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病理技术在胸腔积液细胞块中的应用

2017-11-01陈玺

保健文汇 2017年12期
关键词:涂片切片胸腔

●陈玺

临床病理技术在胸腔积液细胞块中的应用

●陈玺

目的:对胸腔积液细胞块检测中病理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诊治的61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先后进行细胞涂片和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对比分析两项检测结果。结果:通过分析,细胞涂片阳性率是57.4%,显著低于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的98.4%,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积液细胞块的病理检查中,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阳性率更高,优于常规细胞涂片检测,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病理检查;胸腔积液;免疫组化染色;细胞涂片

胸腔积液是临床胸腔恶性肿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通过细胞学涂片检测有较高敏感度,但从实践情况看,细胞涂片缺少重要的客观指标,对于皮细胞、腺癌细胞难以鉴别,无法准确判断肿瘤类型、来源,易出现误诊或漏诊[1]。所以,为确保临床治疗有效性和针对性,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本文主要对61例胸腔积液患者的病理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研究2015年2月~2016年12月本院接治的61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通过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组织学等检查确诊。其中,男患者33例,女患者28例,41~77岁,平均(61.5±4.1)岁,小细胞肺癌23例,腺癌15例,鳞癌13例,生存期均在3个月以上。排除合并肺炎、呼吸道感染等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第1d晨起取100mL胸腔积液待检。先取细胞块标本,置于常规室温下20min,再取底层标本,进行3000r/min离心,持续5min,除上清,留沉淀物。在试管中加10%中性甲醛10mL,和沉淀物妥善混匀;再在室温下固定处理,60min后进行离心处理,再去上清,加10%中性甲醛10mL混匀,固定60min,去上清,用滤纸包好。如沉淀物较可加75%乙醇10mL,静置30min,让沉淀物得以凝固。取细胞块置于擦镜纸包好,再置入自动脱水机处理,然后制成石蜡细胞块,厚切块,在60℃温度下烘干。细胞涂片采取常规染色检测,细胞块切采取免疫组化S-P染色检测,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由2名临床经验丰富的病理医生判读。

1.3 观察指标

观察样品检测的阳性情况,具体判断:胞浆及其胞膜内的CEA、CK7一同为棕黄色,细胞浆、细胞核、细胞膜等Calretinin均为棕黄色,且细胞核WT-1存在黄色颗粒,间皮细胞或腺癌细胞达到10%以上。

1.4 统计处理

应用SPSS20.0软件来进行统计处理,计数数据用例数(%)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通过检测,本组患者胸腔积液的细胞涂片阳性率为57.4%,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为98.4%,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1。

表1

3 讨论

胸腔积液主要是因癌细胞、癌栓阻塞淋巴管、血管等导致组织液回流障碍发病,是恶性胸腔肿瘤常见并发症。以往临床上主要以细胞涂片染色检测,操作简单,能保持细胞形态特点,但从实际情况看,该法的准确度和检测敏感性不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在55%~60%[2],仅仅依靠该方法的诊断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存在较大风险。且恶性胸腔肿瘤如并发该病症后,间皮细胞、肿瘤细胞的形态很相似,采取常规细胞涂片诊断难以有效区分,影响到诊断效果。

细胞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是一种新型病理技术,其通过标记过的特异性抗体对细胞中的未知抗原进行检测,再基于酶的着色反应,测定细胞的活性、来源及分布等情况。该方法操作便捷,阳性率较高,且有很强的特异性,同时细胞块切片使细胞标本能完好保存,具基于切片特性,可实现多项检查。研究报道[3],细胞块能够减少穿刺活检操作,属于无创性标本采集法,切片内的肿瘤细胞能保有原发灶抗原特异性,因其癌细胞多而集中,能保持一定组织结构,此外,细胞在分布上更为均匀,能保持细胞实际结构,在临床鉴别检查中能够清晰识别细胞形态。而常规细胞涂片细胞分布上不均,易发生细胞重叠、散开等问题,特别是涂片厚薄不一,数量有差时,会产生高背景着色,而易出现假阳性,引起误诊。同时,细胞涂片染色检测的阳性表达尚无客观标准,这使得判断难度增大。反之,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能有效避免出现假阳性,细胞阳性表达更为清晰,可准确判读,特别是是对间皮瘤和肺腺癌鉴别,且标本能重复应用用,对临床诊疗有着重要作用,可减少反复取样的影响。从本研究结果看,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常规细胞涂片染色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57.4%,低于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的98.34%(P<0.05),这与余卫东等人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4]。可以看出,细胞块切片免疫组染色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更具优势。

综上而言,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的阳性检出率高,且敏感性、特异性优于常规细胞涂片染色检测,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减少漏诊、误诊,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作者单位:金华市人民医院)

[1]刘庆华,姚周虹,万云焱等.有创技术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4,2(3):167-168.

[2]陈丽秀.DNA异倍体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胸腔积液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24):2037-2038.

[3]刘艳,郝大海.浆膜腔积液细胞学诊断中传统涂片法和细胞块法的应用价值比较[J].安徽医药,2014,18(10):1954-1955.

[4]余卫东,蔡育波,刘琼茹等.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2):127-128.

陈玺(1982~),男,本科,技师,研究方向为病理技术。

猜你喜欢

涂片切片胸腔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的应用分析
新局势下5G网络切片技术的强化思考
5G网络切片技术增强研究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两种常用染色方法在性成熟SD大鼠阴道涂片中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