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安罗盘制作工艺及其传承发展研究

2017-11-01樊嘉禄

黄山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罗经罗盘万安

方 啸,樊嘉禄

(安徽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230022;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安徽 合肥230022)

万安罗盘制作工艺及其传承发展研究

方 啸,樊嘉禄

(安徽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230022;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安徽 合肥230022)

万安罗盘是由磁针和方位盘组合而成的一种指向仪器,是“内地型”中国罗盘的代表。其制作技艺从元明之际算起已经有近八百年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包括选料、制坯、分格、清盘、写盘、油货、装针等七道主要工序。万安罗盘制作技艺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有吴鲁衡、胡正浩、洪秋贵、胡兆松等四家传承人。传承保护方面存在着原材料短缺、被假冒伪劣产品冲击、古作坊周边环境破坏、传承人缺乏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万安罗盘;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罗盘是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为核心元件制作的一种决定方位的仪器,广泛应用于航海、天文、地理、占卜及阳基、阴宅的选址等领域。万安罗盘制作历史悠久,万安罗盘被称为“徽盘”,是现存唯一的以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的罗盘,被奉为罗盘正宗[1]116-118。2006年,万安罗盘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陆续有学者对万安罗盘制作技艺开展研究,如方利山的万安罗盘文化生态调研报告[2]7-9,赵懿梅关于吴鲁衡日晷、罗盘在世博会上获奖的考辨[3]35-39等。基于此,有必要对万安罗盘制作技艺发展的历史进行较系统地梳理,对其制作工艺作较详细地考察。

一、万安罗盘制作技艺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东晋时人们用人工磁化方法使铁片磁化,制作“指南鱼”。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另一种人工磁化方法是“以磁石摩针锋”,并介绍了“水浮法”等四种磁针装置方法,指出将指南针与方位盘结合在一起,就成为可以判定方位的罗盘。

罗盘被堪舆家奉称为“罗经盘”或“罗经”。所用方位盘仍是二十四向,但盘式已经由方形变成圆形。南宋曾三异《因话录》有“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的记载,是有关罗经盘最早的文献。其中的“地螺”指的就是罗经盘。该文献中应用到磁偏角知识。

罗盘在中国古代社会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被用于航海。世界航海史使用指南针的最早记载见于北宋朱彧《萍洲可谈》:“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南宋学者许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也有类似记载:“惟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南宋赵汝适在《诸蕃志》中提到,“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胜似系焉”。到了元代,指南针已成为海上指航的最重要仪器,当时还编制出被称作“针路”的罗盘导航,即在不同航行地点指南针针位的连线图。如果没有性能很好的罗盘,明代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是不可想象的。这一伟大发明在12世纪经阿拉伯商人传入欧洲,对欧洲航海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罗盘在中国古代最广泛的应用是作为堪舆家手中的工具。堪舆术即相地术,俗称“风水术”,是占相住宅和墓地的地形、环境、结构、坐向以测断吉凶休咎的一种方术。中国古代人们相信,不论阳宅阴宅,风水的好坏,均关乎生人的吉凶休咎,故十分重视“风水”。按照“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的理论,风水师的作用是“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

堪舆术肇于秦汉,成熟于唐宋,因此罗盘自出现之初就被用作风水师手中的工具。如果说早期的罗盘在其它领域还发挥重要作用,那么明末以后,随着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和西方航海技术的传入,罗盘在其它方面的作用逐渐式微,退化为堪舆家手中的专用工具。明清时期,罗盘产地主要有两大区域,内地有徽州、苏州,沿海有漳州和梅州。

徽州是宋明理学的发祥地,二程和朱熹均有关于葬法研究的论述,对这里的堪舆习俗有深层次的影响。走南闯北的徽州商人,不能总是顺风顺水,总会遇到时运乖违的时候,因此比一般人更加重视风水龙脉。他们在建祠堂、造住宅以及修祖坟之时都要请风水师相地择向,这为罗盘提供了很大的内需市场,明代徽州罗盘的制作开始兴盛起来。

徽州休宁县万安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坐落在横江之滨,凭着水路交通的便利,很早就成为一个商贸重镇,繁华程度不亚于休宁县城,故有“小小休宁城,大大万安镇”之谚。万安罗盘制作业的兴起不晚于元末明初,发展于明代,鼎盛于清代中叶。万安罗盘制作业早期的发展还得益于徐海、王直(又称“汪直”)等一些徽州籍商人的海上贸易,不仅海上航行需要罗盘,这些人还把这一商品外销到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万安罗盘以其设计独特、选材考究、制作精良、品种齐全而闻名于世,被奉为正宗标准产品,享有“徽罗”“徽盘”之称誉。

起初,万安罗盘为“水罗盘”,是浮针结构,盘面中央有一凹槽,称“天池”。用时,在天池中注入一定量水,把磁针放置在天池的水面上,为防止磁针下沉,在其中段绑一小段灯芯草(后改用鸡毛管效果更好)。如图1所示即为水罗盘。这种水罗盘需要现场滴水置针,不便携带。明万历年间徽州人王氏创制了旱罗盘。据万历《歙志》卷九记载,“旱罗,亦岩镇王氏所创。其人抱青鸟之术,因谓携磁针水滴之赘,乃以意制此。初以一罗易金一两,今作者多,贱矣。”说的是岩寺镇王氏也是位风水师,因为觉得带着磁针水滴不方便,就创意制作了旱罗盘。一开始售价很高,每只罗盘一两黄金,后来做的人多了,价格也就降了下来。说明当时除了万安,歙县岩寺也有人制作罗盘。

图1 万安罗经文化博物馆珍藏的明末水罗盘

旱罗盘为顶针结构,在天池中心立一铜柱,上端顶托着磁针的重心部位,磁针以此铜柱枢轴为支点转动。由于携带和使用都比水罗盘方便,用者逐渐居多。经过明末至清雍正约一个世纪的水旱两用过渡期,至乾隆年之后水浮罗盘逐渐消失。现在生产的万安罗盘均为旱罗盘,如图2所示。

图2 吴鲁衡罗经店制作的旱罗盘

万安罗盘制作业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先后出现了方秀水、汪仰溪、吴鲁衡、胡茹易等数家名店。方秀水罗经店是万安罗盘业早期名店,大约创办于明中后期,明清时期在全国罗盘业享有盛名。清末方氏子孙不再经营此业,招牌交由余氏、朱氏和黄氏承租经营,1937年前后闭业。胡茹易、汪仰溪等几家店也在此期间先后停业。吴鲁衡罗经店创办于清雍正年间,在几家老店中算是后起之秀。吴鲁衡所制罗盘追求高质量和高精密度,受到用户的认可。其后人秉承祖制并有所创新,又生产出洋式日晷和节气日晷等新产品,行销中国城乡,还远销日本、朝鲜、东南亚及欧美等地,享誉海内外。“吴鲁衡”逐渐成为中国罗盘业的知名品牌。

民国四年(1915),“吴鲁衡毓记”罗盘、日晷作为中国选送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产品,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吴氏罗经店传业六代,至20世纪60年代歇业。1982年,涵记“老吴鲁衡罗经店”恢复生产。此后,又有“万安吴氏嫡传罗经老店”“胡茹易”“方秀水”“万安古镇老罗盘店”等相继开业。

二、万安罗盘制作工艺流程

万安罗盘制作承续了中国传统的罗盘制作技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又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制作一面罗盘,需要多个工种的协作,一般要经过七道大的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

1.选料

万安罗盘选用虎骨木和银杏木作为主要原料。砍伐虎骨木季节一般在秋冬季,之前需要对虎骨木进行观察,将其中烂心部分挖掉,然后再将砍下的树开出一块块大板子。板子的长度主要是根据树的粗度决定的。开完大板子后,再将大板子开成两块小板子。之后将开过的板子以两板之间50公分的距离立起来放,以通风晾干。木料要放三年的时间,待其各方面稳定后才可拿回,最后根据需求做不同直径、厚度的罗盘毛坯。

2.制坯

将毛坯用车床车圆成型,挖好磁针圆孔,在中间刻出天池。然后进行油漆,再以细砂纸和木贼草磨光,并挖好装磁针的圆孔。

3.分格

分格是依据不同型号、盘式的图谱,从同一个圆心以长短各别的半径划圆周为横格。再按阴阳八卦、天干地支等刻直格。依推数派系、诸家盘式分别刻画,不许有细微的误差。

首先在罗盘上做好固定,大概两格之间的距离,然后用铅笔去描。先描定一个点,再配上边,然后一个圆画下来,放大放小,这是画圆。画圆后,接下来要划分直线。直线是在圆弧上划出来的。两个圆弧中间有一个格,在算好刻度的基础上,用铅笔定好距离,然后分圆、分度数。如图3所示。罗盘上的刻度并不全是等分的,划分的度数要按照古代的度数计算。中国古代是按照一天一度把圆周分为三百六十五点四分之一度。吴鲁衡店里有吴兆光手写的《分割密点》,这本书是专门讲划分刻度的,店里的人按照此书对罗盘进行度数划分。

图3 分格操作

4.清盘

清盘是先刻线再把墨粉填进线槽里。罗盘盘面上的线不是画出来的,而是墨粉填出来的。具体做法是将墨粉往罗盘线槽里填,再用刀顺着木纹将整个盘面刮干净。这样剩余的黑色部分就留在线槽里。用这种方法,一来可以使线条划得比较直。二来填出的黑线很难被磨掉,寿命长。如果用笔在罗盘上画线,长时间消耗摩擦,线条颜色会淡化。

填完墨粉用刀将盘面刮净后,用砂纸打一圈,然后用木贼草接着打磨,操作如图4,这样整个盘面就变得很光滑了。木头表面有很多粗大的毛孔,如果未经打磨就在盘面上写字,墨会渗开。将罗盘反复打磨,上面的毛孔会被填起来,使盘面具有凝固墨的作用,毛笔蘸上去不渗。另外也使原来木头的木纹能看得见。

图4 用木贼草打磨盘面

5.写盘

按照秘藏图谱,太极、阴阳、二十四爻等文字,传承人用毛笔写蝇头小楷,填写盘面中的内容,如图5所示。字写完后,用油漆打一遍,这样盘面就被封起来,上面的字迹很难被磨掉。油漆后还需将盘面打磨一遍,以防字迹变形。

图5 写盘

6.油货

在制作罗盘过程中,传承人需要熬制桐油在各个工序间对罗盘进行油漆,以达到保存罗盘盘面的目的。一般罗盘油漆油得比较好的话,百年后仍然光洁清晰。罗盘要反复油漆十几遍,每漆一遍干了之后要打磨。因为油漆后有水气,需要完全干透才能打磨。一般大的盘面,油漆需要用20多天,这是湿打,另外还有干打。干打以后用砂纸打磨。打磨这一工序主要用的是木贼草。木贼草是一种中草药,它是起砂纸作用。

在油漆盘面的过程中,既要保证漆表面的硬度达到标准,又要保证其温度和韧性,此外打磨时还要注意光亮美观。

7.装针

装针是罗盘制作技艺中最关键的工序,由掌握核心技艺的传承人亲自在秘室中独立操作。所用钢针的磁化方法有两种,一是用天然磁石磨针锋,二是将铁针加热淬火利用地磁场磁化。现在一般采用前面一种方法,将钢针吸附在一块天然磁石上,经半月之久,使之被磁化。据说原方秀水罗经店使用的一块磁石,是采自长江三峡水底的天然磁石,长六寸、宽和高各二寸,被视为“镇店之宝”。吴鲁衡店中的磁石,也与之相似。其次是磁针安装,要精密地测定针的重心,然后牢固地安在圆孔里,而且不能使支点产生阻力,以便于指针自由转动。图6所示为装针操作。磁针装毕,最后封盖圆玻璃片,一具罗盘制作完成。

图6 装针

与很多传统技艺一样,旧时罗经店为保证自身利益,不使核心技艺外传,都有自己的行规。除了磁针必须店主自己安装外,开店通常需5位以上师傅,原则上均终身受聘,有的自年少进店,直到老死出店。制作过程中每道工序都由1人负责,各司其职,互不混淆,并且对家人也是“传媳不传女”。

三、万安罗盘制作技艺传承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万安罗盘制作技艺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很好地传承。目前,吴水森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詹运祥、吴兆光被评为省级传承人。他们在研究传统技艺的同时,积极带徒授业,以期将这项祖先留下来的技艺传承下去。

吴兆光1984年出生,本科学历。他是万安罗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水森之子,吴鲁衡罗盘制作技艺第八代唯一嫡系传人,自幼随父习作罗盘。“他在继承先人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专注于宣传罗盘文化,投资创办了万安罗经博物馆,收藏了明代以来的精品罗盘,可以说将罗经文化发扬光大。”他的个人作品多次获国家及省部级金奖。在2011年元月,吴兆光被评为省级传承人。

图7 吴水森、吴兆光父子

洪秋贵1961年生,初中文化。开始他用老的方秀水罗盘自学,后来借用方秀水品牌做。1991年开始制作经营罗盘,1996年注册“古方秀水”商标。现有店堂100多平方米,聘用5、6名技工进行小作坊式生产,另在古城岩风景区辟有现场制作作坊,为游客做罗盘制作过程的演示。销售量方面,据洪秋贵描述,罗盘销量前几年还可以,这两年销量不太好。现在一年只能生产一千来盘。洪秋贵认为万安罗盘在产量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会减少。因为爱好这个东西的人很少。在罗盘使用方面,洪秋贵在卖罗盘的同时,自己也懂一点风水,偶尔也用罗盘帮朋友看看风水。

胡兆松是胡茹易的嫡系传人,他从1986年开始跟着祖父、堂兄学习制作罗盘,1992年开店。开始经营罗盘店比较困难,后来销路才慢慢打开。胡兆松说,这几年罗盘的销售状况不行,每年只有五六百盘的销售额,前几年还可以。销售对象主要是地理先生,当地人买的很少。其他老客户,需要就给寄。目前在胡兆松那里制作罗盘的约有4、5个人,现在他把制作罗盘的手艺传给了儿子和媳妇。外界的人也有想跟着他学的,但是胡兆松认为这是国学,不想外传。

胡正浩于1985年跟岳父詹运祥学做罗盘。相较其岳父,胡正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罗盘工艺推陈出新。其经营的店号为“老吴鲁衡涵记”,模式为家庭式小作坊,店堂面积100多平方米,聘用技工6-7人,基本上都是外地制造者,胡正浩自己也做,他爱人偶尔帮帮忙。在经营罗盘店的时间里,胡正浩接触了许多来万安的风水大师,在与他们交流中慢慢学会了罗盘的使用。罗盘产量方面,胡正浩说他们没有统计过。去年差一些,今年有所好转。

随着万安罗盘实用功能的逐步退化,其市场需求日渐萎缩。解放后,万安罗盘作坊基本停滞,老工艺技师的先后去世,更使万安罗盘制作工艺陷于濒危境地。20世纪80年代至今,徽州文化热的兴起,使得万安罗盘制作技艺有所恢复,但在实际传承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万安罗盘制作的原生态环境问题。万安古镇上的“吴鲁衡涵记”老店,是目前已知的全国仅存的罗盘传统手工作坊,是一个亟须加以特别保护的重要徽州文化生态空间。政府应帮助传承人保护这一老店的旧址,此外政府还应采取措施保护万安手工木质罗盘制作赖以生存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开展罗盘生产地——万安老街和周边环境的保护治理工作,努力修复万安老街文化生态。

第二,传承人的问题。目前精通万安罗盘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不多,且万安罗盘制作需要具备传统文化知识,吃苦多,赚钱少,年轻人不容易学成,传统技艺后继乏人。政府应保护技艺精湛的罗经师,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不断培养年轻一代的罗盘制作和管理人才。举办罗盘传统制作工艺培训班,请技艺精湛的罗经师传授经验和体会,并作技术示范。

第三,万安罗盘制作技艺的问题。目前万安罗盘有个别传承人在制作过程中为了追求利益,将罗盘制作以机械化印刷代替手工制作,传统核心技艺被忽略,不利于罗盘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保护。对此,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保存系统完整的罗盘制作工艺,在罗盘研究创新中,始终坚持手工制作的传统特色,尽量避免现代机械化生产。开展罗经师和罗盘生产工艺的调查摸排,及时抢救罗经制作工艺。切实采取手工罗经制作技术保密措施,防止罗经制作核心技术泄密。

第四,原料的问题。万安罗盘制作原料主要是虎骨木和银杏木。虎骨木受国家保护,稀少,并且砍伐时间有限,生长周期长,目前没有罗盘原材料基地。政府应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建立罗盘用材基地,养植虎骨木和银杏树,确保万安罗盘制作原料的用材需要。

第五,假冒伪劣的问题。市场上有些商人抢商标,钻法律的空子,贩卖劣质的万安罗盘。顾客被假货欺骗,同时也损害了“老字号”传统老店的名誉和传统品牌,破坏了罗盘市场秩序。对此,应大力实施吴鲁衡、方秀水、胡茹易罗经制作名牌保护战略,规范市场,防止假冒伪劣产品。

[1]孔佳.徽盘的“源流”及文化价值[J].文史杂谈,2014(6).

[2]方利山.珍视“徽盘”品牌保护文化生态——万安罗盘文化生态调研报告[J].黄山学院学报,2010(1).

[3]赵懿梅.失落的世博会金牌奖——吴鲁衡日晷、罗盘考辨[J].黄山学院学报,2012(4).

On the Craftsmanship of Wan'an Compass and Its Inheritance

Fang Xiao,Fan Jialu
(School of Marxism,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230022,China;Anhui Radio and Television College,Hefei230022,China)

Wanan compass,composed of an azimuth disk and a magnetic needle,is a pointing instrument,and a representative"mainland type"Chinese compass.It has had a history of about 800 years since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Its production needs to go through seven processes including selecting materials,making the blank,dividing the scale,winding up,writing the disk,painting the compass,and installing the magnetic needle.In 2006,Wan'an compass was listed as one of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with four inheritors like Wu Luheng,Hu Zhenghao,Hong Qiangui and Hu Zhaosong at present.However,in the process of its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there is a shortage of raw materials,an impact of fake commodities,the damage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of the ancient workshop,a lack of inheritors and other problems,requiring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an'an compass;craftsmanship;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J505

A

1672-447X(2017)04-0016-05

2017-03-24

方 啸(1990—),安徽蚌埠人,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樊嘉禄(1964—),安徽金寨人,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曲晓红

猜你喜欢

罗经罗盘万安
磁罗经北极高纬海区航向误差分析与补偿
船上磁罗经自差表相关要求
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万安
苏万安 藏石欣赏
基于磁阻传感器的车载型磁电子罗盘的设计
随机游走对罗经方位对准的精度影响分析
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捷联罗经初始对准方法
圣诞节的那双手套
不宜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