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不合理用药状况调查分析

2017-11-01王艳丽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7年9期
关键词:中成药不合理处方

王艳丽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河南 新乡 453000)

经验交流

12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不合理用药状况调查分析

王艳丽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河南 新乡 453000)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门诊中成药处方共1200张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1200张处方中不合理使用中成药处方共计114张(9.5%);其中用法用量不合理69张(60.5%),重复用药21张(18.5%)、配伍不合理16张(14.0%)、诊断与用药不符8张(7.0%)。结论: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需要医师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医院加强中成药合理用药监管。

合理用药;中成药;处方分析

中成药在方剂学中指临床反复使用、安全有效、剂型固定,并采取合理工艺制备成质量稳定、可控,经批准依法生产的成方中药制剂。中成药有现成可用、适应急需、存贮方便、随身携带、免煎煮、无异味和少刺激等优点,与传统的汤剂相比,患者的依从性更好。中成药使用便捷,但临床上需根据中医理论基础为指导进行辨证论治用药,如何合理使用中成药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根据原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关于中药师审方的有关要求和规定[1-2],本文对我院门诊2015年9月-2016年8月1200张中成药处方进行用药状况调查,并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点评,为临床中成药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9月-2016年8月每月随机抽查门诊中成药处方100张,共1200张,患者年龄分布为6个月~87岁,抽取处方分别来源于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血液内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骨外科、心胸外科、乳腺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妇科、产科、儿科、耳鼻喉科、皮肤科。

1.2 方法

收集中成药门诊处方信息,采用Excel表格对抽查的中成药门诊处方的患者性别、年龄、科室、用药方法、用药种类等信息进行整理,对中成药使用科室分布、使用频率、用药方法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合理用药判断依据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医药理论知识、《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及各药物的药品说明书判断门诊中成药处方的合理用药情况[3-4]。

2 结果

2.1 科室分布

1200张中成药门诊处方中,内科中成药处方共计693张(57.7%),居于首位,外科中成药处方共计185张(15.4%),皮肤科处方165(13.8%)张,其他科室中成药处方共计157张(13.1%)。使用最多的科室为皮肤科,使用最少的科室为心胸外科与普外科,各13张(1.1%)。详见表1。

表1 处方科室分布情况

2.2 使用情况

1200张中成药门诊处方中,使用仅含1种中成药的中成药处方共计318张(26.5%),使用含2种及以上中成药的处方共计882张(73.5%),其中含2种及以上中成药处方较多,联合用药在临床上多见。见表2。

表2 12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中成药使用情况

2.3 用药方法

经统计以丸、散、冲剂等口服中成药处方为主,共计1074张(89.5%);中成药注射剂处方共计61张(5.1%);中成药外用药处方共计65张(5.4%)。见表3。

表3 12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用药方法

2.4 用药不合理情况

抽选1200张中成药门诊处方中,不合理使用中成药处方114张(9.5%),主要分为4个类别,其中占不合理处方最多的原因为配伍不合理,该类中成药处方共计69张(60.5%),其次为重复用药、配伍不合理、诊断与用药不符,分别为21张(18.5%)、16张(14.0%)、8张(7.0%)。见表4。

表4 114张不合理使用中成药处方分析

3 讨论

3.1 药品配伍不合理

多种中成药联用,药物作用相反,药效被降低或产生不良反应[5]。例如:某患者,因“头痛、咳嗽”就诊,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处方开具了止嗽化痰胶囊、三拗片。止嗽化痰胶囊用来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风寒感冒禁用,三拗片用来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两种药物性质相反,联合应用反而起不到治疗效果,甚至会加重病情,为药品配伍不合理用药。如需要同时开具2种或以上的中成药时一方面要谨慎考虑辨证治疗,另一方面也要斟酌2种药物的相互作用。由于部分医生药理知识水平掌握不足,或新的药理信息、新型药物使用情况未作深入了解,对不同药物的合理规范用药意识不明确,从而出现配伍药品不合理情况的发生。

3.2 用法用量不合理

包括药品剂量超量、误差和使用疗程不当。①患者,男,5岁,因“咽喉疼痛”就诊,临床诊断为扁桃体炎,处方开具了蒲地蓝口服液10 mL,tid。蒲地蓝口服液说明书上提示蒲地蓝口服液10 mL,tid,小儿酌减。该处方明显未考虑到小儿用药需与成人用量区分开来,属于药品剂量超量[6]。②药品剂量误差可能由于药物用量计算错误或对使用药物剂型不了解而产生的情况。如有处方标明龙血竭片所需克数1.8g,而该药属于肠溶片,规格为0.4g/片,不能分剂量使用,说明书指出一次4~6片,tid。这类的中成药处方出现的剂量误差可能是由于医师的粗心或对中成药剂型不了解导致的,药品剂量得当与否,对疾病的治疗有直接影响,医师应当熟练掌握药物的剂型与规格。

3.3 重复用药

患者,女,32岁,临床诊断为刮宫产术后。处方开具了益母草注射液,产妇安合剂,五加生化胶囊,龙血竭片。益母草注射液用于月经失调、产后出血;产妇安合剂主要成分为当归、川芎、红花、桃仁、益母草,用于产后血瘀腹痛,恶露不尽;五加生化胶囊,刺五加、当归、川芎、桃仁,主要用于益气养血,活血祛瘀;龙血竭片主要用于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敛疮生肌。这几类药物主治功效相似,都有止血祛瘀功效,属于重复用药。药物功效相近或相同时,联合用药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也会由于药物成分的重复,功效的重复导致药物的超量应用,增加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7]。在单一药品不能解决患者的病情时,才能考虑联合用药。大多数中成药是临床上具有组方严谨、疗效显著的经典方剂,并非几类功效相同的药物单纯的累加达到治疗效果,同类药剂量的累加反而会破坏组方的君、臣、佐、使合理分配,直接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影响用药针对性的临床疗效[8-9]。

3.4 诊断与用药不符合

①用药和临床诊断不符,如血塞通粉针成分三七提取物,主要用于脑血栓和脑卒中患者,有中成药处方开具该药治疗高血压,这类中成药处方属于超说明书使用情况严重。②无临床适用症状:消银颗粒主要成分为地黄、牡丹皮、赤芍,起到清热凉血,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主要用于白疕[10]。康复新液主要作用为通利血脉,养阴生肌,用于金疮、外伤、溃疡、烧烫伤、褥疮之创面。这两类中成药处方被发现出现在湿疹患者的处方中都无临床适用症状。诊断与用药不符合,使得诊断明确的病治疗上得不到显著收益,造成患者病情的迁延或加重,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医疗纠纷。

3.5 建议

①医师和药师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成药的运用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进行辨证施治,处方中又需要遵循“因人而异”“随证加减”等原则。医师和药师,尤其是西医师更需加强中医专业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药物的规格剂型,用法用量,配伍与用药禁忌,在临床开具中成药和给患者讲解药物使用情况时能了然于心。医师和药师定期参加中成药临床使用培训学习,掌握临床上常见问题,降低因中成药使用的误差或错误给患者带来的损害,避免临床上医疗风险,提高临床疗效。②医院加强中成药合理用药监管:医院系统需掌握各类中成药的使用情况,一方面加强中成药处方的审核力度,对医师开具的中成药处方进行严格的把关,同时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另一方面,筛查出来的不合格处方药房应当定期汇集整理,进行分类统计调查分析,定期发布药讯信息,以对医师起到借鉴和警示作用,减少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的出现,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用药,降低用药风险。

[1] 陶健.我院门诊中成药应用合理性分析[J].中国药业,2016,25(18):90-92.

[2] 张新友.中成药应用原则与不合理用药调查情况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5):267-268.

[3] 叶爱军,张碧华,高素强.2010-2011年门诊中成药处方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2,12(8):753-755.

[4] 赵新荣.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预防策略[J].中国药业, 2013,22(20):65-66.

[5] 刘亚娟.中药处方点评在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处方药, 2015,13(10):45-46.

[6] 梁锦芬.我院中成药临床不合理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7):91-92.

[7] 张倩,居文政,郭建明,等.2013-2014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丹红注射液临床用药合理性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4):748-754.

[8] 王卫东,张振霞.65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9):138-139.

[9] 张业,王阶,陈恒文.基于“辨病论治”的现代方药组方应用初探[J].中医杂志, 2016,57(4):356-358.

[10] 姜素芳,胡姣艳,何丽华,等.盐酸青藤碱醇质体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1):86-88,92.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Irrational Use of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 in 1200 Outpatient Departments

Wang Yan-li
(Department of Pharmacy, Xinxi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Henan Province, Henan Xinxiang 4530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rrational use of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 in our hospital. Th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clinic.Methods:A total of 1200 prescriptions of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September 2015 to August 2016.Results:There were 114 out of 1200 prescriptions that were unreasonably using (9.5%). There were 69 prescriptions (60.52%) for irrational use, 21 prescriptions (18.42%) were repeated, 16 prescriptions (14.04%) were unreasonable compatibility, 8 prescriptions (7.02%) wer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diagnosis and medication.Conclusion: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has the situation of irrational prescrip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physician needs to strengthe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he hospital needs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rational use of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s.

Rational Use of Drugs;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Prescription Analysis

R288

A

10.3969/j.issn.2096-3327.2017.09.010

2017 - 06 - 24

王艳丽,女,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中药学。E-mail:1125213767@qq.com

本文编辑:鲁守琴

猜你喜欢

中成药不合理处方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人间处方
差评不合理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处方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