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分析
2017-10-31河南省陆浑水库管理局西关卫生所471003郭英武
河南省陆浑水库管理局西关卫生所(471003)郭英武
河南省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471003)夏松磊
脑梗塞为常见神经内科疾病,在脑卒患者中占80%左右,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可遗留后遗症,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为了探讨脑梗塞的有效治疗方法,本研究对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月就诊的7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组方法:随机抽签法。8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脑梗塞诊断标准,经CT等检查方式确诊。除外出血性脑梗塞以及脑出血患者、过敏体质者、严重意识障碍者。3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49~76岁,年龄平均(65.34±3.29)岁。基底节区梗塞有28例,丘脑梗死有7例。3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46~76岁,年龄平均(65.82±3.21)岁。基底节区梗塞有27例,丘脑梗死有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脑梗塞部位等基线资料如上,P >0.05,组间对比有可行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降低颅压、控制血糖和血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莫通,每次30mg,每天3次;右旋糖酐每天静滴250ml;复方丹参每次3片,每天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血塞通治疗。每次50mg,每天3次。
附表1 两组患者临床总治疗效率相比较[例数(%)]
附表2 干预前和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比较(±s)
附表2 干预前和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比较(±s)
注:与干预前相比较,#表示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较,*表示P<0.05。
组别 时期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观察组 干预前 27.37±5.72 54.95±5.92干预后 13.18±3.71#* 78.22±7.59#*对照组 干预前 27.95±5.16 54.75±5.91干预后 19.43±4.29# 67.11±5.94#
附表3 干预前和干预后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相比较(±s)
附表3 干预前和干预后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相比较(±s)
注:与干预前相比较,#表示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较,*表示P<0.05。
组别 时期 血浆纤维蛋白原(g/L) 红细胞压积(%) 血浆黏度(mPa/s) 红细胞聚集指数观察组 干预前 4.75±1.65 48.75±4.62 1.95±0.42 11.97±0.72干预后 2.18±1.12#* 37.18±2.51#* 1.62±0.19#* 9.58±0.26#*对照组 干预前 4.75±1.61 48.75±4.66 1.95±0.41 11.85±0.86干预后 3.83±1.21# 42.43±3.29# 1.81±0.34# 10.28±0.22#
1.3 观察指标和标准 研究评估:①临床总治疗效率;②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差异。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范围为91%~100%;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范围为46%~90%;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范围为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范围低于18%。临床总治疗效率=基本治愈、显效和有效占总例数的百分比之和[2]。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以SPSS21.0软件统计脑梗塞患者相关数据;临床总治疗效率以%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 检验。组间和组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总治疗效率相比较 观察组对比对照组临床总治疗效率更高,P<0.05,如附表1。
2.2 干预前和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相比较 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相似,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比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更显著,P<0.05。如附表2、附表3所示。
3 讨论
脑梗塞发病机理在于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导致附壁血栓脱落,使患者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引发局部脑组织缺血和缺氧。有研究显示,钙离子于长期缺氧缺血情况下会向细胞内转移,可导致脑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而钙离子可促进血小板凝集,加上红细胞变形能力差,可导致红细胞以及血小板在脑部外周血管中聚集,从而引发脑微血管栓塞[3]。西医上治疗原则在于改善微循环,促进脑血液供应的增加,有效控制和消除脑水肿,抗氧自由基,促进半暗带中存活神经元功能的恢复。从中医上看,脑梗塞属于“中风”范畴,病机在于“气虚血瘀”,采用血塞通治疗效果确切[4]。血塞通属于中药复发制剂,其组成包括三七和沉香,可有效拮抗钙离子,阻止钙离子内流,有效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促进脑部血流量的增加,减轻成熟红细胞损伤,改善脑循环。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可减轻脑水肿,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促进大脑局部血流量的增加;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有效清除自由基,控制脂质过氧化;可扩张血管,促进脑血液量增加,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促进血液黏度的降低,改善缺血区域血液供应,促进半暗带缺氧缺血的改善,促进可逆性神经元恢复。而有效成分脂溶性物质14-二氢吡啶衍生物可通过血-脑屏障,对颅内血管选择性高,可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血塞通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比对照组临床总治疗效率更高,干预后观察组对比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更显著,说明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