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特点
2017-10-30许京锋牟速超
许京锋 牟速超
摘要:大量事实和研究数据表明,智力因素是先天条件,但非智力也是一个不忽视的重要因素,这是学生成为有价值社会群体的必要条件,智力发展与素质提高具有动态的、定向的、引导的、持续的、强化的同等效力。时下,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对中学生智力的培养我们必须予以重视,而对于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锻造、引导其实更为重要。非智力因素的特点比较多,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特征,旨在为如何提升中学生非智力因素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关键词:中学生;智力因素;特点
非智力因素是影响中学生智力水平是否能正常发挥的重要因素。要如何提高中学非智力因素水平,首先要了解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特征。
一、学习动机特征
动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引发的,维持一个人的行为的行为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动力,也是中学生努力学习的前提,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正常情况下,学生如果有正常的学习动机,比如说学生希望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并可以收获知识,那么,学生就会有目的、有计划的去思考和学习,并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去完善自己。但是,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环境的因素,中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中学生能够生活在一个充满学习氛围的环境中,那么就很形成很强的学习动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潜移默化。但是与之相反,中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恶劣,到处充斥着读书无用论,到处受一些不良行为的影响,那么即使是一个品行较好的学生,也有可能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充满学习气息的育人环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其次是师长的引导,在一定的情况下,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以及家长和老师施加的少许压力也可以促进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动机。但是,当这种督促和压力没有很好的调配时,学生就会因受到的压力过大而产生逆反心理,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教师和家长就需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了,教师和家长需要用和蔼的语气去与学生沟通,让他们消除心中的烦躁和逆反心理,把心思重新转到学习上来。除此之外,要想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还需要激发中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好奇心可以让一个中学不由自主的去探索知识,因此,教师要适时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提升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学习意志性
非智力因素包括很多层面的特点,其中,学习意志性是非智力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学习意志性是指具有坚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首要条件。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持久的保持顽强的毅力品质,强化意识形态过程学习,具有极强的意志力和控制力,那么就会取得很好的学习成效,达到预定的学习目的和目标。毅力品质是完成预定目标的基石,因为坚强的学习意志、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毅力、勇往直前的学习态度、可以让中学生攻坚克难,无所畏惧。
诚然,外部环境对于学生坚强学习品德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学习意志性的形成是一个相当漫长且繁杂的过程,个体差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对其的影响十分巨大,学生生活、成长环境、外界触及对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紧密相联,如何让学生始终处在健康、和谐、向上的学习环境当中,是教育部门应当研讨、分析、挖掘的系统性工程。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如果不断的给予学生正能量的灌输、引导,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无疑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这对其毅力品质的形成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难以否认,个体差异和自身性格对毅力品质的形成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人们普遍认为,自身角色的演绎过程相当复杂,属于基础人格特质的一个重要层面,其自身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所持态度、行为习惯、举止言行是其心理特质的固有反映。因此,做为家长和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自身性格特点,不断在生活、学习、工作、毅力、素质、修养等方面进行磨砺和锻造,务必使学生始终处在人格品质优良的层面,剔除其自身性格的脆弱、消极、薄弱等因素。
三、学习兴趣性
兴趣是人们对待某种事物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如果中学生对某件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即使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再困难的问题,也能坚持下去,主动学习,而且还有可能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学习兴趣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往往会随着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的提升发生转移,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因势利导,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内在的心理体验,从实践层面上来分析,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或不能主动学习甚至有一定的抵触性,那么这种学习是不会长久的,也就不会取得太好的成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做的,就应该积极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是关键因素。作为一名教师,对于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加强关注和引导,善于发现有情感障碍倾向的学生,引导他们正确理解情感问题,消除消极情绪对其的负面影响,让学生学会调控情绪,由消极走向积极,为其良好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经常有学生说:某某老师讲课总是一成不变,面无表情、照本宣科,不想听他的课”等等。这说明有些教师在传道授业时,思想和方法不当所致,学生对此有些想法也在情理之中。我们假设,在授课时,教师充满热情和活力,慈祥的目光,满含爱的语言,不难想像学生一定会打起精神,喜欢听你的课,课堂成效一定会高。教师对于学生的批评一定要适宜、适当,让其感受到老师真心的爱和关心,当学生有些许成绩或良好的表现时,教师应适时的给予鼓励、表扬和赞美,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彼此之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可以说,强烈的、广泛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也能够大大的促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综上所述,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充分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引导。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学习意志和进取精神,打造学生完美毅力品质。
参考文献:
[1]王丽. 课堂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西部素质教育,2016,(07):135.
[2]唐惠林. 培養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策略探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2):13+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