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尝试
2017-10-30崔晓惠
崔晓惠
摘 要 “新型城镇化”即“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今天倡导这种“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与转型的观念,不仅仅是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正在日益凸显,同时也因“政府动员型”城镇化政策影响的日渐深入。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面对中国的现实境遇,只有通过对“以人为本”内涵的正确理解,才能有可能找到一条更适合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新型城镇化 可能路径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1“城镇”与“城镇化”,概念辨析与中国现实
从事物的内涵与外延来看,城镇(urban)是与农村(rural)相对应的概念;城镇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有别于农村居民点的聚落类型,包括“城市(city)”和“镇(town)”。根据国务院于2008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规定的批复》中提出的划分标准,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共有城市654个,建制镇19322个。其中,“乡”和“镇”是同级行政单位,主要区别是规模的不同,这包括总人口、非农业人口街区的规模、其它经济社会指标等。总体而言,镇规模相对较大,人口较多,非农业人口比例较高,工商业相对发达。此外,“乡”、“镇”虽然都是我国现行农村体制下的行政区划单位,但“镇”除了有“乡”的基本特征外,还是一个经济区域内的工商业的中心,一个商品生产的集散地和商品交换的场所。因此,中国的“城镇”可以说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备一定水平的公共服务设施、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生产为主的行政区域。
“城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从世界历史的经验来看,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之后,农村人口开始大量涌向新的工业中心,城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此后,相关研究着就将这种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比重逐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水平和人民的生活面貌也在日新月异地向着城镇型聚落的相关特色转化的过程称之为“城镇化”。
中国的城镇化不仅是人口向城镇聚集的过程,而且是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它同样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小城镇、乃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它同时还是解决城乡二元体制、缩小城乡差别的过程。它既包含人们看得见的物质生活上的变化,也包括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等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
2城镇化为什么要“以人为本”
“新型城镇化”即“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我们认为,在今天倡导一种“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与转型的观念,应基于对以下几个因素的考量:
2.1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正在日益凸显
据相关研究,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须有超过1300万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城市规模的扩大是必然结果。但是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且生存环境较为脆弱的国家,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压力。一方面,城市化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进一步降低,且铺张浪费与重复建设的现象始终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另一方面,城市化的重要构成,即现有城市消费模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要远大于传统农村消费模式。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快速城鎮化进程导致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迅速增加,给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2.2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正在愈加复杂
在农业文明向城镇文明的快速转型过程中,出现了旧的矛盾尚未解决,新的矛盾又接踵而至的尴尬局面。一方面,城市内部矛盾情况复杂,以市场为导向的城镇化进程,虽然较好地解决了计划经济时代企事业单位人浮于事、隐性失业等问题,但未能有效解决教育层次拉大、公共医疗质量下降、住房紧张等民生问题。另一方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的相对滞后,致使大量在城市生活多年的进城务工人员仍无法享受与城市常住居民同等的社会福利待遇,以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农民工群体。一言以蔽之,城乡矛盾依然亟待解决。
2.3“政府动员型”城镇化政策的困境
所谓“政府动员型”城镇化是指,如果城镇化政策需要依赖政府动员才能运作展开,那么,始终位于政府动员运作起点的则是政府内输入议程的建构。这一城镇化模式的缺陷是:第一,权力精英不得不依赖由上而下的信息收集与自下而上的信息传输。决策信息泛滥和短缺并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精英的决策理性。第二、由于城镇化政策体系是一个庞杂的复杂体系,权力精英注意力的转移,必然引城镇化政策制定的间歇性和局部性,导致城镇化政策的“碎片化”和“不持续”等问题。第三、同级政府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着利益分割,政府官员便通过地区和部门利益的追逐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腐败由此而生。
3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3.1以“以人为本”为基础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核心在于强调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注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城市人才资源,同时提高人的适应性,完善人的人格,使人不仅获得吃穿住行等基本需求上的满足,而且获得尊重、求知、审美、自我实现等高级需要的满足。它还包括了,在城镇化过程中,制度与文化必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满足人从物质到精神的一切合理需求。
3.2以“幸福城市”为终极追求目标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是为了生活来到城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留在城邦。”城镇化带给我们的应该是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和对在城镇中谋求更幸福生活的期盼。但由于城乡几千年来各自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城镇化过程必然会伴随着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城乡文化的碰撞与冲突。所以,我们更应以“幸福城市”为协调彼此的终极诉求,从人的文化、心理入手,消除城市文化的理性、世俗性、匿名性、容忍性与非个性化等特质,与乡村文化的感情性、传统性、拒斥性等特质的差异。endprint
3.3以零排放低碳智慧城市联动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生态文明是耦合的巨型复杂系统,因此,构建现代耦合的生态文明,就必须与建设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既要有世界眼光,也需要结合我国国情;不仅需要知道思想,更需要各方面协调配合。因此,“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必然包含了以低碳城市、零排放城市、云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建设为联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的交通、建筑、能源、管理等相结合,以新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与现代耦合生态文明相融合。
4建设“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可能路径
作为一种“城镇化”理念,坚持以“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思考它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可能:
4.1构建“人本城镇化率”的指标评估体系
所谓“人本城镇化率”,就是城镇化应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公平正义的前提下,让人们的生活健康和谐。相比之下,我们一直以来沿用的“人口城镇化率”指标只是从人的居住位置上来反映城镇化,它只是从人数上反映了城镇化发展水平,但并不能从人本精神上反映城镇化发展程度。因此需要在原有“人口指标法”的基础上,添加一些辅助指标以形成一组指标来衡量,即采取“复合指标法”构建一个反映城镇化的指标(体系)。
4.2在建设城市化过程中要倡导一种“免于妒忌公平观”的社会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公平”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主观的评价,它与人们的偏好密切相关。就公共生活而言,最理想的社会公平应该以“免于嫉妒”或“无嫉妒”为特征。从这个视角来看城镇化的进程,就要求我们要注意一下三个方面的建设,即以身份公平为切入点,努力实现社会保障的全覆盖,着力切实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目标。
4.3以权利平等为主旨,逐步完成制度改革
在构建“无嫉妒公平”的社会价值观的同时,我们仍需以实现全体公民在基础教育、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医疗、基本住房保障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为目标。加快破除城乡二元制度,进一步实现户籍与福利的剥离,最终实现城乡居民身份统一、权利一致、地位平等,为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建设与心理调适提供物质支撑。
4.4以“人口红利”的再挖掘为契机,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
我国仍处在向消费型社会转型的途中,必须建立一整套有助于消费社会发展的社会制度,如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基建和环保等政策。没有这样一组配套制度,就不可能出现消费社会。所以,在进行社会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对“人口红利”进行再次挖掘的契机。要超越对“人口红利”的第一次挖掘时只注重从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转型的方向,更应将关注点放置于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个方向。这不但有利于我国内需的扩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和区域建设发展内生型模式的形成。
4.5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建设绿色、环保、低碳的城市的生态文明
与传统的城镇化建设不同,“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倡导一种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城镇。这意味着,城镇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环境容量,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要大力提倡城镇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发生,尽可能回收利用再生资源,努力缓解资源供需矛盾。同时,要积极引导市民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规定的批复(国函[2008]60号)[Z].2008.
[2]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2013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3] 周一星.城市地理探索[M].商务印书馆,2010:557.
[4] 习近平在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1218/17/2814428_254811614.shtml.2012-12-15.
[5] 李铁等.促进城镇健康发展的规划研究[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6] 江波、刘彦超.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报告(2012)[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11-21.
[7] 許正中、李文亮.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40-48.
[8] 马怀礼等.中国的城镇化道路[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40-349.
[9] 张学刚.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326-3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