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

2017-10-30李肖敏曾爱娟

职业·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对策

李肖敏?曾爱娟

摘 要:本文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剖析,并从社会、高校和高职毕业生三方面探讨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 就业心理问题 对策

就业是关系到高职毕业生个人前途和全社会稳定发展的大事,也是高职毕业生人生的重大转折。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就业竞争日益激烈,高职毕业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心理压力。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帮助高职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择业心态,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高职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心理问题

1.焦虑心理

部分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目标不够明确,不了解将要从事的职业特点。当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他们总是担心用人单位是否會聘用自己,工作是否适合自己等等。各种各样的焦虑体验使得高职毕业生容易产生烦躁、紧张、焦虑、忧虑的情绪。这些不良的情绪如果得不到调适,将会严重影响到高职毕业生的正常生活。

2.依赖心理

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有的高职毕业生面对“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时有点无所适从,缺乏主动出击的意识,总是把找工作的希望寄托在教师、父母、亲戚朋友身上,而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

3.自卑心理

不少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时表现出自卑心理。他们认为自己是专科毕业,所学专业不是学校品牌专业或者是社会热门专业,自己又没有特长,在择业时往往缺乏自信和勇气,认为自己竞争能力不强,导致他们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错过良好的机会。

4.自负心理

自负是一种与自卑心理相反的不良心态,高估自己,看低别人。由于部分高职毕业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强,在择业中好高骛远,一旦现实与理想反差很大时则情绪一落千丈,产生失落、抑郁等不良心理现象。

二、缓解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社会层面

针对部分用人单位唯文凭论,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市场机制,努力拓宽高职毕业生就业渠道,创建良好的就业平台,为高职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

2.学校层面

高职院校要加强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高职院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准备、创业课程,及时向毕业生提供招聘信息、就业形势政策、就业市场需求情况。平时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自主创业的比赛活动,使其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职业世界。

高职院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合作。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企业进校、进班级宣讲活动,邀请企业管理人员为高职毕业生介绍行业发展、人才需求、能力要求等内容,为学生提供就业的途径。

高职院校应该开展职业咨询和辅导。高职院校开展心理讲座或训练,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我,掌握常用的调节方法。当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心理问题时学校要及时帮助他们调适不良的情绪,指导他们正确解决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就业心理素质。

3.个人层面

首先,高职毕业生要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认清自我,了解职业环境,再合理定位,确定职业目标。其次,高职毕业生要适时调整就业期望值,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如“先就业,再择业”。再次,面对着竞争的市场,高职毕业生应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如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能力,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勇于尝试,主动就业。最后,高职毕业生要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抗挫能力。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有时候高职毕业生的失败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自信心问题。他们总认为自己是高职毕业生,没有高学历,没有别人的聪明才智,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导致求职失败。因此高职毕业生要增强自我效能感,增强自信心,把“我不行”转变为“我行”。同时高职毕业生面对就业的失败要有良好的心态、坚强的毅力,并以积极乐观的姿态迎接就业求职的挑战和挫折,勇于面对困难。

参考文献:

[1]胡巧娟,王晓娟,李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科教导刊,2016(5).

[2]孔波.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科技创业月刊,2008(2).

[3]卢頔.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疏导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6).

(作者单位:李肖敏,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曾爱娟,阳江市第三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毕业生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家长择业观对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影响的探讨
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能力调查研究
探究高职毕业生择业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浅谈铁路高职毕业生学员培训教学与管理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视角下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