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出一片自己的“星空”

2017-11-01马力李静

新班主任 2017年9期
关键词:追星星空偶像

□马力 李静

追出一片自己的“星空”

□马力 李静

万玮 摄

追星已成为当代学生的一种时尚。据互联网调查统计,约70%的中小学生是追星一族,其中初中生比例最高,达到70.9%。这些偶像明星中以文体明星,尤以娱乐明星居多,而其他领域的杰出人物被视为偶像的比例很低,仅占一成多。

面对不断壮大的校园追星一族,我们要抱以理解、宽容的态度,采取迂回战术,智慧而巧妙地对待,让学生在追星中树立崇高的目标,燃烧奋斗的激情,找回真实的自我,走向成功的人生。如此因势利导,我们才能掌控学生的追星局面,化偶像为榜样,化被动为主动,化腐朽为神奇,让学生在追星中追出一片自己的“星空”,达到今日我追“星”,明日我为“星”,甚至他日“星”追我的理想效果。

因势利导寻“星”

当今时代,群星闪烁,没有找到崇拜对象的学生,我们可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潜质等,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星”族,以激发他们“见贤思齐”的强烈愿望,给他们的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比如爱好诗词的,可以把中国诗词大会冠军选手武亦姝推介给他;喜好成语的,可以把中国成语大会冠军选手彭敏推介给他;喜欢音乐的,可以把著名钢琴家郎朗推介给他……而对于那些心有所属的“追星”一族,则可以引导他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成长需要,在班主任精心筛选、专门为其量身打造的几位明星中,再另觅一位“新星”,并在班级良好的追星风气影响下,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星”。

和传统的榜样教育模式不同,这些“星”族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当代学生的内心需求,又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自己发现、确立的,他们会由衷地敬佩崇拜,进而全身心地学习效仿,使“星”成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学习动力。而班主任的因势利导和适度参与,无形之中也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可谓是一举多得。

由表及里识“星”

对于大多追星族同学来说,他们追的往往是明星靓丽的外表、个性化的服饰、潇洒的身姿和代表都市潮流的歌舞。为此,班主任应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对待“偶像”,帮助学生去伪存真,透过表象看本质,学会挖掘明星们崇高的人格魅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成功背后的奋斗史,汲取明星们执着追求、努力奋斗的精神营养,选择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审美观,不断提升自己的内涵修养。

比如影坛新人赵丽颖,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和她勤奋努力的敬业精神、永不言败的积极态度、谦恭有礼的个人修养是分不开的。我们可让学生进一步探究赵丽颖成功背后的故事。再如,对于杨幂的粉丝“幂(蜜)蜂族”来说,则可就杨幂曾说过的一句话“你只看到萤火虫身上闪烁着光芒,却没有看见它身后拼命扇动的翅膀……”让学生搜集有关杨幂的奋斗励志素材写一篇文章,从而真正认识她的精神品质。

目标激励追“星”

学生找到自己的“星”之后,班主任可引导他们确立一个切实可达的追星目标,并制定具体可行的追星计划。

具体方案可包括学习内容、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学习重点、学习方法、学习难点、突破方法等。目标计划一式三份,一份自己保存,随时对照自查;一份全班共享,接受同学监督;一份班主任备案,以便因材施教。如果“星族”相同,还可组成追星团队。团队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班主任要定期组织检查评比,采取学生民主投票和教师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评选出的“追星先进个人”或“追星优秀团队”,可通过班级专门为此设置的“星光大道”进入“荣誉殿堂”或“名人堂”。其名字还将被载入班级“星”册,个人“星”照也会张贴在班级墙壁专栏——“星空灿烂”中,这样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追星心理、好胜心理、好奇心理、成就心理等。

如此追星,班主任好似掌握了“读心术”,能触及学生心灵,自然深受学生欢迎,从而引导学生理性追星。

走进现实做“星”

事实告诉我们,学生追星只是阶段性的行为,班主任要结合众多明星的成长经历告诉同学们,明星的成长也大都经历“崇拜明星——渴望成星——努力追星——成为明星”的过程。比如,周杰伦的偶像是李连杰,王俊凯的偶像是周杰伦,而我们很多同学的偶像是王俊凯。在追星的过程中,应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目;多一些现实,少一些梦幻;多一些创造,少一些模仿。

为此,班主任可通过召开主题班会、辩论会、明星故事会等多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明星、不同的成功历程中提炼出共同的真理。像罗曼·罗兰《名人传》里所提到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与“托尔斯泰”三个巨星一样,虽然国籍不同、职业不同、经历不同、成就不同,但他们的成功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在历经了常人所难以忍受的痛苦和磨难之后,才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我们追星就是要从这些明星的生涯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和奋斗的勇气。正如傅雷先生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罗曼蒂克)的幻想的苦难。”

引导学生追星,就是要教育学生明白:“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梅花香自苦寒来”“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尽早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学生做最好的自己,相信自己就是“明星”、就是“榜样”。

班主任还可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评比活动,定期评出“文明之星”“礼仪之星”“学习之星”“音乐之星”“体育之星”“美术之星”等明星同学,以此调动全班同学争当“明星”的积极性,进而营造一种奋发向上的班级氛围,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带领学生朝着健康朝气、拼搏进取的目标发展。

“我就这样一直努力,总有一天,那些爱我的人将足以建成一座城市。”用中国成语大会冠军选手彭敏的励志宣言引导学生从追星的梦幻中走进现实,鼓励他们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世界,站上属于自己的人生大舞台,开启自己的成功之旅。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蒿沟乡中心学校 马 力;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蒿沟小学 李 静)

猜你喜欢

追星星空偶像
超级富翁帮你追星
简简单单的追星时光
偶像报
我们班的追星风
编辑部追星日常
星空
你也爱吃仰望星空派吗?
我的偶像
星空
出卖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