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自我意象视角下的对外政策研究
—— 以十八大以来的中国为例

2017-11-01

关键词:决策者意象国家

王 琳

国家自我意象视角下的对外政策研究
—— 以十八大以来的中国为例

王 琳

(吉林大学 行政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意象是决策者对现实的建构,影响一国对外政策的制定。过往研究多关注对外指向的对他(国)意象,而忽略对内指向的国家自我意象。从身份、地位和角色三个维度入手,可深入探究国家的自我意象。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决策者更为关注的身份意象为“发展中国家”,地位意象为“大国”地位、角色意象为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与“改革者”。结合三个维度上的自我意象,对中国十八大以来的对外政策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其符合国家自我意象。在未来的研究中,可将自我意象和对他意象结合,来解释针对特定国家的对外政策。

国家自我意象;身份;地位;角色;对外政策

一、导言

领导人对自己国家的知觉是否影响该国的对外政策?如果用传统的对外政策分析理论来回答这个问题,答案则是不影响。因为它们更多地关注权力与国家利益,往往忽略个体层面的影响。但实际上,国际政治三大范式所强调的结构因素、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最终都必须通过决策者的个人行为,才能形成国家的对外政策。决策者如何定义自身所面临的决策形势,对如何认识自己的决策有重要意义。因此,决策者的认知在对外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能被忽视。从决策视角考虑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是政治心理学研究的切入点,它主要是从微观层面关注决策者对现实的建构,从而进一步探索相关政策制定的原因。在这类研究中,意象被一些学者用来解释对外政策。几十年前,肯尼斯•博尔丁运用意象去分析国际体系。他把意象定义为“对行为单元的一种整体上的认知、情感和评估结构,或者对其内部或对外的看法。他认为,意象在国际体系中非常重要,一国对自身和体系中其他国家的意象构成了自身的国际环境。”①Kenneth E. Boulding, “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 In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3, No.2, 1959,pp.120-131.意象有对内指向和对外指向之分,对内指向是指感知自我的意象,对外指向是指感知他国的意象。②尹继武:《认知心理学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进步及其问题》,见《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103页。心理学中,自我意象被定义为对自我整体上的主观感知,包括对自己身体、人格和能力等的印象。自我意象是对“我是什么样人”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为基础形成的个体自我评价。①Joseph A Bailey, “Self-image, self-concept, and self-identity revisited”, In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 Vol.95,No.5, 2003, pp.383-386.将自我意象概念引申至国际关系研究中,可以推断国家自我意象实际上就是对本国的认知,“我是什么样的国家”、“我能够做什么”。这种认知源自于本国的经验和他国对本国的看法。对外意象主要捕获双方之间的关系,例如冷战期间,美国感知苏联的意象是“敌人意象”,说明美国感知与苏联之间的关系为敌对关系。过往研究都过多关注他国意象与对外政策之间的关系,缺乏针对国家自我意象的探讨。十八大以来,外界对中国的感知是认为中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那么,中国决策者对本国的认知是什么,现有的对外政策是否符合中国的国家自我意象,这是本文所关注的重点。

国家可以通过领导人建构和表征自我意象。本文的逻辑是分析决策者话语中的国家自我意象,根据这些意象推断中国应该施行的对外政策,然后寻找相关证据来验证上述推断,从而证明自我意象和对外政策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筛选习近平主席的文本46篇和王毅部长的文本39篇,包括讲话、接受采访、发表文章等,选取的时间范围是2012年11月8日至2016年12月31日②材料来源如下:新华网领导人活动报道集: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xijinping/zyjh.htm;外交部官网:http://www.fmprc.gov.cn/web/wjbz_673089/zyjh_673099/,上网时间2017年5月2日。,从符合要求的相关文本中提取与自我意象有关的高频词。通过解析这些高频词来推导自我意象,然后进一步验证对外政策。

二、中国的国家自我意象

一国是否具有积极、客观的自我意象,是能否实施理性对外政策的基础。自我意象过于悲观会导致国家自我效能感不足,在对外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倾向于过度谨慎,从而在与相关国家互动时容易陷入被动,错失机遇;自我意象过于乐观会导致国家自我效能感过强,在对外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倾向于过度自信,故在相关的国际问题上,行为表现容易冒险激进,最终伤害自身利益。因此,保持积极和客观的国家自我意象至关重要。本文将国家自我意象拆分为三个维度:身份、地位和角色,从这三个维度出发,更能全面地探析决策者对本国的认知,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国家自我意象。

(一)自我身份意象

身份是一系列关于自我的观念,涉及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将自我与他者区分等问题。身份可以作为有意图的行为体的属性,可产生动机和行为特征,根植于行为体的自我领悟,而这种自我领悟往往依赖于其他行为体对该行为体的再现或该行为体的自我领悟之间的一致。因此,身份具有主体间特征。③[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20页。一个国家的国家身份由其内在属性所决定,可在国家间互动过程中得到体现。国家身份的选择和定位,可以影响国家利益的界定,进而影响对外政策行为。④张家栋:《中国的国家身份、国际地位与战略定位》,见《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08年第1期,第21-39页。

表1

21金砖等组织国家 7新兴国家 9其他 5亚洲(太)国家

经统计分析,中国领导人在众多场合讲话中,涉及到的身份词分别为“发展中国家”、“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亚洲(太)国家”、 “新兴国家” 、“金砖等组织国家” 和其他等。在这些身份词中,“发展中国家”被提到的次数最多,成为身份词中的高频词。从数据上来看,说明“发展中国家”这一身份更多地得到了决策者的关注。具体详情见表1。

对“发展中国家”这一身份的重视,表明中国领导人对自身发展情况具有清晰的认识。因此,领导人的信念非常客观。从这一视角出发,就明确了两个群体: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自身认同“发展中国家”,表明当下还是要保证和完善自我发展,要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有,要维护“内群”利益,要为发展中国家代言,在国际社会中去争取属于这一群体的话语权。此外,在自身有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对群体内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帮助群内成员更好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所属群体的影响力。

(二)自我地位意象

人类的奋斗既是为了获取资源和物质利益,也为一些无形的东西,比如地位。地位是指人们之间的等级顺序关系,同声誉和顺从行为有关。在社会学中,地位被视为获得未来资源的一种手段,当然地位也引出权力。在国家间的冲突中,寻求地位被视为国家不同行为的合理动机。国际地位是指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所处位置,这种位置表明了在力量对比结构中的一种状态,可由物质能力和少量无形因素来衡量。①Bernardo A. Huberman, Christoph H. Loch and Ayse Önçüler,“Status as a Valued Resource”,In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Vol.67, No.1, 2001, pp.103-114.

经统计分析发现,中国领导人涉及对地位的描述有“新兴大国”、“新型大国”、“发展中大国”、“负责任大国”、“制造业大国”、“领土大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或“亚洲最具活力经济体”等。在这些描述地位的专有名词中,以“XXX+大国”组合方式呈现的次数最多。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决策者对自身“大国” 地位的认同与重视。具体详情见表2。

表2

中国目前的地位,可以说是介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承上启下”的地位。这种地位具备两个特点:其一,与发达国家的高端制造能力,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等形成互补;其二,同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供应,消费市场扩展和工业化发展需求等形成对接。②黄任望:《实现中国梦是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贡献》,见《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年第4期,第48-50页。虽说是“承上启下”,但不可否认中国已经从世界的边缘走向舞台的中心、从区域性大国转向国际性大国。从这个层面上看,中国的对外政策若想符合“大国”地位意象:其一,要具备责任感,在对外事务中展现大国的担当。其二,要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从而体现大国的能力。

(三)自我角色意象

角色通常涉及到一个社会位置,以及与该位置有关的行为。一些学者认为角色本质上是预期个体在一个给定的情景下应该如何反应,而另外一些学者认为角色意味着个体在给定的社会位置上如何实际表现。在社会学中,角色有不同的分类。例如文化角色分类中的神父和信徒,社会角色分类的教师和工人,具体情境角色分类的目击者和嫌疑人,性别角色分类的男人和女人等。人的一生中会面临很多角色,有些角色会进化发展,有些则会消失。国家与个体一样,在当前国际体系内也有自己的角色,该角色反映了内部和外部对其行为的预期。①Sebastian Harnisch, Cornelia Frank, Hanns W Maull:Role theor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approaches and analyses,New York: Routledge,2011,pp.7-15.

表3

经统计分析发现,中国领导人在众多场合讲话中,更重视的角色是与国际秩序或国际体系相关的角色,例如维护者、改革者和建设者等(见表3)。现有的国际秩序是以联合国为核心,以国际协商为准则的雅尔塔体系的延伸。它的特点表现为西方价值观在国际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国际规范的双重标准非常明显和西方主导国际制度的安排。中国对当前国际秩序看法在于维护和改革,因此,对外政策的制定也应符合这两个方向。

三、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对外政策

国家对外政策需参考其自我意象,如果一国对自身的评价不客观,那么决策的结果可能会让该国付出严重的代价。在前文,研究已经发现中国决策者在自我身份意象上更多地关注“发展中国家”、自我地位意象上认同“大国”地位、自我角色意象上认为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与“改革者”,鉴于此,我们来验证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对外政策是否符合这三个维度上的国家自我意象。

(一)身份维度

当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仍位居发展中国家之列。究其原因,中国人均GDP同发达国家标准相比,差距依然较大,国内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均不平衡,并仍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率较低。②丁建庭:《中国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见《南方日报》2015年7月3日,第F02版。如果认同自身为发展中国家,那么政策制定的基点应该是:“我”要发展。发展不仅需要内部制定相关的政策来指导,还需要外部稳定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作支撑。除此之外,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有责任为这个群体争夺话语权,有义务带动群体成员共同发展。基于此,从三个方面来探讨。

1.自身要发展

自身要发展,离不开对外开放。十八大以来,中国继续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在本届政府的施政纲领中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特色更为突出,走出去和引进来同步进行,内外联动效应十分明显。例如,国家主张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试验区的成立体现了中国决策者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心。截止目前,已有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和陕西等11个自贸试验区。①于佳欣、徐扬、赵宇飞:《自贸试验区新增7个成员,释放什么信号》,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7-03/31/content_5182581.htm,上网时间:2017年5月2日。

自身要发展,离不开稳定的周边环境。和平与发展自始至终相辅相成,没有和平,无从谈发展。十八大以来,中国努力争取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在处理周边问题时,中国始终提倡通过对话解决,并且绝不允许周边环境恶化,自身安全受到威胁。例如,在南海问题上,中国致力于同越南、菲律宾等当事国直接谈判与协商有关问题,探讨妥善解决之道,并将继续同东盟国家一道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和商谈“南海行为准则”,大力开展同东盟国家的海上合作,维护好南海的航行安全与航行自由。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国始终秉持三个原则:反对朝鲜发展核武器,朝鲜半岛不能有核,无论北方还是南方,无论是自己制造还是引进部署;半岛不能战、不能乱;中国的国家利益必须得到保障。②刘振民:《为亚洲的稳定与繁荣贡献中国力量》,见《人民日报》2014年4月28日,第022版。因此,基于这三个原则,中国在联合国上同意对朝鲜施加制裁,并对韩国部署萨德进行严正抗议。

2.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发言权

在气候大会上,中国一直强调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气候变化问题是发达国家在过去200年的工业化期间,大量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这是发达国家的历史责任。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碳排放已达到峰值,自然有逐步减少排放的趋势。习近平主席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强调,在减排问题上不能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进行简单对比,双方应该摒弃零和博弈的狭隘思维,共享担当,这样在气候治理问题上才能实现互惠共赢。③《习近平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全文),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12/01/c_1117309642.htm,上网时间:2017年5月6日。

在国际金融机构中,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2016年1月27日,中国正式成为IMF第三大股东,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根据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约6%的份额将向有活力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这标志着IMF治理向着更好地体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话语权的方向迈进。④中国正式成为IMF第三大股东 份额占比升至6.394%,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6-01/29/c_128682453.htm,上网时间:2017年5月6日。

在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上,积极为发展中国家代言。以杭州峰会为例,中国不仅同G20成员国和国际组织频繁交流,还同130多个发展中国家开展对话,这意味着中国把更多发展中国家带入了G20,增加了G20的代表性,体现中国确实是在为发展中国家代言。在杭州峰会上,中国提议把联合国的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纳入G20议题。过往,G20更多地是在讲增长、讲经济,而发展则被认为更多地与发展中国家、减贫等议题联系在一起。⑤冯彪:《中国代言:发展中国家需要话语权》,见《每日经济新闻》2016年9月1日,第006版。

3.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援助

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尽可能的援助,带动这个群体一起发展。例如,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改善民生和减少贫困,支持它们的农业发展,促进其教育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与此同时建设社会公益设施,并在它们遭遇重大灾害时及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根据中国对外援助(2014)白皮书,中国针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资金为52.1%,中低收入国家为21.2%,其他低收入国家为9.0%。①《中国对外援助(2014)白皮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14-07/10/content_2715467.htm,上网时间:2017年5月6日。未来,中国还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诸如减贫项目、农业合作项目、促贸援助项目、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医院和诊所,学校和职业培训中心等项目支持,并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2万个来华培训和15万个奖学金名额,为发展中国家培养50万名职业技术人员。此外,中国还将设立“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并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200万美元的现汇援助。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展权:中国的理念、实践与贡献》,见《人民日报》2016年12月2日,第010版。

(二)地位维度

一国的地位不仅与该国的综合实力有关,也与他国的承认有关。当被他国认同具有大国地位时,同时也承载着其他国家对该国的相关预期。这表明,它们希望该国在关键的时候能够站出来,同时也希望大国能够发挥它的能力,为国际社会做更多的贡献。中国决策者自我地位意象是“大国”地位,所言所行就应该符合这种认知,相应对外政策基点应该是:“能者多劳”。因此,从如下两方面验证。

1.大国需有责任感

中国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主持公道。十八大以来,中国在“不干涉内政”前提下,积极参与地区热点问题的斡旋与协调。例如,深度参与伊朗核问题谈判,积极展开协调斡旋,利用自身经验和优势,在阿拉克重水堆改造等关键问题上为伊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在南苏丹问题上,中国联手伊加特地区组织,积极斡旋南苏丹国内和解,敦促冲突双方加快推进和平进程共识。在叙利亚问题上,中国以客观公正立场参与涉及叙利亚问题的国际协调,提出从政治上解决问题“四步走”的框架思路。在阿富汗问题上,中国、巴基斯坦和美国一道促成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开启和谈,推动阿富汗和解进程进入新阶段。③王毅:《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之年》,见《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1期,第1-8页。

2.大国要有能力为国际社会做贡献

中国力所能及地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十八大以来,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物质层面的公共产品。例如,提供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免除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无息贷款债务,出资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以及组建常备建制维和警队和维和待命部队,向非盟提供军事援助等。其次,制度层面的公共产品。中国牵头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等,都是中国为国际提供的制度性公共产品。这些举措不仅表明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也体现了中国更多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金融需求。再者,观念层面的公共产品。中国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等观念,不断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此外,“中国模式”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已经成为不少发展中国家研究和学习的对象。④涂永红:《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提供的全球公共物品》,见《光明日报》2015年6月22日,第005版;王义桅:《全球治理的中国自信与自觉》,见《当代世界》2016年第11期,第14-17页。

(三)角色维度

中国决策者的自我角色意象更加注重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与“改革者”,说明决策者认为现有国际秩序既有合理的地方需要去维护,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需要去改革,因此,相关的对外政策也应该符合这个认知。

1.当今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中国对现行国际秩序有归属感,是创建者之一,也是获益者和贡献者,在维护当代国际秩序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领导人在多个场合下反复强调,当前世界发生的对抗和不公,正是由于联合国宪章宗旨未能得到有效履行,要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①《习近平: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正更加合理》,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3/c_1116812159.htm,上网时间:2017年5月6日。据此,可以发现中国的对外政策符合这个核心意识。

作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力量,中国以身作则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在十八大报告中再一次得到明确。在和平与安全领域,中国与联合国的合作不断加强。例如,积极参与维和行动,亚丁湾护航,第一时间向非洲埃博拉疫情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等。在国际问题调节领域,中国也建设性地参与国际冲突的斡旋和调解。十八大以来,中国在阿富汗、伊拉克、南苏丹、利比亚和朝鲜核问题等国际热点问题上,参与方式更加主动和富有建设性。在联合国改革领域,中国支持联合国在安全,发展和人权三大领域进行改革和完善,提倡考虑不同国家的代表性和需求,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②徐进:《中国与国际秩序:融入、维护、改革》,见《紫光阁》2015年第10期,第37-38页。

2.当今国际秩序的改革者

当前,国际话语权在很大程度上仍由美国等西方国家所主导,无法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崛起。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与国际秩序深度融合对接的过程中获得了发展机遇,提升了自身相对实力。中国既有维护当前国际秩序总体稳定的动力,也有改革创新使之完善的能力,从而促使国际体系实现和平变迁,趋向更加公正合理。当然,改革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以建设者、贡献者的姿态来表达对国际秩序的看法。③刘斐、傅双琪、刘欢:《中国促动改革完善国际秩序而非推倒重来》,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10/10/c_1116783232.htm,上网时间:2017年5月7日。目前来看,中国努力的方向还是从改革经济秩序入手。

其一,关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空白地带”。十八大之后,中国推出“一带一路”倡议,实质是希望培育出“扩散型互惠”的国际经济合作。其机制和举措具有区域公共产品性质,可为沿线国家提供与中国共享的长期利益。“一带一路”并非意在推翻既有国际经济机制,而是主张更加符合多边主义的原则,重点关注原有机制无法兼顾或欠缺作用的地区和领域,试图以更具互惠性质的合作来创造共同利益,而非分割既有利益。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着力填补全球经济治理中既有机制无力或无意涵盖包容的空白地带。④孙伊然:《亚投行:“一带一路”与中国的国际秩序观》,见《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第1-30页。

其二,推动全球性金融机制的完善和全球经济治理核心平台的转换。当前,全球性金融机构改革进程比较缓慢,而国际社会又存在大量资金需求。面对这些问题,为反映世界经济的最新格局,中国积极推动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的构建,作为现有全球性金融机构的补充。例如,中国牵头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银行。自金融危机爆发后,G7成员国自身实力下降明显,而新兴市场国家作用日渐突出。因此,全球经济治理不可避免地从G7版本升级到G20版本。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中国凭其自身过硬的实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经济实力及其与世界经济、金融和贸易体系的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在G20全球治理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参与G20全球治理,例如,作为2016年G20领导人峰会主席国,中国就落实议程推动制定了《二十国集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助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⑤《多国学者看中国对G20的贡献》,见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6/0828/c1002-28670582.html,上网时间:2017年5月9日。

四、结语

本文关注国家自我意象与对外政策之间的关系,以中国决策者为分析对象,选取相关文本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决策者的国家自我意象分别是:身份维度上更注重“发展中国家”,地位维度上更认同“大国”地位,角色维度上关注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与“改革者”。三个视角合成之后可以看出,中国的国家自我意象积极、客观和理性。从发展中国家角度,中国力求和平稳定的环境来保证自我发展,与此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在不同场合积极为发展中国家争夺发言权,并且在自身有能力的前提下,提高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带动大家一起发展。从大国地位角度,中国能够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主持公道,建设性地参与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并且力所能及地为国际社会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从国际秩序角度,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并从改革国际经济秩序入手,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对外政策符合中国的国家自我意象。

国际社会风云变幻,决策者每天都面临大量信息,他们会将新信息纳入已有心理结构中,来增强或简化原有知识框架,从而尽可能地做出更好的决策。这种认知结构实际上就是意象,它并非一般的信息积累,是高度结构化的信息资本,影响着决策者的决策行为。本研究关注国家自我意象同对外政策之间的关系。虽主要关注国家自我意象,但并不否认对他(国)意象重要性。在针对某一国的对外政策时,自我意象和对他(国)意象同样发挥作用。未来的研究中,将二者结合,解释针对某国的对外政策将更加有说服力。

Foreign Policy Study under the National Self-image Perspective—— Take China sinc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as an Example

WANG Lin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China)

The image is the decision maker’s constructions of reality, affecting the formulation of a country’s foreign policy. In the past, researches focused more on the image of others, and ignored the national self-image. We can explore the National self-image from three dimensions: identity, status and role.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year until the present, the paper finds that the identity image of the Chinese policy maker is more concerned with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status image is great powers,role image are the defenders and reformers of international order. Combined with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self-image, we have verified China’s foreign policy sinc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the results shows that it conforms to their self-image. In future, we should try to combine self-image with the image of another country for explaining the foreign policy against a country.

National self-image; identity; status; role; foreign policy

D801

A

1672-1217(2017)05-0092-08

2017-07-12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培育项目(2015ZDPY18):国际秩序变革与中国和平发展。

王琳(1986-),男,满族,辽宁岫岩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常伟]

猜你喜欢

决策者意象国家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热浪滚滚:新兴市场决策者竭力应对通胀升温 精读
意象、形神
“最关键”的施工力量——决策者、执行者与实施者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论决策中的信息辨伪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决策者声望寻求行为、团队努力与团队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