职场女性,也成为职场中最为焦虑的职场人群之一。生活的疲惫感、职业前景的迷茫感,让她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会流露出很强的无力感。这也是为什么罗子君会如此受到大批职场女性的追捧,因为承担着工作和家庭重担的她,让大家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只可惜现实中并没有贺涵。

职业规划必不可少

笔者:从职业发展上而言,您觉得处于30~35岁年龄层的职场女性该如何来调整自己呢?而在生活中,又该如何来平衡好家庭和职场呢?

叶茹: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来讲,有一个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凡事未雨绸缪,才能事半功倍。对于处于30~35岁年龄层的职场女性,首先要对自己前10年的职业生涯进行总结,对自己在职场上的优势和劣势了然于心;其次,对自身目前的处境状况以及职业发展方向要有一个预估和判断。我们除了扮演着职场的角色,同时还扮演着家庭角色和其他社会角色,如何平衡?心中要有一杆秤。就比方说育儿问题,其实你在生孩子之前,就应该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之路。如果在此期间,家庭需要你暂时回归,等孩子大些还是要回到职场工作的话,那你就必须要规划好这1年或2年的职业空白期,做好自己角色的转换和心态调整,并为将来重新回到职场做好心理准备和行动准备。在这空白期内,你也给自己列一个计划,比如学习、生活、育娃、交际、兴趣等,充实幸福地度过职业空白期。

同时,我还想提醒处于这个阶段的职场女性仍要坚持终身学习,不要好高骛远。我也碰到过不少职场女性,到了30~35岁的年龄段就急着想升职加薪。一旦有薪资高20%就跳槽,没有充分考虑新的工作是否会偏离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因为职业价值观决定职场人士在一个职业上的周期,可预测在该职位的发展方向。所以要想换一份好的工作,必须要有对等的“筹码”,如果只是为了些许的涨薪而跳槽,反而偏离了自己的职业发展轨道就得不偿失了。我们都说“企业、老板是不可控的,可控的只有你自身”。因此,坚持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筹码”,升职加薪也就自然水到渠成。

另外,我觉得职场女性需要给自己留出私人空间。生活永远可以更加多姿多彩,不要把自己的全部时间都交付给工作和家庭。这就好比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搭建起一个“缓冲带”,用来给自己放松和减压。有时我们觉得家庭和工作之间无法平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自己没有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凡事太过紧张和压力感。比如职场上受到了委屈和怨气带到了家里,而家里的烦心事又影响了工作,所以把自己的一切弄得一团糟。为此,职场女性需要给自己留出私人空间,除了有一份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外,也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序的生活节奏,还要有乐观的生活态度、明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及生活的幸福是所有人追求的终点,我们要学会构建起属于自己的职业幸福模型。

现在国内越来越多企业也已开始关注到了职场女性问题,在关爱女职工方面做了不少努力。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去玫琳凯(MARYKAY)公司参加活动,当时就被该公司粉色为主调的室内装修“惊艳”到了。由于其公司女职工人数占比很高,所以整个公司都洋溢出温暖而时尚的气息。除此之外,不少企业也都在职工弹性福利方面花了不少心思。比如有些企业开始试行部分岗位弹性工作制,有些公司专门开设母婴室,还有些公司实行女职工辅助计划,提供给女职工一个私密、专业的辅助平台,缓解由于精神压力及生理疲劳带来的心情起伏。

如何理解女性职工对未来职业的需求和价值?马云在2010年女性企业家会议上曾表示:“作为企业,应该认识到女性的价值,并且让她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在工作中得以发展和成长。”这个问题也是我们人力资源工作者需要持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现代女性完全有能力从事更高领域的工作,这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海外掠影

国外那些让人“眼馋”的福利

伴随着人权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女职工保护的福利机制正变得越来越完善。自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落地以来,目前全国30个省(区、市)均已延长了产假。近期,西藏自治区调整了现行干部职工生育待遇,女职工可以享受每胎1年产假,羡煞旁人。那么,在福利机制更完善的发达国家里,又有哪些让人“眼馋”的福利呢?

德国的女职工“产假”:包括母亲个人的生育假和父母两人的育儿假。最长可以休至孩子满3岁。其中,大约1年为有偿假期。母亲生育假共14周:分娩前6周、分娩后8周。前6周,除非孕妇明确同意,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其工作。后8周,无论产妇是否有意愿工作,都必须休假。如果遇到早产、多胞胎等情况,产后休假时间可延长至12周。

瑞典的生育津贴:瑞典的生育津贴由瑞典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部门支付而非雇主。凡是居住在瑞典的公民,无论是否曾经在瑞典工作,都能领取最基本水平的生育津贴,即180瑞典克朗/日。如果曾经在瑞典合法工作满240天,那么申请者可以在产假的前390天领取相当于原本工资80%的生育津贴,后90天以统一费率支付。

日本的育儿补助金:补助对象为育儿期间休息,且这段时间公司出的补助低于原工资的 80%,同时已加入雇用保险的居民。在孩子出生后到未满 1岁这段时间,如果在家休息育儿,也可以从雇用保险中获得补助。金额为原来收入的50%。原工资较高的人拿到的额度更高,每个月最多可以拿 21.5万日元(1.2万人民币)。

猜你喜欢

罗子君年龄层全职太太
全职太太距离“劳动保障型太太”有多远?
探究不同年龄层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股骨颈前倾角的临床特点及意义
《我的前半生》的女性主义思想解读
娜拉走后到底怎样?
——对鲁迅论断的新解读
同在一个频道才能往下聊
《我的前半生》:工作的女人最美丽,下厨的男人最性感
有一种职业是全职太太
全职太太华丽转身 对话一手打造依斯倍的常英女士
难做全职太太
中国劳动力的健康状况及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