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社会、网民与互联网舆论的形成
——评《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发生机制研究》
2017-11-01栗晓枢
文/栗晓枢
技术、社会、网民与互联网舆论的形成
——评《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发生机制研究》
文/栗晓枢
书名: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发生机制研究作者:余 红 李瑞芳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0月1日定价:56.00元
舆论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互联网时代的舆论具有传统媒体时代不具备的新特征。在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整个社会的操作系统。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同时还改变着整个社会媒体生态和舆论格局。互联网时代的舆论格局和传统媒体时代相比,显得更为复杂,更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它能够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在党中央越来越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背景下,对新闻舆论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这不仅是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引导网络舆论正确导向,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净化网络空间的现实要求。从舆论引导的角度来看,舆论的生成土壤、生成过程各有不同,舆论引导就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舆论进行引导。网络舆论在生成土壤、生成环境、传播方式、用户参与等各方面都显示出其独特性和复杂性。为此,需要对网络舆论的生成机制进行研究,为互联网时代的舆论引导提供理论支撑。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余红教授和李瑞芳博士撰写、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的《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发生机制研究》一书,采用结构化理论的视角对当前我国互联网舆论发生机制进行了研究。作者分别从社会结构、社会心态、社会事件和个体参与几个方面分析了网络舆论发生的关键因素,对科学认识我国网络舆论和引导网络舆论提供了参考。全书重点突出,视野宏阔,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为研究结论的得出提供了保障,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对当前的舆论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中国网络舆论的特殊性分析。在对互联网舆论生成机制进行研究之前,作者首先在绪论中提出了问题,即什么是互联网舆论,以及当前国内对互联网研究的现状、流派、方法等是什么,有何不足之处。这为全书的研究提供了方向,也为作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法的借鉴。作者认为,Web2.0时代是一个用户生产内容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局部事件可以迅速扩散为大范围甚至全国性的舆论热点事件,一些小事件会被放大为汹涌澎湃的舆论浪潮。但是,这种现象却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因为在互联网技术更为发达的西方国家,尽管网络作为民主参与的重要方式,也没有出现因为互联网技术发展而造成的网络舆论井喷现象。那么,对此应该作出怎样的解释。作者认为,这和中国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网民有关系。一方面,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网民作为一个社会人,他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因此,网络舆论可以看作是舆论主体和网络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平衡的社会结构和资源分配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在这种风险社会中,很容易发生网络群体性事件,这正是网络热点现象的存在。另一方面,Web2.0技术本身的发展为用户的内容生产提供了便利,技术赋权也使得用户的话语权得以实现,意见的表达和交流因为技术本身的便捷性和广泛的影响力,更容易汇聚成舆论,形成全网范围的传播,进而造成网络舆论社会动员现象。因此,作者将焦点集中于Web2.0技术发展对网络舆论生成机制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环境对网络舆论生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将目光集中于网民本身,分析其舆论参与行为和心理,这就搭建了技术、社会、网民与互联网舆论的基本框架。
对网络舆论研究流派的梳理。作者针对当前我国网络舆论形成研究的流派和研究进路进行了分析,将网络舆论研究分为程序流派、结构流派、程序与结构流派和法则流派。程序流派的研究注重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各个阶段性的演进,一般以逻辑或者时间顺序来描述和解释网络舆论形成过程。结构流派认为,网络舆论是舆论主体和网络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运动与社会冲突的新表现形式。程序与结构流派在描述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研究其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法则流派主要研究舆论形成遵循的法则或者规律等。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各个流派的基本情况、研究规范性、影响力、研究深度和所属学科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当前我国的网络舆论研究中,网络舆论形成研究占重要地位,在网络舆论形成研究中程序流派占主流,但是结构流派和程序流派相比更具有优势。为此,应该将研究重点由对网络舆论形成的线性研究转向网络舆论形成因素的互动机制研究,进一步增强我国社会转型期网络舆论现象的解释力,实现网络舆论研究的突破。
结构化理论主导的技术、社会与网民三者互动。在明确了研究重点之后,作者以结构化理论为支撑,对网络舆论的各要素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从结构化的理论视角看待中国的网络舆论,它是人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并借由一定的社会事件表现出来的。因此,可以将网络舆论要素划分为网络公众、社会环境和社会事件这三个方面。社会公众是舆论生成的主体,社会环境和当前的社会转型相关,而社会事件则是网络舆论的爆发点。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的生成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为此,作者从技术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发现,2003年左右,Web2.0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中,这正好和我国网络舆论事件的迅速发展高度重合。她认为,Web2.0技术的发展是网络舆论发展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因为技术的发展导致我国社会“新意见阶层”的崛起,这为网络舆论的生成提供了主体,而Web2.0技术导致的信息传播权力的扁平化,使得“新意见阶层”的话语权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他们很容易通过互联网发声。同时,Web2.0技术让网络社会环境成为现实社会环境的延伸,现实社会中的冲突与矛盾在网络中被呈现出来,这为舆论的生成提供了对象。此外,Web2.0技术不仅造成了社会事件的平民化,也加大了事件本身的透明度,导致事件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这正是技术对网络舆论生成主体、对象和表现的影响。
但是,技术并不必然导致网络舆论的井喷,转型期的社会环境才是网络舆论生成的根本。为此,作者分析了当前我国转型期社会环境与网络舆论生成的关系。作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前社会转型造成的“高风险社会”导致了社会紧张、社会不安和社会脆弱。而这又进一步体现在经济、政治、社会和自然等领域。正是这些领域的社会紧张与社会不安感导致了网络舆论的多发,这一点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表现得异常明显。因为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与网络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能够直接影响民众的利益分配,因而矛盾更为尖锐。
高风险社会造成了社会普遍蔓延的不信任心态,而这种不信任心态又进一步影响了网民的网络表达、网络参与行为和心理,这是网络舆论形成的关键环节。为此,作者设计实证研究对大学生网络表达进行了分析,发现大学生在从“看客”转向“表达”的过程中,受到自信心、个人认知、个人生理、群体认同和群体影响等因素的影响。在网络参与中,作者从心理层面出发,对集群行为中的网络参与和情感要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网民的情感越强烈,其参与网络集群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效能感知、风险感知和人际关系也是影响网络参与的重要因素。因此,网民最终能否参与网络舆论,既和互联网时代技术提供的便利性有关,也和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现实环境有关,更和自身的心理有关。网络舆论事件的形成实际上是技术、社会和网民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以结构化理论为支撑,将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生成机制作为研究重点,以技术、社会和网民自身作为分析框架,不仅分析了Web2.0技术对网络舆论生成的影响,还分析了转型时期社会环境造成的网络舆论生成土壤,以及由此导致的整个社会蔓延的不信任心态。而这种大环境又进一步影响了网络舆论生成主体——网民的网络表达和网络参与行为和心理,最终促成网民参与焦点事件,形成网络舆论。同时,全书还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样本,也为读者提供了研究方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方法论意义,是当前对网络舆论研究的进一步突破。
作者单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