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结合研究

2017-10-31张璟霖伦祖炜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区块链结合

张璟霖 伦祖炜

[提要] 电子技术、通信网络、智能设备等技术创新不断推动着金融服务业的一代又一代创新升级。近年来,区块链以其颠覆性的理念引发金融服务业的广泛关注,有望成为下一代金融服务业创新的基础设施。区块链在技术和商业层面的创新,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展现出较高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结合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8月30日

一、区块链概况

区块链,是指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具有点对点、完全公开、不可篡改等特点。2014年以来,区块连创新迅速发展,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全球超过90个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参与到区块链的讨论与试点,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超过2,000项。

(一)区块链是对金融基础设施的创新。从整个金融服务体系看,互联网是对用户应用界面层的创新,云计算是对业务处理层的创新,大数据是对风险控制层的创新,以上创新的意义在于对传统金融的信息化、智能化;区块链是对规则设定、系统交互、清算等金融基础设施的创新,其意义在于通过信用创造方式与技术基础的变革,再造部分现有的商业模式。

(二)区块链应用仍处于概念验证阶段。目前,区块链应用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大部分参与机构正在特定场景、以定制化方案进行概念验证。在供应链金融、保险等少数应用场景开始试点,在跨境支付等个别应用场景开始小规模商业化。

二、供应链金融概况

供应链金融,是指对供应链内部交易结构,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型,引入核心企业、物流企業等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得到了高速发展。有数据显示,全球供应链融资规模近3,000亿美元,年增长率30%以上,预计到2020年,年增长率将保持在10%以上。

(一)供应链金融始于产业链分工。由于信息和物流的发展,制造业公司不再将大部分制造环节集中在公司内部,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成本洼地,业务外包和离岸生产成为趋势,因此关注物流和信息流层面的供应链管理。然而,由于离岸外包地区融资成本更高、全球化运作拉长贸易周期、大企业延长账期等因素,部分抵消了链条分工带来的成本节约,供应链管理逐渐向财务层面发展,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

(二)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信用背书。供应链金融,通常指授信类供应链金融,包括以贷款为主的表内授信、为信用证为主的表外授信。参与局部地区供应链的公司,主要获得的是贷款服务;参与全球供应链的公司,主要获得的是信用证、贷款等服务。

供应链金融的核心为信用背书。服务类型为贷款时,供应链金融是对具有真实交易关系的整个供应链条进行信用评估,由高信用等级企业为低信用等级的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背书,使中小企业从高风险市场变成高收益、低风险市场,银行等金融机构则以应收账款、存货等动产为依据进行贷款;服务类型为信用证时,银行等金融机构除提供交易结算、货款融资外,还为贸易公司提供信用担保,以自身信用代替贸易公司信用。

三、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的结合分析

(一)供应链金融业务仍存在一些问题。供应链金融业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参与局部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供应链的公司特别是主要受当地信息及管理水平不足的影响,参与全球供应链的公司主要受边境管理低效的影响。

1、局部地区业务的问题是信息及管理水平较低。发展中国家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其问题主要是制造业信息化程度不足、供应链内成员信任感及关联度不足。一是金融科技相对滞后。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与操作成本节约高度相关,尽管互联网技术带动了部分业务的线上化,但供应链金融仍是一项高操作成本业务,在单证、文件传递、应收账款确认、赎货等环节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降低了业务的经济性,也成为业务风险的来源之一;二是供应链金融覆盖范围有限。发展中国家大多缺乏对供应链上下游的系统性管理,且信息与数据的管理由强势企业负责,造成了供应链内成员对彼此的信任感、关联度和约束性不足。以富士康旗下专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子公司富金通为例,自2013年公司成立以来,依托高质量的富士康供应链关系以及搭建信息化平台,富金通仅满足了一级供应商中15%的金融需求,二级供应商则更少。

2、跨地区业务的障碍是信任不足。跨地区供应链金融的信息技术及管理水平已较为成熟,其业务障碍主要体现在市场准入、边境管理、运输与通信基础设施、商业环境四个方面,并最终造成运营和投资成本支出增加、业务各环节不必要的延时增加或耗费时间的不确定性、业务量成本下降、风险增加等不良结果。以上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跨地区贸易缺乏信任,只能通过设立多门槛、多流程、多纸质与人工操作等安全机制来建立信任。以信用证为例,信用证是降低跨地区贸易中信用风险的最主要方式,但也因此催生出大量纸质流程、人工操作环节,专业性强、费用高;为了保证贸易效率,全球贸易约80%采用了非证形式,但也牺牲了安全性。

(二)区块链能针对性地解决供应链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区块链的技术特性在不同场景下体现的价值有所不同。在供应链金融场景下,区块链技术首先是信息化工具,可进一步实现去纸质化、电子方式传达,这与现有的互联网技术较为相似;更深层次的作用是增强管理能力、消除贸易壁垒。

1、增强管理能力。区块链的分布式逻辑意味着供应链金融体系是网络中立的、无单独拥有者,各参与方可设立自助存放的数据库而非所有信息汇集至网络主导者,这可增强供应链内弱势公司的信任感,提升供应链成员的关联度和约束性,最终达到供应链金融在高度和深度上覆盖范围的显著扩大;在此基础上,还可根据链内成员的需求,差异化设定各个成员的信息可见权限,最终形成具备中立、透明、隐私等特点的全新管理系统。

2、消除贸易壁垒。线上模式的供应链金融本质是传统金融业务的电子化,信用创造方式并未改变,相关领域仍需制定大量的规则、监管政策等安全机制,以在“建立信任”上投入资源。区块链之于跨地区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对信任基础的改变,从信任安全保障制度(包括各种复杂的贸易流程)变为信任数学算法,使监管、供应链成员有动力在经营跨境贸易时使用信息化工具,最终大幅减少人工环节、消除操作失误等风险。endprint

四、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结合的发展前景

供应链金融巨大的市场规模,与区块链存在诸多结合点,吸引了大量机构参与到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的结合应用中。目前,相关尝试处于概念验证或试点阶段,预计部分项目可落地并形成第一代解决方案,但在短期内还难以出现兼具功能性与稳定性的普遍解决方案。

(一)项目应用状况。目前,少数项目参与到对局部地区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涉及贷款等表内授信;更多的合作项目集中在跨地区的供应链金融领域,主要涉及信用证等表外授信。这也体现出区块链技术对跨地区贸易的再造意义及机会大于局部地区。

1、局部地区供应链金融。在全球范围内,少数机构的区块链应用涉及贷款等表内授信业务。以点融网平台为例,该平台借助富士康推荐、业务相关流程深度可见、低于市场贷款利率等方式,真正吸引了富士康供应链条上的數家三级、四级供应商;运行机制方面,该平台对供应链内产生的订单、应收账款等信息进行确认与数字化,相关数字化票据可作为代币在平台内进行交换,也可在平台内核销兑换为贷款;但贷款相关环节与区块链平台式是脱离的,即点融网是在链下进行独立的风控、定价、资金划拨,平台上的数字化信息是作为融资决策的依据。

2、跨地区供应链金融。技术提供商与跨境贸易商、银行等机构合作,借助贸易商、银行在过去积累的跨境贸易资源将海关、检验检疫等监管机构引入项目,并在跨境运输中集成为较为初级的物联网技术,最终实现信用证的数字化、检验检疫和提单等流程线上化、航运的初步物联网化。

(二)发展前景。从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角度看,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结合的兼具功能性与稳定性的普遍解决方案难以出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可用但不智能的合约。信息流,包括供应链内商品信息、协议、履约过程等。区块链系统所要达成的状态,并非单纯的信息储存,而是信息的有机关联。区块链借助智能合约理念,当特定条件满足时,合约中预设的规则将自动执行。但是目前,智能合约暂时无法形成成熟的使用系统,缺乏技术规范和可靠性,失效保护和止损方式也不明确。所以,智能合约暂时无法实现多功能、稳定的自动化效果。

2、可用但不发达的物联网。物流,包括供应链体系内的生产、包装、库存与运输过程。在物联网的支持下,生产检测、位置、温度、湿度、损坏程度等各项产品信息,通过传感器来采集、通讯传输,区块链系统对以上数据进行安全且大批量地整理、分析并执行智能合约预设的相关规则。目前,物联网自身仍存在缺陷、有待进一步发展,无法实现实时、全面、稳定、安全的数据采集。

3、金融决策和执行仍需要依赖于人。信息流、物流等数据的不断采集,最终目的是触发业务担保、风险与定价、贷款、支付等金融环节的执行。目前,金融体系并未形成智能化评估多维度数据并决策的能力者与大数据等相关;如不考虑以上先进技术,区块链平台的贷款与支付环节的资金划拨则需要依赖现有金融体系来实现,但目前尚未开发出能够实现区块链系统与现有金融体系相互识别的接口,仍是依赖人工操作。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15)[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

[2]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6)[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供应链金融区块链结合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