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表现家园
2017-10-30郑猛达
郑猛达
一、案例背景
做自豪的三墩人之陶艺课《家乡的桥》是我校以“新兰”为主题的拓展性课程中艺术与审美课程领域的教学内容,三墩古称“兰里”,兰里是一座有千年历史与文化基础的水乡古镇,她的自然景色宜人,有“墩上花木丛生,墩下河水相连,河上石桥相接,居住四季宜人”之称,历史绵延1500余年,其中有许多很有价值的古石拱桥和古石梁桥,这些古桥是兰里古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古镇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传承与保护利用这些文化资源,特别是成为美术课堂学习资源,成为了我们美术老师的责任与义务。本课在开课前引导学生对兰里的历史、文化,现状进行实践调查,课前布置学生从各个角度去了解兰里的过去、现在,将来的情况,搜集有关的资料,以备在课堂中交流,包括在作业设计中本课前后设计了很多形式,有调查问卷,现场实地考察等作业形式,让学生在美术课堂前有一定的知识铺垫,使课堂显得顺利。
本课主要通过图片欣赏让学生感受到家乡古桥的魅力,并且让学生通过利用各种身边熟悉的材料制作的形式来设计制作心中的家乡的桥,在以“欣赏、探索设计、应用”为主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体验美术创作活动的乐趣。
二、案例描述
(一)课前作业------古镇揽迹,感受三墩文化积淀
学生以假日小队的形式进行参观三墩,走走三墩的桥,探探三墩的名,重点调查三墩的桥。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将看到的和听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美。
(二)课中作业----古桥欣赏,探究三墩桥文化
1、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启发谈话:在我们的家乡有一条河—五里塘河,她贯穿整个兰里小镇的东西两边,被称为兰里人的母亲河,虽然我们每天从她身边走过,你对她有多少了解,你知道她过去,你了解她的现在和未来吗?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现在的五里塘河。
设计意图:老师展示一组介绍五里塘河的照片,学生在《水乡的歌》的乐曲声中感受到五里塘河的风貌。
学生讨论: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有的学生说,五里塘河很美,有的学生说五里塘河的那个地方我很熟悉经常去的,有的学生说;现在的五里塘河的水很脏,有的学生说的五里塘河上桥很多。更有同学知道五里塘桥的传说故事。(兰里卸紫桥的故事:明代一大臣得知母亲有病,连夜赶回家乡,当管船经过三墩,恰逢家乡修建桥,他上船登岸,突然看到多个家乡人跪地不起,他问发生了什么事?家乡人告诉他:他母亲已经病故,顿时大臣悲痛欲绝,当即脱落紫袍换上白袍,于是“卸紫桥”就命名了。)
设计意图:我们的家乡水多,桥多,在五里塘河上有许多有着悠久历史的古石桥,她演义着三墩历史,见证着三墩的发展。学生们的对话、桥故事,让我和学生多了一份对桥的认识,又多了一份对家乡的热爱。
2、展开新课
老师边展示图片,边向学生介绍那些古石桥的桥名、地理位置,让学生思考,说说:这些桥的结构、基本形状、装饰方法,桥周边建筑、有关桥的史料。
学生讨论:桥的用途是什么?熟悉桥道路的组成部分,它能帮助我们跨越障碍。人类造桥有很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有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巨大石拱桥。在我们家乡——三墩,也有许多造型优美的桥。
设计意图:欣赏家乡桥的造型特点,唤起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3、指导创意、制作活动
(1)老师在小结学生的讨论结果,表扬他们能够对兰里的历史有所了解,然后再展示未来三墩五里塘的规划效果图。
(2)启发谈话:未来的三墩很美,为了使未来的三墩更美,我们作为未来三墩的小主人,你想为她做点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为未来三墩设计你心中的桥,并能用你身边的材料把它做出来。
(3)分析一般桥的构造:图片中三墩的桥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你知道桥有哪几部分构成呢?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桥的造型结构。
(4)展示其他地方造型不同各有特色的桥。
(5)分析不同结构的桥的基本构造形式。
(6)讨论:你想表现怎样一座桥?
(三)设计草图——表达心中美好愿景
设计意图:学生有创意的进行设计。
1、布置作业
要求:设计三个方案,挑选自己最满意的一个方案,进行四人小组合作,利用现有的材料,为未来三墩的五里塘河设计制作一座桥。
2、展示作品
展示學生优秀作品,学生观察以后互评,老师小评。
三、案例分析
本课教学围绕一个主题——家乡的桥,设计3个作业。首先让学生通过对家乡的环境的参观调查,感受家乡桥美丽、领会家乡桥的历史悠久,接着老师给学生观摩家乡桥的图片和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家乡桥的美丽与多样,并通过学生的讨论,发现家乡桥的造型特点。最后老师让学生欣赏未来家乡的效果图,激发学生对三墩美好未来的向往,而后在老师的鼓励和启发下,学生的大胆动手进行手工制作、创造。本课结合了社会领域和科学、艺术领域多领域的综合活动,让学生实地观察,利用家乡的人文资源,引导学生实际感受家乡文化和历史的优秀和悠远,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通过图片展示、老师生动有趣的介绍和学生的发言,积极鼓励了学生探索家乡桥的造型特点,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利用身边的事物作为探索的对象,给学生提供了大胆轻松的探索环境,帮助学生了解自然和环境,了解人文。通过实地观察和对各种桥的图象照片的分析探索,在引导学生接触周围环境和美好的事物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巧手去表现美,创造美,一方面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表现创造美的欲望,同时在老师鼓励下,使学生感受创造的快乐。在塑造过程中老师鼓励学生利用身边泥巴,使学生感受到美化环境和生活的乐趣。endprint
整个作业过程设计的比较紧凑,自然,先是实地观察,接着讨论探索,而后动手制作,能符合学生心理认识的发展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动眼到动脑,再到动手,层层递进,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得到发展。
四、案例反思
1、课前的实践调查作业得到有效利用
《家乡的桥》系列活动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是经过深思和拣炼过的。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往往找一些现成的书本内容进行教学活动,往往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而《家乡的桥》这个内容选择了学生能亲眼看到的,熟悉的,就在学校附近的家乡的桥,且又让学生实地去观察,使学生对活动的内容感到亲切,符合学生对事物认识的较强的直观性特征,学生满怀创作的兴趣去学习,这是本课作业成功因素之一。
2、课中的欣赏感受作业焕发创作激情
教师在开展活动时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手段,采用什么样教学方法,要设计、进行一次成功的活动,要看教师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了如何。本课教师在课前做了大量的有一定深度的准备工作。比如选择五里塘哪个路段,哪座桥让学生课前去参观,要走多少时间,周边又有多少人文史料,老师都要实地考察和去了解。为了了解家乡还有哪些漂亮的桥和未来三墩的规划情况,老师又要到有关单位去调查情况,以获取有关的图片资料,再精心的选择,然后制作多媒体课件。为了使学生能随心所欲地进行表现创造,老师准备了陶艺材料。虽然活动中所体现的人文知识不是很多,但老师是在经过对三墩史料和现在的很多比较详细的了解以后,又选择的在课堂中出现一些知识。在设计活动的目标时,希望通过实地参观,观摩分析图片和动手制作三个过程,使学生了解家乡的桥,了解家乡历史的悠远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从而激发孩子热爱家乡的激情,但在课堂上过程中可能老师在如何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方面渗透的比较少,因而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没有被充分的激发起来。这是课堂不成功之处,有待研究,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3、设计草图作业设计符合创作的规律
设计草图的绘画是艺术创作的本源,学生在欣赏桥的造型特点后,对设计开发性思维有一个新的提升,将现场的实物进行设计的描绘,完善在制作过程中,为做而做,有根据地创作带来一些新的思考,这样的学习过程和值得研究。同时在实践中发现,设计图的呈现,個别学生想法都思考的过程都有显性的展现,虽然有的未必能达成最后的效果,但那些具有创意的过程也值得赞扬。
(杭州市三墩小学 浙江杭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