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处方应用情况分析

2017-10-31北京大学国际医院102206程芳李微宋蕊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4期
关键词:院门哌替啶麻醉药品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102206)程芳 李微 宋蕊

麻醉药品具有两重性,既要严格管理,又要保证临床用药,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对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处方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统计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门急诊药房麻醉药品处方1323张,分别记录药品名称、规格、处方数、用药剂量,总用药天数及适应症等项目。

1.2 方法 根据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消耗量,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 和《新编药物学》第17版[1]所记录的临床常规用量,并结合临床实际应用情况而定,计算用药频度(DDDs)。DDDs=用药总量/该药的DDD值,DDDs值越大,说明使用频率越大。

2 结果

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门急诊处方共1323张,涉及10个品种,8个规格,4种剂型。DDDs排序位于前三位的是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及芬太尼透皮贴,其排序详见附表1。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口服剂型及贴剂均用于癌症止痛,注射液主要在急诊外科使用(除芬太尼注射液外),多用于癌痛止疼、结石、外伤等,其中芬太尼注射液主要用于门诊医疗检查,详见附表2。

3 讨论

从附表1看出,DDDs排序前三位的是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口服和贴剂用药频率远高于注射液,符合WHO提出的“三阶梯治疗原则”中的“ 首选无创途径给药”原则。硫酸吗啡缓释片在我院DDDs排在第一位,这与吗啡剂型为缓释片,血药浓度稳定,12小时持续镇痛,且较注射剂不易产生依赖性,能很好的改善睡眠状态有关,可以有效控制晚期癌症患者疼痛,重度癌痛缓解率达98.6%以上[2]。长期口服吗啡是中、重度癌症患者止痛首选药物[1]。

芬太尼透皮贴镇痛效果为吗啡的75~100倍,72小时持续镇痛,给药方便,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较吗啡少,临床疗效相同的情况下,芬太尼安全性要比吗啡好[3],可成为吗啡理想的替代药[4]。对不能口服患者尤其适用,也逐渐为临床医生所接受。

附表1 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附表2 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适应症分布

由附表2可以看出,我院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均用于癌症患者止疼,说明我院医生对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熟悉度较好,并且能很好的执行。

我院哌替啶注射液和吗啡注射液主要用于急诊外科,其哌替啶注射液用于各类结石、癌痛和外伤等短期治疗。哌替啶注射液镇痛起效快,但维持时间短,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有中枢神经系统毒性,长期应用易蓄积中毒,且反复皮下或肌肉注射可引起局部软组织硬化或纤维化等不良反应[5],其镇痛效力为吗啡的1/10~1/8,适于时间短、用量小的急性剧痛,不适于长期癌痛治疗[6],故我院急诊哌替啶注射液用于癌痛占10%,存在不合理现象,如何合理使用哌替啶注射液还是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吗啡注射液主要用于癌痛、胸痛和心梗,其中癌痛占48.9%,这与部分癌痛患者的用药习惯有关,部分患者只有在疼痛时才来院就诊,并要求使用吗啡注射液,使其比例较高。另外吗啡可通过镇静,并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肺循环和肺水肿,心肌梗死也是吗啡的适应症。布桂嗪注射液为中等强度镇痛药,成瘾性较小,无论用于癌症,还是非癌症止痛,可成为临床医生首选的药品。

附表2显示,我院芬太尼注射液99.8%用于医疗检查,随着我院门诊无痛人流手术、内镜检查的增多,对芬太尼注射液的需求很大,且芬太尼注射液镇痛强度为吗啡的60~80倍,作用迅速,维持时间短,不释放组胺,对心血管影响较小。

磷酸可待因属于弱阿片类药,除有镇痛作用外,还有很强的镇咳作用,其镇静、呼吸抑制、成瘾性等作用比吗啡弱[7],我院可待因片均用于肺癌伴有咳嗽倾向患者的辅助治疗。

综上所述,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在充分满足临床对麻醉药品的需求外,应加强对医师的培训力度,另外可通过宣传教育及加强药师处方审核的力度,使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趋于安全、有效、合理。

猜你喜欢

院门哌替啶麻醉药品
比较芬太尼与哌替啶预处理防治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寒战的效果
失落的院门
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毒家兔体内盐酸哌替啶的分布研究*
只剩下风
书 事
预防性静脉注射长托宁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中寒战的影响
2012~2014年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分析
2011年至2013年医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