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分类评价研究

2017-10-31赵福春苗闫刘晓宇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30期
关键词:区位熵

赵福春+苗闫+刘晓宇

摘要:文章主要探讨了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工作中分类评价问题,结合黑龙江省63个县域的特点,从地域主导产业差别角度入手利用区位熵方法对黑龙江省63个县域进行了分类,并据此提出了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应进行分类评价的观点,同时阐述了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中分类评价的意义及启示,以便于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的细化研究,以期基于特色县域经济打造特色金融服务之路。

关键词: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分类评价;区位熵;金融结构

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全省经济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和带动作用,同时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的良性互动也是突破县域经济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而金融生态环境概念从生态学的角度基于时空两个维度系统地描述了金融业生存的外部环境以及金融与经济的互动关系,近年来,学者们、金融业管理部门以及研究机构对于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研究方兴未艾。

但是,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的目的是寻找金融发展路径,通过量化县域之间的差距寻找发展“洼地”,同时基于此提出具有效率性及针对性的改进意见,最终能够获得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策略。而目前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工作在评价中往往只是对某一区域内的县域进行直接评价,或按县域归属地区进行评价,而没有考虑县域之间地域、环境资源及主导产业模式的不同,这样不能在评价工作中凸显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不便于制定细化的具有特色的金融产品创新及金融服务策略及金融生态环境改进策略,笔者认为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应该再次进行分类评价研究,基于综合评价及分类评价结果给出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特色金融之路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思考,参考了学者们已有的研究,并结合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特点,我们尝试对黑龙江省63个县域进行分类研究,从而方便后续的金融生态环境分类评价工作的开展。

一、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文献梳理

自从金融生态环境概念提出以来,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广泛认可和重视,由于其可操作性强,具有实践意义,所以研究金融生态环境的成果层出不穷,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理论层面。即关于金融生态内涵的探讨,如白钦先(2001)、周小川(2004)、李扬(2005)等学者的研究;二是实践层面。即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排名及对策研究的探讨,如湖南大学金融管理研究中心(2009)、各级各地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为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在现有的研究中也发现对省际及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研究较多,较少对农村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研究,更是忽视在评价中基于县域经济特点或主导产业模式进行分类评价研究。

二、基于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视角的黑龙江省63个县域分类研究

金融归根结底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服务行业,一个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如何其最终判断标准应该是,该金融生态系统及金融运行状况能够很好地与当地经济状况结合及互动,特色经济需要特色金融的同步扶持。因此县域金融是否能够扶持地区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是否能够帮助县域经济进行产业升级,是否运行稳定可靠应是衡量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优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一。

笔者认为,进行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分类评价研究主要是考察县域金融结构是否与县域经济结构或经济特色相匹配。而研究县域经济特色首先要理清其主导产业状况。本文使用区域经济学中的区位熵方法,采用2011~2015年黑龙江省63个县域及全省经济数据均值进行了计算和分类。其中数据均来源于黑龙江省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

在区域经济学中,区位熵是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区域专业化部门或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的重要指标,它是分析判定区域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主要依据。因此区位熵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熵指标主要是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其中熵是比率的意思。区位熵的计算公式是:

LQij=公式(1)

其中,LQij是j地区的i产业在全国的区位熵,qij为j地区i产业的相关指标(例如产值、就业人数等); qj为j地区所有产业的相关指标;qi指在全国范围内i产业的相关指标;q为全国所有产业的相关指标。一般而言,LQij值越高,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就越高。一般来说,当区位熵大于1时,则该地区的某项经济指标在全国有优势;当区位熵小于1时,则处于劣势。基于该原理,本文计算黑龙江省各县域区位熵的公式为:

区位熵(A)=(黑龙江省某县域第一(二、三)产业GDP/该县域全部产业GDP)/(全省第一(二、三)产业GDP/全省全部产业GDP) 公式(2)

一般说来,A>1,可以认为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该产业或其产品可以对外扩张或者输出,其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A=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处于均势,专业化水平与全省相当,该产业或其产品,既不能输入,也不需输出;如果A<1,说明该地区该产业处于比较劣势,竞争力较弱,专业化水平低于全省,该产业是自给性部门,还需要从区域外引进该产业或者输入该产业的产品满足区域内的需要。表1给出了基于2011~2015年经济数据均值计算的全省63个县域区位熵。

从2011~2015年均值数据计算得出的区位熵数据可以看出,在63个县域中第一产业区位熵大于1的县域有62个,占总数的98%,即绝大多数县域都以农林牧渔业为主导产业。一般认为,区位熵大于2的产业在区域中具有绝对优势,从表1可见,区位熵大于2的县域多达42个,占所有县域的67%,说明这些县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并对外输出。第二產业占有优势的县域则明显减少,只有10个县域,占总县域的16%,且区位熵数值均介于1~2之间,说明其第二产业虽然存在比较优势,但是产业优势并不明显。在第二产业区位熵大于1的10个县域中,大庆地区四个县域第二产业区位熵均大于1,主要原因是采矿业,如石油天然气开采,其他第二产业区位熵大于1的县域第二产业集中在农产品、食品加工,木材、林产品、煤、石化加工,绿色食品加工业等。第三产业区位熵大于1的县域只有4个,仅占总数的6%,全部集中在哈尔滨地区及牡丹江地区,其中哈尔滨地区有2个县域,可以看出大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非常强,另外牡丹江地区的绥芬河市和东宁市主要以口岸贸易带动第三产业发展。endprint

从近5年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黑龙江省63个县域第一产业可以对外输出,但是由于没有第二产业的深加工支持和第三产业的运输、金融等服务支持,导致农林牧渔业产品必定以低附加值方式输出为主,很明显这成为了黑龙江省发展县域经济的瓶颈。对于这种县域经济现状,金融业应该围绕稳定第一产业,支持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原则设计机制润滑实体经济,实现金融服务经济的最终目标。因此在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中,也应该根据产业布局的差别对县域进行分类评价,给出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策略。为此,笔者根据各县主导产业情况,对63个县进行了分类。如表2所示。

三、进行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分类评价的意义及启示

(一)依据县域产业特色使用开放性指标体系

由于金融业最终是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服务部门,因此,笔者认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不仅指金融业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评价,更应该考虑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金融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产业结构适当的基础上(即主导产业分工符合区域比较优势),区域金融结构是否匹配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应该成为金融生态环境分类评价指标设置的考量之一。只有当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金融才能真正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林毅夫,2009;Demirguc-Kunt&Levine,2011;Cull&Xu,2011;Kpodar&Singh,2011;佟健等,2015)。因此有必要在分类评价中,区别于之前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中指标体系应用于所有被评价对象的情况,实现开放性指标体系。也就是在分类评价中,根据区域经济特色及主导产业不同,使用不同的指标体系,通过加入衡量县域金融与县域发展模式的切合度指标来衡量同一类别区域间金融与主导产业的互动关系。

比如在黑龙江省第一产业主导的49个县域中进行分类评价,指标体系中可以删除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占比的指标,加入产业金融相关率指标,即县域产业金融资产总值/产业GDP(其中产业金融资产总值可以使用一定时期县域金融机构存款总额+产业贷款总额);也可以设置定性指标,比如针对第一产业风险大、抵押物缺乏的产业特点,当地金融机构基于产业资金流通的需要,是否设置了相应的信用增信或风险转移机制;针对以第一和第二产业为主导,特别是有园区集聚和知名企业的县域,是否设置了产业链融资等创新融资方式来带动中小企业融资,通过整体产业风险代替单个企业风险等方式化解产业融资困境,匹配主导产业发展需求;针对第三产业占主导的县域由于服务型企业较多是否设置了直接融资扶持渠道。如果有匹配相应的金融服务,则该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得分会高于其他县域,这样使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二)依据县域产业特色开展动态发展评价

县域主导产业及发展模式是动态的,产业升级是县域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黑龙江省63个县域中,78%的县域只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需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配合;从长远来看,县域发展需要城镇化、现代化,也需要二、三产业的完善。产业结构的变迁需要金融结构的调整和资金的带动,因此在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工作中,也应该关注金融业是否适合县域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否符合县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比如在评价中设置动态发展评价,研究产业结构调整金融结构是否跟进调整,反过来金融结构是否适合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

(三)依据县域产业特色制定指向性金融创新方案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的最后需要给出完善金融生态环境的策略,通过分类评价,可以了解县域金融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对于评价靠后的县域,可以依据县域产业特色制定指向性的金融创新方案,完善金融发展路径。目前黑龙江省正在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改革的内容之一就是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因此结合产业特点制定金融创新方案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发展县域金融工程是化解县域金融风险、丰富资金融通渠道,调节金融结构的有效思维路径,对于指向性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比如结合第一产业主导县域,以农业为例,可以探索与农业经营主体财产权利相关的金融创新,比如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宅基地使用权作为担保物的信贷产品创新、以财产权利未来收入为基础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创新、可复制的农业产业供应链融资创新、也可以探索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服务的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创新,比如利用农民熟悉的农村金融机构嫁接农户与期货市场之间,创新金融产品,有效对冲农产品价格风险,从而降低涉农贷款风险及贷款成本。为了支持各产业县域中小企业融资,可以探索区域集优的县域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创新,即在区域内利用人民银行的征信体系及对中小企业掌握的信息进行优选区域中小企业,并设计金融产品使这些企业捆绑融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集合票据的方式获得资金;也可以尝试担保公司支持的县域中小企业融资信用增强创新、企业资本市场上市扶持制度创新等。通过金融创新促进县域金融发展、完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从而形成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林毅夫,章奇,刘明兴.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以制造业为例[J].世界经济,2003(01).

[2]迟永慧.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2).

[3]王曙光,张 越.区位商视角下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区域发展分析[J].商业研究,2013(04).

[4]叶永刚.县域金融工程的未来路径[N].光明日报,2015-09-30.

[5]李扬.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人民出版社,2005

[6]陈衍泰.综合评价方法分类及研究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4(02)

[7]白钦先.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8]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9]白琳.基于区位商的云南沿边地区产业结构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3(06).

[10]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1]李小溪.金融业支持县域经济大有可为[N].中國商报,2011-05-27.

[12]苗闫.基于“方法集”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J].黑龙江金融,2015(08).

注:自2015年5月10日起,双城市(县)并入哈尔滨市,成为哈尔滨市双城区,因此哈尔滨市持续多年的八区十县(市)的行政区划格局由此变为九区九县(市),这样,从2015年5月10日起黑龙江省的县域数量就从长期以来的64个县域变更为63个县域。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及改进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JYD07)。

(作者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区位熵
云南省城市规模分布演变及其空间特征
基于空间DSSM—区位熵的内蒙古服务业主导行业选择
北京金融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绵阳市工业产业结构分析
基于区位熵分析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集聚现状
基于区位熵的江苏机电产业集聚度研究
金融集聚对区域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信阳市服务业产业区位熵分析
金融集聚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