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绣花针下的“锦绣前程”

2017-10-31刘健李佳欢

设计 2017年13期
关键词:传承

刘健 李佳欢

摘要:辽绣是我国东北地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绣种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淳朴的手工技艺传达人们真挚的情感。本文从辽绣的起源发展、艺术特征、传承价值等方面展开叙述,总结辽绣的发展现状,探究新时期辽绣艺术的创新理念、传承模式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辽绣;手工艺术: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7-0104-02

一、追根探源

东北地区是众多民族聚居之地,气候寒冷,长期居住于此的人们会挑选厚实的兽皮为衣服材料,拼接一起用针线缝合用来抵御风寒,刺绣工艺也由此演变而来。《后汉书.乌桓鲜卑传》中记载:“(乌桓)妇女能刺韦作文绣”。这是西周时期对乌桓族的刺绣记录。乌桓族的妇女在皮衣上刺绣,与东北原始人民在兽皮上缝绣记录相吻合。公元916年契丹民族建立了“辽”。东北地区刺绣不单纯局限于辽宁本地刺绣,也杂糅了其他民族的刺绣技艺和风俗,代表了多个民族刺绣艺术集成的大辽刺绣文化,在多样的刺绣支流中形成了独具匠心的辽代刺绣一辽绣。

辽代对刺绣技十分重视,曾经设立了“绫绵院”,专门从事“绫绵诸工作”。辽绣题材一般以东北各民族的传统风俗文化为题材,包括宗教信仰、生存状态和游牧活动等方面。艺术风格多表现为东北地区浓厚的地域特征及契丹民族爽朗的个性。契丹族服饰多以暗灰色长袍为主上面绣制的花纹简单朴素。辽代东北各民族与中原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上交流频繁,相互借鉴博采众长。因此,辽绣工艺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的文化环境息息相关,近代保持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发展脚步,突出重围成为东北地区民间刺绣的领跑者。

二、艺术特征

(一)对蒙满绣种的吸收借鉴

辽绣继承辽宁本地刺绣的基础上融入了东北地区其他民族的刺绣技艺,是东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绣种。满族与蒙古族在民族迁徙交融的历史过程中对辽绣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正是这种地域民族间的交融使民艺与民俗的碰撞迸发出新的火花。绣品颜色以大红、群青蓝、明黄为主,吸取了蒙古族刺绣与满族刺绣颜色对比强烈,风格拙朴粗犷的特点;表现题材在自身基础上对蒙古族和满族的传统纹样都有所涉猎,画面常见到蒙古族刺绣草原文化元素和满族民俗的影子。针法上垫绣是辽绣最显著特征,雄浑质朴的蒙古族刺绣风格与祈求祥瑞多彩的满族刺绣相结合,依稀可以分辨出东北地区的民族印记;最终形成东北地区最具特色的刺绣之一,被誉为“辽绣”。

(二)与四大名绣的不解之缘

苏、湘、蜀、粤四大绣种历史悠久被誉“四大名绣”。随着全国经济的密切联系和刺绣工艺水平的提高,绣种间相互学习博采众长。辽绣与四大绣种之间相互借鉴但各有千秋:例如在针法上,辽绣经常使用苏绣中常用的平绣针法,湘粤绣钟的金银线绣在辽绣作品中也所体现。题材与画面表现有所不同,例如苏绣选材常采用谐音或物体结合寓意的方法;而辽绣画面多体现东北地区特有的宗教祭祀、自然崇拜及地域纹样。在构图、用色方面,苏绣绣稿多是装饰性较强的花鸟画,采用均衡对称的国画形式布局;色彩善用中间色和谐宁静,倾向于国画的渲染效果,反映文人画家的雅兴。而辽绣构图画满,画面更倾向民间画的质朴与西方绘画的厚重感,多用大红大绿的纯色,反差强烈视觉冲击力强,体现粗犷与质朴的民风。辽绣与四大名绣之间既相互融合又各具特色。

三、传承价值

(一)探寻历史踪迹

辽绣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情、鲜明的民族特性、多姿多彩的艺术性,是辽代社会、生活、精神三重世界的物证传承结果。探寻辽绣发展轨迹为我国古代宫廷美术史的研究提供了更详细有利的依据,以精美的刺绣实物反映契丹族独特的生存环境、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宗教信仰等见证大辽民族的歷史发展和时代变迁,透过刺绣内容仿佛可以看到辽代民间的生存面貌和生活状态。“这些都源于东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构成,记载了北方民族生命状态和文化形态,是东北民俗文化的根基,具有珍贵的人类文化学、民俗性和宗教学的史料价值”。

(二)弘扬艺术文化

辽绣是东北地区最具特色的绣种之一,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在两方面:1.淳朴的手工修补技艺。原始用针线缝合兽皮为衣用来抵御风寒到修补坏的衣物再到演变成精美的刺绣艺术。传统的刺绣工艺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手工修补技艺在现代也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2.兼容并蓄的文化思想。辽绣发展过程中在保持自身优点的基础上吸取苏绣的平绣针法和蒙满刺绣颜色对比强烈,造型夸张等其他绣种的优点,绣品中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优秀技艺:兼容并蓄的思想促使辽绣不断创新蓬勃发展。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在继承我国特有的手工技艺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上,兼容并蓄吸收借鉴各国优秀文化促进我国艺术文化的繁荣发展。

四、辽绣的“锦绣前程”

(一)辽宁地区的发展概况

1.辽绣大师的贡献

2010年,辽绣被评定为第四批沈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何晓霞(如图1)成为辽绣技艺的传承人。何老师从小追随母亲学习刺绣,后拜苏绣大师顾文霞为师,接着考入美术院校学习民间工艺美术。何晓霞老师成立了吉蓝绣坊,精选手艺精巧的绣娘进行培训共同创作绣品,为辽绣的传承打开了良好的开端。在沈阳中街豫珑城又开设了大家归绣体验店,让大家亲身感受辽绣的精髓。她在辽绣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其他绣种的工艺并整理出50多种非常有价值的传统刺绣针法,将传统刺绣的针法、图案、色彩融入现代元素应用到装饰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绣品中,将传统刺绣工艺与现代艺术理念相融合,成为现代辽绣的新特色。

何老师积极到各大校园进行免费讲座开设学术论坛,宣扬辽绣历史价值,深受学生的喜爱,很多学生至今都与何老师保持着亲密联系,只要有机会就向她请教学习。同时何老师带着辽绣作品(如图2、3)积极参加各大赛事及展览先后获得十多个奖项;还与朋友一起做辽绣原创众筹项目等活动,每一项都为辽绣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endprint

2.“绣花村”的繁荣发展

辽宁省章吉营子村的辽绣生产可以追溯到400年前,这里是辽绣的发源地,收藏了极具价值的早期作品。值得重视的是章吉营子村刺绣基地现今仍采用原始的方式自己种桑养蚕,纺织成丝线,采用手工刺绣,在保证传统手艺工序的前提下也保留东北地区浓郁的民俗风格。当地人将辽绣艺术与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相融合,如荷包、丝帕、枕头顶等这些观赏型刺绣商品代表着民族精巧的手技艺,传播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章吉营子辽绣基地已培养百余名绣娘,形成了初步的产业链,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经电台与媒体的多次详细报道后受到广泛关注,绣品在沈阳、大连等地畅销不衰,参加了大连旅交会、博览会等,还出口至加拿大、泰国等受到国内外辽绣爱好者的好评。

(二)“辽”绣前程

1.开拓创新

(1)建立国家刺绣工艺振兴目录,加强保护辽绣工艺的整体环境。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基础,对辽绣工艺实施动态管理,鼓励地方参照建立本级的振兴目录,予以辽绣重点支持;鼓励各地对辽绣工艺集中的乡镇、街道和村落实施整体性保护,注意结合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辽绣工艺相关的文化空间和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

(2)扩大辽绣传承人队伍并实施重点培训计划。鼓励技艺精湛、符合条件的中青年传承人申报并进入各级辽绣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形成合理梯队,调动年轻一代从事传统工艺的积极性,培养高水平大国工匠队伍。依托相关高校、企业、机构组织辽绣工艺传承人群参加研修、研習和培训,提高传承能力,增强刺绣传承后劲;组织优秀传承人到项目所在地开展巡回讲习,扩大培训,提高辽绣技艺水平和再创造能力。

(3)加强辽绣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提高绣品的设计水平和质量。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辽绣工艺研究人才。鼓励高校、研究机构等设立辽绣工艺研究基地,提高材料处理水平,切实加强成果转化。鼓励出版有关辽绣工艺的专著、图册等研究和实践成果。鼓励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到辽绣产业区帮助解决工艺难题,结合现代生活需求改进辽绣的设计方法和材料,提高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刺绣工艺大赛、技能大赛,拓展品牌市场发现并扶持辽绣工艺创意人才。

(4)开展辽绣工艺走进校园的活动,促进社会普及教育。支持各地将刺绣工艺纳入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和中小学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开展辽绣工艺体验和比赛,提高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加深对刺绣文化的认知。鼓励电视、网络媒体对辽绣的宣传,拍摄辽绣工艺纪录片、教学片和宣传片,弘扬工匠精神,促进知识传播和技艺交流。鼓励社会有关部门组织辽绣工艺相关活动发挥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依托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积极开展面向社区的辽绣工艺展演、体验、培训讲座等活动,丰富民众文化生活,增强对辽绣工艺的社会认同。

(5)拓宽辽绣产品的展示和销售渠道。鼓励在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自然人文景区、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辽绣产品的展示展销场所,集中展示、宣传辽绣工艺产品,推动传统刺绣工艺与旅游市场的结合。举办辽绣工艺博览会和工艺大展,为辽绣发工艺搭建更多的展示交易平台。鼓励相关商业网站设立网络销售平台,帮助销售辽绣工艺产品。

(6)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双边或多边渠道,组织辽绣工艺传承人、企业和行业组织代表开展国际交流和研修培训及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合作,开拓品牌市场,相互借鉴经验共同发展。

2.发展原则

(1)尊重辽绣文化。尊重东北地区传统的民族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发展原则,保护和弘扬辽绣工艺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2)恪守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提倡专一坚守、追求卓越,推动品质革命树立绣品质量第一意识,加强辽绣品牌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刺绣人才。

(3)激发创造活力。保护辽绣手工艺者的个性,激发因材施艺的灵感和精心手作的潜能,发展辽绣优秀工艺和传统元素,提供有力的创造环境。

(4)促进就业增收。发挥刺绣工艺优点鼓励并扶持相关创业项目,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当地居民收入。

(5)坚持绿色发展。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寻找合理的环保材料,为辽绣的发展提供更多新型的绿色载体。

3.保护措施

(1)加强协调发展。辽宁省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结合辽绣手工艺文化产业的保护与传承模式、创新理念和未来繁荣发展趋势等工作,积极探索振兴辽绣工艺的有效途径。广泛开展面向东北地区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等人员的刺绣技能培训,鼓励其从事传统工艺生产。引导东北地区辽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保护示范基地发挥示范性作用。

(2)落实政策支持。利用现有渠道对辽绣工艺项目的发展予以适当支持。将传统辽绣工艺的展示、传习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对传统辽绣工艺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按规定享受优惠待遇。

(3)加强金融服务。探索建立刺绣工艺企业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体系,支持传统手工艺企业融资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传统刺绣工艺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对辽绣工艺企业的投融资支持与服务。

(4)鼓励社会参与。倡导和鼓励社会更多力量兴办刺绣工艺企业,建设辽绣工艺展示、传习场所和公共服务平台,举办辽绣工艺的宣传、培训、研讨和交流合作等。

结语

辽绣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手工艺术,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精美的绣品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传统辽绣艺术设计过程中融入现代气息,满足人们在创意经济时代背景下的视觉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恪守工匠精神与时俱进创造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辽绣作品,弘扬我国杰出的刺绣工艺同时为辽绣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承
中国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性研究
中国传统招幌对当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小议“柳青文学创作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镇沅麻洋纸的现状与对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