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练海的精神和品格
——江苏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深蓝课程”建设综述
2017-11-01
凝练海的精神和品格
——江苏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深蓝课程”建设综述
一、课程背景介绍
江苏科技大学前身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倡导“船魂”精神,旨在培育师生形成“同舟共济,扬帆致远”的内涵和品格。借力江科大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特色,我校大力建设富有时代精神的“深蓝课程”,以期赋予学校文化新的内涵。同时,镇江海事局作为长江镇江段的守卫者,一向是优秀船舶人才向往的集体。三方携手建设“深蓝课程”,既有助于开阔初中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也为江科大的学生搭建了见习平台,还给镇江海事局提供了加强海事安全宣传的窗口。
二、课程目标设定
我们以“深蓝课程”特色学校建设为引领,凝练“海的精神和品格”,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质,构建具有海洋精神的优质教师队伍,培育具有海洋品格的优秀学生群体。我们力求彰显“深蓝课程”引领下的校园精神——百舸争流的争先精神,逆水行舟的拼搏精神,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教育精神。
1.教师发展是“深蓝课程”建设之“基”。
构建具有海洋精神的优质教师队伍,是提升学校品质的基础。我校通过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开发校本智慧资源,提升教师团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教师团队的专业化发展。我们鼓励教师团队怀揣爱与责任,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度,以广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思想,朝着管理一流、队伍一流、质量一流、特色一流的目标迈进。
2.学生成长是“深蓝课程”建设之“本”。
我们努力构建适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的船舶与海洋文化知识体系,通过课堂学习、参观船舶模型馆、走进基地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切身体验水域文化,形成优秀的品格、良好的习惯。
3.文化凝练是“深蓝课程”建设之“魂”。
我们打造的“蓝亭”文化长廊是展示学校文化的主阵地。“蓝亭”不仅寓意着“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的教育目标和憧憬,更寓意着“海洋深蓝”的视野和使命。我们以走向深蓝校本课程建设为引领,在构建高品位的海洋特色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凝练海的精神和品格,形成了“宽广、渊博、深沉、热情、开拓进取”的海洋文化内涵,力求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蓝色跨越”。
三、课程内容结构
我们通过“深蓝课程”(包括基地建设、校园改造、校本教材研发、师资培养、课程实施与考核等)的整体构建,引导学生感知海洋文化、欣赏海洋文化、理解海洋文化、践行海洋文化,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热爱大海的情感,培育体现时代精神的“海之骄子”。(具体课程详见下表)
课题中国十大名船简要说明了解我国十大名船的由来承担部门江科大船海学院蛟龙号介绍蛟龙号的建造背景、建造历程、科研成果等江科大船海学院辽宁舰介绍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的相关情况江科大船海学院船舶模型制作1教授模型制作专业知识,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型江科大船海学院船舶模型制作2教授模型制作专业知识,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型江科大船海学院参观船舶模型馆观察各类船舶模型江科大船海学院海洋资源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江科大船海学院走向深蓝从国防、科技、经济等方面进行主题阐述江科大船海学院水上安全普及水上安全知识、学习自救互救技能镇江海事局水环保基地实践基地实践认识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参观汽渡、水上指挥中心等参观镇江海事局、大沙海事处镇江海事局镇江海事局镇江海事局
四、课程资源开发
我校的“深蓝课程”资源开发依托三方合力,以动手实践为抓手,以集中授课为载体,以社会实践为平台,挖掘和培育了一批具有“深蓝课程”专业素养的教师,促进了教师团队的专业化发展,保障了课程实施有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我们还制订了经费保障机制,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科学分配、充分使用专项经费,保障课程建设正常运行。
此外,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宏观调控,随时督查。
五、课程实施与评价
我们改变了常规课程以一张试卷定高下的评价状况,注重评价的多元性,强化过程性评价。在注重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侧重对他们多种能力的培养和学习过程中有效学习的引导,构建了集知识、能力、过程评价于一体的立体评价方法。
一是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还有动手实践和基地体验活动,这就使得评价方式更加灵活,能够实现评价效益的最大化。
二是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我们不仅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智力开发情况做出评价,而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非智力因素做出评价。例如,我们要求学生每次课程结束后,围绕课堂所学撰写心得体会,以此提升认知能力、拓宽课程视野。
三是注重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既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也考查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课程成效与影响
经过几年的建设,我校的“深蓝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套具有我校鲜明特色的校本教材已经汇编完成,《镇江日报》《京江晚报》等媒体也先后报道了学校课程建设相关情况。
未来,我校将进一步深化与江苏科技大学、镇江海事局的合作,继续深入做好“深蓝课程”建设工作,以此激发教师的课程意识,提升他们的课程敏感性和自觉性,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质量,培育自信、进取的初中生。我们相信,这样的探索和实践,就是对青年立志与课程育人的最好诠释。
(根据“江苏省初中课程建设特色学校”评选活动中江苏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参评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