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11-01赵云磊张梦琳

保健文汇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上肢微创骨折

●赵云磊 张梦琳

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赵云磊 张梦琳

目的:讨论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上肢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传统开放式内固定术,实验组40例实施微创下内固定术,对两组的手术和愈合情况、Harris功能评分进行数据统计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手术时的出血量、术后至愈合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优、较好者比例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良、较差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骨折实施微创下内固定术与实施传统开放性固定术相比,手术时间和术后愈合时间缩短,手术时出血减少,Harris评分优秀率增高,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微创;内固定术;上肢骨折

上肢骨折是骨科常见病,患者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会发生关节功能障碍、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1]。近年来,由于微创下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式手术相比具有出血量更少、愈合时间更短、预后更好等优点[2],被广泛用于骨折的治疗中。本文选择80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传统开放式内固定术和微创下内固定术,分析和讨论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住院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40人,其中女性16人,男性24人;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38.4±5.5);开放性骨折17例,闭合性骨折23例。实验组40人,其中女性16人,男性24人;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7.8±5.1)岁;开放性骨折18例,闭合性骨折22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首先进行臂丛麻醉或全身麻醉,然后通过可透视线在骨折部位做一切口,使骨折充分显露,广泛剥离骨膜后,进行骨折复位和钢板固定,最后进行敷料加压包扎。

1.2.2 实验组

患者取仰卧位,施行臂丛麻醉或全身麻醉后,在骨折部位做一深达骨膜外的切口,然后在软组织和骨膜之间分离出皮下隧道,操作时尽量减少神经、血管的损伤,然后在C型臂的辅助下,利用骨膜剥离子和血管钳对骨折进行复位,然后通过皮下隧道置入钢板进行固定,再用另一块同型号的钢板进行皮外标记,确定螺孔的位置,在导钻的引导下完成内固定,最后对创面进行缝合和包扎。

1.2.3 术后处理

手术完成后,将患者患肢抬高,每日换药一次,常规抗感染治疗一周,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出现渗血和肿胀时及时处理。

1.3 观察标准

(1)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时的出血量、术后至愈合的时间。(2)采用Harris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分值为0-100分,总分90-100者表示疗效优,总分80-89者表示疗效较好,总分70-79者表示疗效良,总分0-70者表示疗效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时的出血量、术后至愈合的时间以及Harris功能评分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人数(n)和百分比(%)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愈合情况

实验组手术时间、手术时的出血量、术后至愈合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及愈合情况

2.2 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

实验组临床疗效优、较好者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良、较差者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

3 讨论

上肢骨折在骨折中最常见,约占骨折总数的半数比例(46.7%),而在上肢骨折部位中,则以指骨最常见,其他依次为锁骨、掌骨、肱骨近段和肱骨远段[3]。一项对32例上肢骨折患者的研究认为,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相关组织受损程度小,不影响骨折处的血运,骨折愈合和恢复情况良好,术后预后较佳[4]。本次研究为探讨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效果,选取80例上肢骨折患者为对象,对照组40例实施传统开放式内固定术,实验组40例实施微创下内固定术,对两组的手术和愈合情况、Harris功能评分进行数据统计和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手术时的出血量、术后至愈合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优、较好者比例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良、较差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上肢骨折实施微创下内固定术与实施传统开放性固定术相比,手术时间和术后愈合时间缩短,手术时出血减少,Harris评分优秀率增高,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人民医院)

[1]蒙更耀,梁小军,谭毅贤.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上肢骨折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06):46-47+50.

[2]叶建光.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61例临床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2,19(12):39-40.

[3]连昭智,郑远思.上肢骨折发生率和发生特点的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09):68-70.

[4]王小军.上肢骨折32例给予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3):101-102.

猜你喜欢

上肢微创骨折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