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
2017-10-31陆晓钢
陆晓钢
2014年下半年以来,盐城市顺应经济科技发展潮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积极将大数据作为新兴产业培育的主攻方向和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重点。目前,盐城举全市之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坚持以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集聚新动能、注入新活力。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到园区视察指导,最近省委李强书记专门批示:“盐城发展大数据产业决心大、措施实,应给予更多支持。”
一、盐城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主要措施与成效
为策应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盐城市专门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推进小组,设立了江苏省首个专职负责大数据发展的机构——盐城市大数据产业管理办公室,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解决其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主动寻求在国家部委和省级层面进行高位推进,先后向国家与省相关部门汇报工作十余次,及时贯彻国家大数据发展的最新方向,掌握大数据行业的最新动态,用好大数据发展的最新政策;参与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实施,积极探索在多个领域的试点工作。2016年8月,盐城市人民政府和工信部信软司、省经信委正式建立了三方合作关系,随后在工信部和省政府的指导下,三方在盐城市举办了首届中国大数据企业大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目前,部省市三方合作推进良好,成效显著。
加快资源整合,推动数据开放共享。盐城市大力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数据共享的范围边界和使用方式,厘清各部门数据管理及共享的义务和权利,在江苏率先进行全市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建设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着力消除“信息孤岛”。目前,盐城已基本实现全市57个部门政务数据、公共服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建成人口、法人、经济、建筑和地理信息五大数据库,汇集各类数据6亿多条。通过建设全国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将政府数据与信息惠民工程、智慧城市项目充分结合,打造了平安城市云、现代教育云、医疗健康云、政务服务云、社区邻里云、城市管理云等“云端盐城”平台,初步实现了公共服务的多方数据共享、制度对接和协同配合,推进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坚持规划先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盐城市专门出台了《关于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先后制定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和园区专项建设规划,设立了20亿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建设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的盐城大数据产业园,先后投入100亿元,建成和在建载体100万平方米,是江苏省唯一的部省市合作共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基地,已获批国家制造业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大数据应用标准创新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江苏省大数据产业园。围绕保障产业发展,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盐城已建成江苏省沿海首家千兆光网城市和苏北首条直连上海的互联网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城域网出口带宽从500G提升至2T。围绕产业园区建设,发挥产城融合优势,布局了优质名校、三甲医院、商业综合体、文化休闲区等生活配套设施,越来越多的大数据人才被吸引到盐城就业创业。
突出创新驱动,积极培育新兴业态。加大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人才、创新型平台的招引和培育力度,着力通过大数据产业带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两年多来,盐城市先后在北上广深台、美日韩等地组织各类大数据产业推介活动100多场次,接待客商过千批次。华为云、阿里云、微软云等龙头项目相继落户,集聚各类大数据企业2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前十强企业近30家,员工5000多人,企业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近千项,大数据“龙头引领、集群突破”的发展态势初步形成。盐城集聚了大数据领域的“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5人,落户阿里巴巴创新中心、微软技术实践中心暨大数据产业孵化平台、甲骨文(盐城)技术人才创新中心、国家可信嵌入式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邮盐城大数据研究院、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等创新型平台20多个。建成并運营了华东首个大数据交易机构——华东江苏大数据交易中心。
二、盐城发展大数据产业的近期规划
盐城将以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指导,结合《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以“数梦小镇”为建设重点,以大数据的融合分析和应用创新为发展核心,做好聚焦应用培大项目、聚焦创新打造平台等两方面工作,规划到2020年,培育引进大数据相关企业500家,实现产值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3000亿元,建成覆盖江苏、承接上海、辐射华东、通联全国的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基地。
聚焦应用培大项目。进一步推进大数据应用项目招引与培育,加快大数据技术产品研发和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做大一批优质的大数据应用项目,并努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加强工业大数据应用。利用盐城传统产业基础和华东地区工业优势,加强工业大数据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试点建设工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工业数据资源的共享交换以及在市场运行、监控预警等方面的应用,提升企业服务能力。试点建设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探索工业大数据的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机制。推进行业大数据应用。选择在金融、商贸、农业、交通、公共安全、健康等重点行业领域进行大数据应用,加快行业数据资源采集、整合、共享。选择在信息化基础较好的领域试点跨领域、跨行业的大数据应用,探索多元化大数据应用模式,进一步提升大数据在政府治理和民生服务中的应用能力,推动大数据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加快重大项目集聚。通过应用项目的培育,全力打造以阿里巴巴、华为、360、国信优易等为核心、上下游紧密联系的大数据产业四大集群,着力通过重大项目集聚,建设大数据应用技术处理中心、大数据安全应用技术中心等,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大数据应用生态体系。endprint
聚焦创新打造特色。进一步强化产业创新能力,提高创新层次,发展壮大大数据创新创业服务业态,培育市场化、网络化的创新生态。构建创新创业平台。促进基于大数据的创新创业,打造“双创”服务平台,以阿里云、华为云、微软云、南邮研究院等平台为支撑,综合构建“数梦小镇超级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创新舞台,积极开展大数据创新大赛、应用大赛、众包众筹等活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打造“互联网+新生态”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态圈,繁荣大数据生态。强化创新创业保障。出台江苏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政策,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帮助大数据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为创业者开放平台数据、计算能力、开发环境等基础资源,提供设计研发、制造检测、知识产权服务、技术成果转化等全程服务保障,进一步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打造创新创业载体。加快“双创”载体建设,强化配套保障措施,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为创业者、创业团队提供“拎包入驻”的创业环境。
三、推动盐城大数据产业持续
健康发展的若干建议
强化对盐城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引导定位。目前,国家对大数据产业发展任务做了规划和部署。大数据作为创新型产业,需要对一些重点工作进行充分的试点试验,为下一步的成熟发展打好基础。国家层面应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对《纲要》和《规划》中明确的任务在重点园区中心进行分类指导,有侧重地让各地承担具体试点工作,确保任务的全覆盖,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鉴于盐城具有面向长三角地区的区位和工业基础优势,建议国家将盐城市定位为侧重于工业大数据和行业大数据应用的试点城市。
推动国家部委与地方进行合作发展。国家已出台大数据发展《纲要》和《规划》,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还缺乏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建议推动盐城与相关部委进一步深化合作,国家部委在盐城布点云计算中心、数据平台等(已布局的可在盐城建设分中心)。推动在国家层面制定数据开放共享及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在盐城先行先试,在盐城试点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和数据开放,利用盐城风光电绿色能源丰富的优势,建设BIM、新能源等示范项目,并支持申报创建大数据创新领域的国家实验室。推动将“中国大数据企业大会”提升至由工信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帮助盐城尽快创建成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基地,并依托盐城在汽车、机械、纺织等产业方面的优势,建设国家大数据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培育大数据应用市场环境。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在公共服务领域更多地利用社会力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目前,大数据技术已对政府信息化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建议国家层面加大对《意见》的落实力度,率先在政府信息化建設方面不断拓宽购买服务领域,推进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外包服务,着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外包业务,将推动信息服务外包作为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重要突破口。鼓励由盐城先行试点,在政府信息化应用乃至一些决策参考方面购买专业服务,探索建立和形成大数据应用市场环境。
加大对盐城大数据产业的人力智力支持。大数据产业的核心要素是人才和创新,要在国家层面特别是大数据领域推动高校、研究机构与园区合作,解决研发与应用脱节的问题。为此,一要推动“两院”及国内顶尖科研院校在盐城设立联合研发中心、人才工作站等,共同加强在大数据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合作,推动科研课题向产业化转变。二要加大人才培养,鼓励清华、复旦、中国科大等知名高校就大数据专业和盐城本地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办班,支持江苏高校在盐城试点大数据专业方向的全日制研究生联合办学,支持盐城本地的高校试点开设大数据专业。同时,加强本地人才培养,在盐城试点布局1—2所以信息类专业为主的本一高校,探索在盐城设立江苏大数据大学、江苏大数据人才培训基地等,建设完整的大数据梯级人才培养体系。
在重大项目及国际合作上予以倾斜扶持。根据《纲要》部署,要求促进大数据的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促进大数据相关技术发展。建议国务院在国家层面进行有序引导,从支持地方发展的角度,将国内外重特大项目优先考虑在盐城落户建设。利用盐城已与美国硅谷、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IPK)等建立了联系的基础上,由国家部委层面进一步高位推动,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引导盐城与国际优势地区加强大数据关键技术、产品的研发合作,支持盐城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作者系盐城市大数据产业管理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高 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