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017-10-31郭广银
郭广银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站位高远、统摄全局、内容丰富,科学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阐述了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起点新阶段新征程。“7·26”重要讲话的一个极其重大的判断就是: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没有变化,但是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重大判断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因素的深入思考,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的科学总结。
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以贯之的主题。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党的十三大开始一直到党的十八大,6次代表大会报告的主题词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它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为“本源”,不断与中国时代特色、民族特色紧密结合,而获得强大的生命活力。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历史性、科学性和独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说是溯源五百年,扎根五千年。独特的历史命运、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注定中国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进而造就了中国道路鲜明的独特性。改革开放30多年,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新中国成立60多年,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近代以来170多年,不懈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5000多年,熔铸与传承中华文明精神基因。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关乎命运。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四个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更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新方位新征程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7·26”讲话中,提出了“三个意味”的重大判断,其核心内涵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这讲的是历史意义。这既是对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从落后挨打走向独立自主,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发展历程的历史总结,也是对当前时代方位和历史节点的全新判断。今天的中国已步入了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历史阶段,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这讲的是时代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还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这讲的是世界意义。新阶段要求开启新征程、开拓新境界。我们正处在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节点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又将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打开发展规律的探照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高度,推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创新成果,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实现人民幸福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这是对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总体考量与基本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庄严政治承诺,进而明确提出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坚持人民立场,人民主体地位,人民至上价值取向,将实现人民幸福作为新的发展阶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不断开拓新思路,谋划新战略,提出新举措。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個全面”总方略和新发展理念的伟大实践之中,寻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为人民幸福提供物质基础与精神支撑。要在人民群众的真实获得上下功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在经济新常态下,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增强,是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经济结构优化为前提的。顺应人民美好生活的期待,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创新发展,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让人民群众享受更高质量的发展成果,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要着力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强化共享制度机制的建构与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探索建立推动共享发展的一系列制度政策体系,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公平享有的权利,形成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的体制机制,努力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进。
(作者系东南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张 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