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特点与危险因素研究

2017-11-01崔红赏王彦芝尹香云

保健文汇 2017年12期
关键词:体外循环性肺炎先天性

●崔红赏 王彦芝 尹香云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特点与危险因素研究

●崔红赏 王彦芝 尹香云

目的:剖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本院接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患儿150例,根据患儿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其进行分组:A组37例均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B组113例均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A组中的病患施以痰标本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深度挖掘先心病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痰培养提示阳性者有36例,阳性菌株共46株,包含3株真菌、5株格兰阳性菌、38株格阴性菌。对A、B两组的插管次数、白蛋白浓度、机械通气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前抗生素应用情况以及镇痛时间等信息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菌。临床医师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还应视其药敏试验和病原菌分布的情况,为其制定最佳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并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患儿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

先天性心脏病;病原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本院接诊且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并于术后辅以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150例,所有病患的机械通气时间都>48h。视患儿是否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其进行分组:A组(n=37)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其中有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为0.2-10岁,平均(2.3±1.4)岁;体重为5-34kg,平均(16.1±3.9)kg。B组(n=113)为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其中男性62例,女性51例;年龄为0.3-11岁,平均(2.5±1.8)岁;体重为5-37kg,平均(17.6±5.1)kg。比较两组的体重等基线资料,P>0.05,可比。(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标准。参考《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预防与治疗指南》中的相关标准[3]:①胸片检查提示肺部有进行性扩大亦或者是新发的浸润阴影。②体温明显升高,通常>38℃,且呼吸道中有脓性分泌物出现。③微生物学检测提示呼吸道分泌物中有新的病原菌。④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时间≥48h,亦或者是脱机≤48h。⑤肺部听诊时有湿罗音。⑥外周血向提示白细胞水平>10*109/L亦或者是<4*109/L。(3)方法。对A组进行病原菌检查,具体为:待机械通气>48h之后,于无菌条件下,利用1次性吸痰管经气管导管采集患儿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并将其置于无菌试管中,0.5h内送检进行药敏试验和病原菌培养。(4)评价指标。综合分析两组的流行病学和临床指标,并对其作出比较,主要有:术前抗生素使用情况;体外循环时间;白蛋白浓度;插管次数;机械通气时间;镇痛时间。(5)统计学分析。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分析。入选的150例患儿当中,共有37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占总比例的24.67%。

(2)病原菌分析。A组中痰培养提示阴性者有36例,占总比例的97.3%;阳性菌株共培养出46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共5株(10.87%)、格兰阴性菌共38株(82.61%)、真菌共3株(6.52%)。如表1。

表1 A组病原菌分布情况的分析表

(3)危险因素分析。如表2,A组和B组在白蛋白浓度、机械通气时间、镇痛时间、气管插管次数、体外循环时间和术前是否使用抗生素这几个方面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

表2 危险因素分析表

3 讨论

临床上,先心病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4],可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目前,早期手术治疗是本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可显著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但因患儿在发病后血流动力学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使得其呼吸功能大幅度降低,极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再加上免疫力低下、气管插管、应用广谱抗生素、营养不良与建立体外循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患儿在术后更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有报道称,格兰阴性菌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最常见的有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疱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而镇痛时间、术前应用抗生素、体外循环时间、白蛋白浓度、插管次数与机械通气时间等则均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总之,先心病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有许多,且其主要致病菌是格兰阴性菌。对此,临床医师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还应视其药敏试验的结果为其制定科学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患儿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

(作者单位:河北省人民医院胸外一科)

[1]孙悦霖.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6.

[2]崔红赏,王书霞,吴锦才等.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现状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24-25.

[3]张燕搏,王飞燕,龙村等.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1,09(1):20-23,39.

[4]汪力,谢艳丽,龚立等.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变迁[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4):356-361.

[5]孙悦霖,符跃强,马宏图等.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变化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11):1204-1209.

猜你喜欢

体外循环性肺炎先天性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中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标准》
——体外循环质量控制的基石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建立我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规范刻不容缓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术后护理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