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建平印象

2017-10-30唐建平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最高奖大展篆刻

又名唐华,1956年6月生,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和上海师大美术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师、上海市海上兰亭书画院院士、金山区书法家协会副会长,柘湖书社社长。

自幼学书,师从刘兆麟、刘一闻、高式熊先生,主攻篆隶、章草,旁涉丹青篆刻,曾多次举办书画个展和联展。1985年调入金山少年宫,在少儿书法教学中成绩显著,桃李芬芳。1990年被评为上海市园丁奖,2004年由上海市书画出版社出版《书法教学丛书——唐楷练习》,2012年由中国文化藝术出版社出版《唐华书法集》,2014年春由书法报社出版《制高点——国展最高奖书家唐建平》,2017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金山中青年书法家系列一一唐建平》。

唐建平主要入展获奖一览:

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作品展(中国书协)

首届“赵孟頫奖”全国书法大展(中国书协)

全国第三届隶书大展(中国书协)

全国第二届篆书大展(中国书协)

首届“西狭颂”全国书法大展优秀奖(最高奖)(中国书协)

首届“沙孟海杯”全国书法作品展(中国书协)

全国“铁人杯”书法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中国书协)

首届“长江杯”全国书法展(中国书协)

第八届全国 。万宁中小学生书法节教师组优秀奖(中国书协)

“天下大同,魏碑故里”全国书法作品展(中国书协)

“大爱妈祖”第二届中华妈祖文化书法展(中国书协)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协)

第五十二回国际文化交流书法展金牌奖(日本)

2013马来西亚国际旅游博览会艺术展(马来西亚)

上海市机关书法家协会首届、第六届书法篆刻展一等奖(上海机关书协)

第三届、第五届、第六届上海市民书法大赛一等奖(上海文广)

“云海杯”第十一届全国书法临摹大展一等奖(山西书协)

“沈尹默杯”全国教师书法大赛二等奖(上海书协)

上海市第七届、第九届书法篆刻大展(最高奖)(上海书协)

首届、第二届上海书法晋京展(上海文联)

上海市第四届草书展优秀奖(最高奖)(上海书协)

“觉群杯”全国禅语楹联书法大赛(最高奖)(上海中国书画院)

正大气象——纪念胡问遂先生诞辰100周年国际书法大赛一等奖(上海市文联)

2012、2013、2014、2015年度上海书协创作奖(上海书协)

2015年9月在日本小松市博物馆举办书法个展

答记者问:

1、您是如何走上书法创作之路的?

从孩提起,我就喜欢艺术。在学生时代,我偏重文科,曾想圆作家之梦,写了不少小说、散文,现在看看感觉很幼稚。从初中到大学,我一直担任宣传委员,那时文革时期,各种墙报、黑板报、大批判专栏铺天盖地,给了我这方面用武之地。也为后来的书法创作埋下了“伏笔”。80年,我从上海体育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了一所乡村的中学任教,因为喜欢写字,我利用业余时间还带了书法班。不料,一年后在一次全国中小学生书法比赛中,学生获得了很多奖。在全县一次校外教育成果展示会上,领导要求学生当场表演,引起多方关注。期间,当地县文化馆还首次举办了我的个人书法展。一系列的影响之后,85年夏,教育局把我调到了县少年宫,开启了我专业书法的指导和创作历程。

2、唐老师涉猎广泛,在篆隶、国画、篆刻上都有不错的成绩,这三者唐老师是如何把握的?

其实,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书法与篆刻大约同时起步的,因为最初写作品需要用印,当时,刻章的人极少,于是,就开始置办一些工具,买些石章等材料,自己摸索。先期模仿别人的作品刻,然后按照书上要求临摹些秦汉印,到了后期,因为“印从书出”之理,逐步加入我个人的特征,形成与书法相吻合的风格,受到众多人青睐。我一直认为,书法是我的主项,但篆刻对我来说,始终是书法的附属品,我也没有投入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只不过调剂而已。我亦没有以单独的篆刻作品形式参加过任何一个书法篆刻展览或比赛,但我的印与我的书风很般配、很协调,故用在我的书法作品上相得益彰。至于绘画,纯属业余之业余。平时练字累了,在废纸上涂涂、画画、发泄,写画一些兰竹、荷花之类的,后来也买了些绘画方面的资料。也许是书画同源,也许是书法笔墨的功夫起的作用,感觉有点小样。当然,我深知绘画于我,只是玩玩而已,无门无派不入流,几斤几两心知肚明,故只能作为自己消遣,一般不示人、不送人,孤芳自赏、自得其乐也。

3、从唐老师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件作品都有您很强的个人气息。那么,您是如何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的?

这个话题说来话长,一个艺术家面貌之形成需经历漫长岁月之积淀,被人认可的称之为风格,不好的谓之习气。从小学书有人指点,当然是好事,可以走捷径。自学的人可能要多走很多弯路,然亦是好事,因为经历本身就是一笔财富。我从拿毛笔到现在,经历了四十多年的磨练,我很服膺像星光大道那样脱颖而出的歌手,没有一、二十年的功底,绝对不会走出来。我自己一开始摸索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徘徊,后来有幸遇到刘兆麟、刘一闻、高式熊三位老师,使我逐步走上正途。虽然老师不会明确叫你临学什么,但是,老师的治学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兆麟老师一生一直在学习,一直在临摹,书风一直在变。晚年书风简洁干练,线条清厚老辣。一闻老师经常教导我们,写字不是靠时间、数量,关键是你的理念、意识,决定你的定向和发展。我主要学篆隶,早年取法《曹全》、《乙瑛》,然转师《衡方》、《张迁》,后目光又投向了秦楚和简牍、帛书,穿行于古人脚步比较稀疏地带,置定于古代书法经典之中,力求寻找书风形成与表现方式的突破口,以求与传统临写碑帖与大众一贯形式拉开距离。同时我又经常关注当今秦楚汉简大家许雄志、高庆春、鲍贤伦等,观其发展之轨迹,在他们身上吸取营养、丰富自己。我总觉得能够入古,就是一种深度,一种对传统经典的把握。只有深入古人,才知古人的奇妙、古人的境界。只有入得深,才能出得显。目前,我的简隶书风初具格式,也入了不少展,获了很多奖。但是,我依稀感到熟稔之后的某种程式正在侵袭,虽然,书法要追求“熟后生”,这不难理解,但要付之于具体的笔墨行为,谈何容易!我会继续不断探索,努力深入临古,扩大视野,提高自身学养和眼界,使自己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4、您觉得习书最重要的是什么?如何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我认为学书法求古意很重要,古意是对碑、帖的忠实临写和悉心体会才能渐渐悟得。如学隶,从汉入手,慢慢地可以逆上。因为相对而言,隶书好入门。稍有成后,千万不要跟时人走,只有入古,才能有自家面目,只有真正入古,才能开出新路。有些追风者所以失败,就是没有从古代书迹中去探索而直接模仿先行者的作品。看似学古,似是而非,接受的是二手古意。先行者从古典中撷取精华,合理巧妙地融合在自己创作中而出彩,然追随者投机取巧,顺手拿来,看似煞有介事,其实则是无意义的山寨版。

我们在取法汉隶过程中,无论怎样调整取舍,无论怎样置换改良,一定要保持“汉碑基因”的纯正性。如果没有了“汉味”,就等于丢掉了隶书之根本,这是不能突破的底线。

当然,笔墨也要当随时代,希翼在书法事业上有所建树的艺术家,必须具有深厚的古典传统,鲜明的时代精神,以及强烈的个人风格,三者缺一不可。我很欣赏邱振中先生的一段话:好的书法作品必须同时感受到两种东西:一种是传统核心的东西,一种是传统没有的东西。

5、我们知道,唐老师在少儿书法教学中成绩显著,这个履历给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我从85年进入少年宫从事少儿书法教学工作,到今年六月退休整整31年,虽然取得不少成绩,学生获奖无数,自己还曾被评为上海市园丁奖,同时,上海书画出版社还出版了《书法教学丛书——唐楷练习》,以及编著了教材《颜体大字帖》,但说句实话,真正从少年宫书法指导队伍中冒出的拔尖的从事书法创作的高手为数不多。因为经常面对的是最初级的小学生,练习线条、笔画,以及比较正规的字体,很难从自己个人风格追求与日常基础教学置换。所以,在我们上海地区,真正从少儿书法教学中脱颖而出者凤毛麟角。但有一点确有优势,其一,有相当充裕的时间供你学习,只要你肯学。其二,上级、横向交流的机会比较多,能开扩眼界。endprint

猜你喜欢

最高奖大展篆刻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航测遥感中心智能遥感QC小组问鼎ICQCC最高奖—国际金奖
太原:举报非法集资最高奖万元
战“疫”白河畔 人大展担当
“首届全国平面设计大展” 入会作品选登
第九届CIT大展已圆满落幕 热切期待明年第十届CIT大展
一家县级台如何登上新闻奖的最高奖台——鄞州区广播电视台新闻精品之路探索
篆刻
瑩波篆刻
2017年值得期待的海外艺术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