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盆栽
——我的小花园

2017-11-01伍婉君

好家长 2017年10期
关键词:盆栽石榴黏土

文 伍婉君

创意盆栽
——我的小花园

文 伍婉君

区域活动为幼儿的操作学习提供了合适的场所。美工区提供的材料不同,其操作方法和活动方式就不同,操作方式又决定了儿童获得的学习经验,不同的材料与幼儿进行不同的对话,体现了不同的教育价值,因此,材料是活动区的灵魂,材料投放是否适宜就显得尤为重要。围绕“材料的投放是否合适,能不能满足与支持孩子的探索与学习”这两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实时观察,并通过观察分析如何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和创造的空间,使幼儿获得具有递进性和层次性的经验。

创意盆栽;美工区的材料投放;幼儿学习

一、问题的缘起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就是在不断、主动地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的,而区域活动为幼儿的操作学习提供了合适的场所。美工区的材料是幼儿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载体。美工区提供的材料不同,其操作方法和活动方式就不同。操作方式又决定了儿童获得的学习经验,不同的材料与幼儿进行不同的对话,体现了不同的教育价值。因此,材料是活动区的灵魂,材料投放是否适宜显得尤为重要。

学期开学初,幼儿园种植园部分植物已经枯萎,中二班老师组织全班孩子讨论可以种什么。孩子们有的说种黄瓜,有的说种土豆,还有的说种豆子……小小的种植园已不能满足所有孩子的需求。微信上一则关于多肉植物的种植文章激发了教师的灵感,美工区“创意盆栽”活动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了。教师在班级美工区投放了制作盆栽的步骤图、供孩子欣赏的盆栽图片和刷子、铲子、勺子、土、框等种植工具和纸黏土、彩砂、木块等装饰物品。结合《幼儿园环境学习评量表》中“美术”的评量指标,围绕“材料的投放是否合适,能不能满足与支持孩子的探索与学习”这两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蹲点观察。

二、观察的现状

观察实录(一)

时间:2017 年 3 月14 日 10∶05~10∶35

地点:中二班美工区

1.小石榴来到美工区,拿出篓子和铲子,开始筛土,来回筛了几次后发现土块太大了,筛不下来。

2小石榴把中间大块的泥土倒进筐子里,又从框子最底部挖出细土放进篓子里筛。

3.小石榴从桌上选了一个自然材料做花盆,把筛好的细土倒进花盆里。

4.几个来回后,小石榴拿起自己的花盆,跟旁边的朵朵说:“我们来比一比谁筛得多,我的到这了,说着用手在花盆上面画出具体的位置。”

5.小石榴把筛好的土送到老师跟前:“老师我筛的土够了吗?”老师说:“差不多了。”

6.小石榴在土上铺上了一层黄色彩沙,拿出纸黏土捏了一幢小房子,又在土上铺了一层蓝色、黄色的沙子,最后放置了纽扣做装饰。

观察实录(二)

时间:2017 年 3 月15 日 10∶00~10∶37

地点:中二班美工区

1.小石榴在昨天的作品中添加小栅栏、彩色石头,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随手把作品放在一边。

2.小石榴重新筛土,在装土的过程中,土撒在桌面上,她用刷子把土刷进花盆里。

3.小班孩子在户外观察桃花,小石榴被吸引了,看了半分钟时间。

4.小石榴回到位置上,把筛了一半的土放在旁边,取出纸黏土做了一个小女孩的造型。

5.她把纸黏土放在昨天的花盆里,发现小人站不起来。

6.小石榴从工具盒内找来两个小木块放在人的后面。

7.小石榴把木块和小人同时放进盆子里,发现人还是站不起来。

8.她又从工具盒中取来一个木块,叠加在上面。

9.小人终于站起来了。

三、观察情况分析

(一)发生了什么

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们解读小石榴的行为:50分钟的时间,小石榴选择铲子、篮子、花盆等工具进行游戏,没有离开。区域的创设吸引了小石榴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土块较大的情况下,小石榴能结合生活经验发现底层的土块较细,迅速调整自己的游戏方法;与同伴比较多少的时候,能用手指在花盆上标注刻度,并主动与老师沟通自己的想法;能运用纸黏土、彩砂等工具进行创意装饰活动;教师投放的活动流程图摆放较远,小石榴从开始到最后都没有按照流程图上的要求佩戴手套,也没有养成观察的习惯。

小石榴第二次进入区域在5分钟内把昨天的作品完成了,材料的提供不能支持孩子继续创作(如:碗太小创作空间有限、微型盆栽的图片不利于孩子欣赏);土撒到地上后,小石榴用刷子进行处理,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可能受到小班幼儿种植的影响,自己动手用纸黏土制作一个小人,遇到小人不能直立的问题,选取木块多次探索,最终解决问题。

(二)什么样的学习有可能发生

思考一:微型盆栽是由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演变而来。是对观赏植物的一种装盆栽培方式,以摹仿自然山水景色营造园林,简而言之就是栽培于小型花盆中的花卉、植物。班级创设的区域游戏想让孩子学习什么?通过游戏孩子能获得怎样的发展?只是单一的装饰还是与种植相结合?接下来的环节如何调整?思考二:孩子已有了对刻度的探究欲望,是否可以提供带有刻度(cm)的杯子,支持幼儿对长度单位的探索?是否可以提供带有单位(克)的杯子,支持幼儿对质量的探索?思考三:区域游戏的规则图示张贴是否合理?思考四:孩子连续两天选择该区域游戏,基本已经完成自己的作品,活动还可以延续吗?(为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好听的名字、设计作品介绍卡片等)

(三)如何进一步支持孩子的学习

1.调整美工区的材料和布局

提供支持幼儿学习的动态的环境,投放有利于拓展幼儿思维的微型盆栽图书,剔除装饰物藤蔓,把筛土规则步骤图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创设微型盆栽展示环境,用架子展示每位幼儿的成品,形成小的生态园林;孩子与家长共同收集用于微型盆栽种植的盘子、木头盒子等器皿;同时,进一步丰富活动区的游戏材料,增设高矮不同带有刻度的筛土量杯,与孩子商讨投放用来压碎大块泥土的小锤子和做卡片的各种纸张、画笔、毛根、棒冰棍、鹅卵石等低结构材料。

2.加强班级区域之间的联系

将美工区与自然体验区相融合,在美工区的盆栽内种植自然体验区的植物将完成的作品投放到自然体验区,并进行跟踪观察;与阅读区融合,把微型盆栽作品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制作成图书;与建构区融合,开展公园、家、社区等主题建构;与美工区的其他游戏融合,将完成的盆栽作品提供给美工区的孩子写生。从孩子的游戏中产生新的游戏,越往后越丰富,孩子的能力在兴趣和需要的驱动下得到了发展。

四、中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的建议

(一)提供多元的美工材料

华爱华认为:对教师来说,美工区活动是隐性教学,即将教育的目标隐含在环境中,让幼儿意识不到教育的意图,觉得自己就是在玩。因此美工区的材料不是随意提供的,应该是教师精心准备的,每种材料都蕴含了教师的“教育意图”,材料的种类不仅多样而且是多元的,如提供纸、水彩笔等绘画材料、绘画颜料,纸黏土、木工、木料粘贴等立体材料、拼贴材料,剪刀、订书机、打孔机、双面胶等工具。不同的材料代表了不同的层次,会给幼儿在表现与创造中带来不同的体验,也增强了游戏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二)调整材料的比例和结构

围绕《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提出的“儿童可以运用美术材料做一点自我表达(允许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装饰预先剪好形状,除教师主导的活动外,儿童可以从事一些个性化的美术活动)”这一目标。幼儿园中班美工区应侧重于投放结构性较低的材料,同时按照适宜性的原则合理调整材料的比例,多投放毛根、棒冰棍、木头、各类盒子、瓶子等低结构的材料,让幼儿操作感受、表达和创造,少投放高结构的材料。同时,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合理搭配高、中、低结构的材料,并定期更换,保证幼儿经验能够持续发展,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表现和创造的空间。

(三)提倡开放式的材料投放。

《指南》解读中指出:材料的开放式投放,是教师对材料的投放只做一个大致的规划,不需要对材料的具体玩法进行设计。幼儿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决定如何玩,实际玩法会因幼儿的个体差异而多种多样。《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中提出:在美术材料的使用中,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很少有模仿范例的活动,儿童的作品成多样性和个性化)。因此,中班美工区的材料应该是以开放式的为主,同时注重材料投放的目的性,以幼儿经验为导向组建、增减材料,如区域游戏结束后,引导孩子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你做的什么?你是怎么做的?还可以做什么?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教师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把主动权交给孩子,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潜能,和孩子共同收集丰富的游戏材料。游戏中,幼儿拥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利,保证经验获得的层次性和连续性。

因此,中班美工区材料的投放应该基于幼儿可获得的经验基础上,以开放式的材料为主,不断丰富材料的种类。同时注意调整材料的投放比例与结构,加强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内在联系,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和创造的空间,使幼儿获得的经验具有递进性和层次性。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实验幼儿园)

[1]西尔玛·哈姆斯,理查德·M·克.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甘第尼,福尔曼,爱德华兹.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周琼.新西兰幼教初印象.早期教育[J]2015,(10).

猜你喜欢

盆栽石榴黏土
石榴红了
石榴籽
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籽”
不一般的黏土插画
仙人掌盆栽
盆栽
黏土多肉植物
石榴
报纸“黏土”等
“丑八怪”的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