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少儿的绘画心理治疗

2017-10-30孙燕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小华心理治疗美术

孙燕

当一些孩子遭遇个人的不幸事件或家庭变故造成心理创伤后,通过艺术的表达方式能更加自然地帮助孩子开启心灵的窗户,增进自我成长。人们的思维大多数是视觉的;记忆可能是前语言的或者是禁锢的,人们的创伤经验等可能被压抑,用语言无法提取,从而难于治疗。艺术本身是符号的和价值中立的,心理受创者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问题,这种表达具有隐蔽性,没有社会道德标准等方面的顾忌。那些不被接受的思想、情感和冲动,如果能被个体所觉察和接受的话,个体才可能把毁灭性能量变成建设性能量。

现行的美术教育也许更需要一种旨在培养健康人格的新型美术教育?如何让少儿的艺术创作发挥视觉之外的心理治疗作用?这是对千秋事业弥足珍贵的经验。

一、艺术的心理治疗功能与艺术治疗(ArtTherapy)

1、艺术能表现心理感受,具有治疗心理疾病的功能。人的内心活动像水面下的冰山,大部分浸没在潜意识之下,由于许多的禁止,极想得到释放的本能欲望不能得到直接满足时,人们会另辟蹊径以实现内心深处的愿望,如果以社会可接受的渠道释放出来,人就相对地保持健康。假如这种能量受阻转而加害自我,严重的可能会产生神经病症状。艺术能非常直接的表达人的本能欲望。如洞穴中的壁画不仅是为了观赏,更是为了带给狩猎者希望和勇气。色彩灿烂鲜明、对比强烈的画面,能使欣赏者精神振奋;反之,八大山人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让欣赏者心境愤懑深沉。

2、艺术治疗是以艺术(包括绘画、音乐、舞蹈、雕塑等艺术形式)为介质进行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方法。在艺术治疗中,治疗的过程、方式、内容和联想的每一部分都反映出个人的人格发展特征和潜意识。艺术治疗的领域有两个主要取向:一、艺术创作便是治疗,这种创作的过程可以缓和情绪上的冲突,也为患者提供一种看待自己所面临问题的新方式。二、若把学习艺术应用于心理治疗,则学生所生产的作品和关于作品的一些联想,对于维持个人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平衡一致的关系有极大的帮助。

3、艺术治疗如何帮助意外心理创伤儿童?以“艺术创作的过程即治疗”的角度来看,当受伤儿童愿意动手创作时,即开始了心理治疗,由于创作本身就有释放情绪,达到放松的效果,因此不论孩子的创作是什么,即使只是任意涂鸦,只要孩子能专注与投入,他便暂时忘却了伤痛,而内在也自发性的开始疗愈的运作。

二、研究与探索艺术教育的心理治疗功能的意义

格雷斯·钉克雷格在《人的发展》中认为艺术是儿童游戏的最高形式,在这里,运动神经和知觉、认识、情感的调整与配合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最能体现人文关怀的学科。艺术所以存在于教育中,是为所有的人而艺术,亦即艺术教育贡献于实现学生发展的需求,达成艺术的内在价值受惠于学生。根据少儿美术心理发展的特点,我们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治疗取向的美术课程是有现实意义的,从长远角度看,少儿在学习艺术、强化艺术感受能力的同时,还能消除少儿的心理困惑、治疗心灵创伤。

三、在小学开展治疗取向的美术教育

(一)、人员组织的形式

学校领导支持并参与实践,与美术教师、音乐教师和心理健康教师组成小组,开展协同教学或合作研究;美术教师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能以“美术老师身份的艺术治疗师”开展心理治疗。

(二)、小学美术治疗的形式与治疗活动的组织

1、个体治疗

美術教师与学生会见一般有亲人出席,也可以是孩子的可以信赖的老师。与儿童家庭的会谈结束后,老师注意力逐渐转向儿童,通过让儿童自己对活动相关事项作决定,可以让其体验到被支持与被尊重。

2、团体治疗

大部分小学生更适合进行团体而非个体美术治疗。少儿团体辅导不仅涉及类似成人团体治疗的治疗性因素,还包括以下与少儿密切相关的治疗性因素:

团体美术治疗所具备促进创造力和游戏的特点。针对注意力品质较弱的小学生开展以治疗为取向的绘画教学活动,以提升他们的意志管理能力;组织反对权威型教师或家长的小学生进行彩纸剪贴画、雕塑等艺术创作活动,帮助他们恢复自信与交流能力;针对校园欺凌行为开展互动性的综合材料制作活动,以改变学生的行为态度。

不过,针对小学生,教师需采取更加积极的角色,提供相对多的组织和指导,需提供一种让他们感到安全的模式(Prokoviev,1998)。

3、辅导形式

结合我校的省拓展课程水彩画,可设计水彩画为主要媒介。探索自己内在的感情,形成某种心象,同时伴随身体的感觉,通过色彩和笔纸,这些由心理情感而来的不可触及的内容得到了体验,并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在外部世界,实现潜意识的具体化。

治疗者通过对作品的认识,可以真正看到作画者的内在世界,并得以考察智力、人格的完整程度、对待家庭与亲情的态度、对待自我成长的态度,可以对它进行更深的体验和思考。作画者通过思考,个体有了对人生的感悟,有了对自己和生命的新想法。

(1)自由绘画的方法。可以画任何想画的事物,考察压抑最深的情绪、最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

(2)命题绘画的方法。画房子、树、人、情绪、梦、事件、愿望。受试者总是会把最重要的特征表达出来——即心理特征再现。

(3)绘画讲述的方法。通过视觉形象的方式把他们自己的经验、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可以让问题外化。

四、美术治疗的实践案例

受试者小华是一个智力正常而个性偏内向的三年级男生。学龄前期有了口吃的障碍。他一至三年级的班主任是紧张焦虑的人,喜欢学生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偶尔会大声斥责不听话的学生。平时与同学关系一般,当老师提问时讲话严重困难。但发现小华在家中、课间这些安全、自由的氛围里语言流利,创作时自在投入。小华的处境是需要我们商讨并多角度地做些工作的。当每次试验告一段落,笔者和小华谈起画中情境时,他能微笑地慢慢说出画中情节,兴奋时会急于表白。可喜的是他的心理压力在逐渐缓释。endprint

小华3月初在课堂上完成的自由创作的剪纸贴画《小华吃面》。请注意小男孩(局部):眼睛是大大的圆形,瞳孔是个小点,没有剪出嘴巴与鼻子,手脚张开。小男孩站在房间中央,似乎没吃面的兴致,或者受到突如其来的干扰?画面中两扇小而规则的正方形窗户高高地装在墙两边,方桌上放着两碗面。还出现了关闭的冰箱,横在前面的小凳子。这个房间让人联想到蒙克的《呐喊》——沉闷、孤独和有强烈自我实现欲望的内心世界。

另外,小华只選用了紫色和橘色。

小华的心理状态可能常处在自我封闭与亢奋中,让人觉得随时准备抵御来自外界的侵扰与孤独无助。经过对他将近3个月的观察交流,发现小华的个性已有较大的改变,可以较流利地与老师交流了。小华4月底的一次拓印画——小男孩无羁无绊地笑着。

三年级男生小张说自己的作品是看到“鱼咬人”的电视新闻报道时剪出来的。这则新闻给了小张深刻印象,他剪纸时的心理与生理或许已虚拟经历了一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生死劫,助他形成心理抵御机制。

治疗取向的美术教育更强调艺术与心理技术相结合的教育方法,良好的过程对施受双方都该是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之旅。

创意的培养、压力的纾解与人文的蕴含成为当代人重要的课题,在学校艺术教育领域,以中小学美术教育为媒介开展艺术治疗,却可以打开一个新的视野。如果能将艺术治疗的更多方法应用于义务美术教育的各学段,这无疑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孟沛欣 艺术疗法--超越语言的交流 化学工业出版社

http://baike.baidu.com/view/3360133.htm

[2]心理疾病怎样进行艺术治疗?

http://www.020xl.com/html/xinli/other/art/120.html

[3] 美术教育应注重促进儿童人格的和谐发展 陈彤

http://www.lunwenda.com/jiaoyu200804/78859/

[4]意外创伤儿童的”艺术治疗”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192218/

(舟山市定海区海滨小学 浙江舟山)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华心理治疗美术
遇见小华妈妈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偶像与起床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想吃滴答果的慢吞吞小姐
怪怪公主过捣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