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的综合气道护理干预探讨

2017-11-01秦丹丹

保健文汇 2017年12期
关键词:气管气道脑出血

●秦丹丹

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的综合气道护理干预探讨

●秦丹丹

目的:探究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的综合气道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A组与B组,均有41例,对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对B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气道护理进行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B组患者的高(24.39%>7.32%),差异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气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临床效果。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气管切开;综合气道护理干预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疾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该疾病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该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攀升[1]。患者发病后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昏迷状态,且伴有头痛、嗜睡、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临床上通常给予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治疗,但因为预后效果差,所以常给予患者采用护理干预[2-3]。因此,该文以我院收治的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施行护理干预。经分析得出,患者采用综合气道护理干预的疗效更佳,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在我院行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气管切开治疗的82例患者,采用随机原则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41例。其中A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3:18,年龄最小为42岁,年龄最大为76岁,平均年龄(57.31±2.17)岁;本组患者中嗜睡有10例,神智清晰有5例,昏迷有26例。B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2:19,年龄最小为43岁,年龄最大为75岁,平均年龄(57.28±2.36)岁;本组患者中嗜睡有11例,神智清晰有6例,昏迷有2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干预

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该护理模式主要包括:保持病房清洁、干净、通风,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杀菌,观察患者的病情,控制病房的湿度及温度,为患者定时清洁口腔,控制探视人数以及严格规定探视时间等。

1.2.2 综合气道护理干预

对B组患者在A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综合气道护理进行干预,该护理模式的具体做法如下:

(1)切口护理:当患者的气管被切口后,要仔细查看其切口是否有出血情况发生,并让切口保持清洁与干燥,更换敷料的次数以患者分泌物的量为准,且对其切口周围的皮肤使用碘伏进行消毒。

(2)套管护理:定时对内管使用清水进行冲洗,之后用过氧化氢将内管浸泡5分钟,并进行煮沸消毒,预防感染;为了避免出现套管脱管、移位而导致患者窒息的情况,使用绷带将外套管固定,注意保持合适的松紧度。

(3)呼吸道护理:由护理人员定时为患者吸痰,注意在对患者进行吸痰前,提高1~2min的吸氧浓度,使低氧血症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对其进行吸痰时,护理人员要左右旋转,边吸边提,动作要轻柔,吸痰时间<15秒,若患者的痰量过多,待其反应平复之后,再对其进行间断吸痰。

(4)肺部感染护理:一般患者:使用0.45%的氯化钠溶液,每日用量为≧250ml;血痰、痰痂患者:使用1.25%的碳酸氢钠溶液,以此来降低患者的痰量与痰痂,从而减少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情况。并使用注射泵来对气道湿化,滴注时间为0.2~0.4ml/min,滴数的调节以痰液的粘稠度作为依据。

(5)堵管、拔管护理: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查看其是否发生堵管现象,当堵管时间超过24小时后,且患者发生呼吸困难、咳嗽等状况,要立即为其拔管,并为其翻身、拍背,及时将痰液排出。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A组与B组患者的疼痛、感染、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时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应以(±s)表示,并采用t对其进行比较,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值x2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护理后,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39%,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分析见表1:

表1 A组与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通常是在患者活动和情绪激动时被引发,该疾病的致死率相当高,气管切开是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主要治疗手段[4]。由于该疾病护理不到位极易引发疼痛、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可对预后产生影响[5]。所以,为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给予我院收治的B组患者采用综合气道护理进行干预,通过该护理方法,确保了患者的呼吸道畅通,并减少了气道的黏膜损伤,对患者的痰液稀释效果较好,有效防止了患者肺部感染情况的发生,临床疗效好。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给予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采用综合气道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康复,应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单位:遂宁市中心医院/ICU重症医学科)

[1]高文花.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后综合气道护理的方法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3):232,235.

[2]朱野萍.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的综合气道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05):153-154.

[3]徐霞,朱玉侠.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的综合气道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7):160.

[4]白雪.探讨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的综合气道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9):321.

[5]潘卓,单丹丹,赵妮.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04):163-164.

秦丹丹,女,护师,重症护理专业。

猜你喜欢

气管气道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芎归六君子汤减少COPD大鼠气道黏液的高分泌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