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

2017-11-01唐浩然

保健文汇 2017年12期
关键词:急诊科科室护理人员

●唐浩然

加强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

●唐浩然

目的:研究加强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116例急诊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每组58例随机分为研究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效果和护理效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管理效果和护理效率均较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效率,改善医患关系,可在临床上推广。

护理质量管理;急诊科;护理质量

急诊科是医院与社会衔接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个需要各科室人员协同工作的一个特殊科室,因其接触到的病种繁多,专业人员需求不同,患者就诊时间和人数不定等原因,如何保障高效的护理质量,这对急诊科护理工作发出了挑战[1]。本文通过加强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来提高护理质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详细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近一年在我院治疗的116例康复科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58例,其中对照组男33例,女26例,年龄11—63岁,平均年龄(34.4±3.78)岁;研究组男35例,女23例,年龄12—65岁,平均年龄(33.8±3.4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质量管理。(1)加强医护人员快速反应意识。急诊科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反应迅速,快速识别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从而减少护理风险事件,避免医患纠纷,同时还要求护理人员操作技能熟练,节约时间,为救治赢得最佳时间。(2)加强医护人员急救意识。对于急诊科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应注意培养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从而快速安排相关医护人员到场,采取急救措施。(3)开通针对急诊科患者的“绿色通道”,一方面可以配置急诊印章,让病急、病危、病重患者能够尽快接受救治,避免出现因等待治疗延误病情的现象,另一方面适当简化就诊环节,实施一站式服务,提升就诊服务水平,同时从软、硬件两个维度为患者保驾护航,硬件方面购置先进的医疗设备,软件方面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并为患者提供便捷服务。(4)制定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急救管理制度,从交接班、操作规范、死亡病例讨论、会诊、典型病例讨论、医疗纠纷、投诉的等维度制定明确的要求和标准,落到实处。(5)制定紧急医疗护理急救预案。因急诊科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为防止出现大批量就诊现象,须制定相应的急救预案,并按照预案细则进行演练,避免出现应对不及,延误患者治疗的情况。(6)按照质量控制标准,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如何评估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在提升护理质量方面至关重要,根据质量控制体系和护理操作标准,实行目标管理和奖惩制度,将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与服务态度、业务知识、操作规范等相关联,不定时对基础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完整度、机能操作合格率、文书书写合格率、风险意识存在率进行抽查,增加护理人员对护理质量的重视度,开展工作时,将患者放在首位,减少不规范操作现象,提升护理满意度。(7)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急诊科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因此可以定期进行培训教育学历深造、参观学习、法律法规学习等方式来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养质量管理意识,强化风险意识,掌握各科室的流程、方式和要求,以此来提升护理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率。研究组的文书书写时间、交接班时间和交接班节省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率对比[(±s)分钟]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率对比[(±s)分钟]

组名 组数 文书书写时间 交接班时间 交接班节省时间对照组研究组58 58 tP 24.16±5.77 16.11±4.15 8.63 P<0.05 23.34±5.12 15.28±6.38 7.5 P<0.05 24.19±4.83 57.41±6.64 30.81 P<0.05

3 讨论

急诊科是体现一所医院急救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的最佳窗口,急诊科疾病普遍具有发病急、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因此对护理质量要求极高[2]。有研究表明,加强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随着医疗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种新技术、新仪器、新知识相继涌现,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是医护人员高效工作的标准,应结合医院和科室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标准,一方面作为护理人员开展工作的标准,同时还能够纠正护理人员的不规范操作,促使医护人员更好的服务患者。急诊科因涉及到多个科室之间的协同工作,在配合工作时,往往缺乏默契度,因此,应加强科室之间的沟通频率,经常交流,从而有效改善工作效率。急诊科因具备病人数量、应诊时间不固定等特点,为保障患者就诊时,能够最快接受治疗,应做好大批量病患的相关预案。

本文通过从更新提升服务理念、规范服务流程、制定质量管理模式、制定质量管理标准、加强业务学习、增加科室之间沟通黏度等维度加强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在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方面效果显著,可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韩彦辉,李海霞.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837-839.

[2]王清.在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 ,2014,(8):696-697.

[3]郑云华.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3,19(7):36-37.

猜你喜欢

急诊科科室护理人员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