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游戏力,孩子更愿意合作
2017-10-30
提升游戏力,孩子更愿意合作
实践一:积极参与家务
父母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孩子在家的时候,我们总觉得家里脏、乱、差,没有时间收拾。好不容易牺牲休息时间打扫干净的屋子,瞬间又到处乱七八糟、乌烟瘴气,尤其家里有一个活蹦乱跳、精力无限的男娃时,这种感觉就更加明显了。
这天吃完饭,我正在扫地的功夫,小宝就跑出来了。我告诉他,妈妈正在扮演警察,用笤帚追赶满地的哈克迪克(《牙齿大街的新鲜事》里的主人公:两个牙菌),并且提醒他,他正在经过的地方已经聚集了一大堆的哈克迪克。
小宝听我说完,小心地避开了我扫在一起的灰尘,站在沙发旁边自言自语道:“细菌无处不在。”我附和着:“是啊。”继续打扫。小宝见状,就拿着棍子来帮我,一边弄粘在地上的脏东西一边说:“妈妈,我也来帮忙了,看我打扫得多干净啊。”
我去洗拖把的功夫,小宝已经把棍子放回去了,大喊着“我也来帮忙涮拖把”,就冲进了卫生间。我喜欢他跟我一起干活,事实上,我更愿意他能够一起参与家务。
我把拖把交给他,告诉他“我们分工吧,你来做我的小助手,你涮拖把,我拖地。”他也不回答,努力地在桶里把拖把沾湿,然后小心翼翼地提起来放到控水的蓝里,握着拖把的杆一下一下地用力向下按压挤水。由于他的个子小,每次按压的时候,整个身子也跟着向下蹲,起立,下蹲。看着他提起拖把完全准确地放进空水篮里,我感觉得到他的精细动作的能力又提升了。拖干净了餐厅,我喊着小宝“小助手,拖把脏了”,他就“登登”地跑出来,提着拖把回去洗。一遍又一遍,有时候跑出来的时候还回应着“好助手来啦”。等我擦完了地,小宝问我:“这回可以光脚跑了吗?”我一愣,原来他是想光着脚丫满地跑啊,我说可以啊,他就开心地在地上跳起来。
孩子和大人一样,需要有一种有用感、被需要感。但是孩子的被需要感更要用心,需要做父母的通过游戏力、趣味性调动起来,让他把这些劳动当作是游戏,妈妈和他都是游戏中的主角,如此,孩子才能积极地参与。
实践二:主动刷牙
小宝起初是不想刷牙的,说好麻烦好难受。我也不急不劝他,完全顺着他的意思。但是我又扮演了“哈克迪克”(牙菌)的角色,我在他旁边手舞足蹈:“太好啦,太好啦,小宝不刷牙,我们可以在小宝的牙齿里跳舞啦。”小家伙一听就跑到卫生间,充满力量地把牙刷举到我跟前。
我假装吓得哆嗦起来:“哎呀,怎么拿牙刷啦,快放下,快放下……”他嘿嘿地笑着,要挤牙膏。我假装更害怕了:“天呐,不光有牙刷,牙齿警察也来了,快躲。”说着假装逃窜到左边:“这边安全,没有牙齿警察,哈哈。”小宝一听,立马跳转牙刷,刷过来了。我大喊着快躲,又跑到右边,小宝又调转牙刷追过来。我开始上蹿下跳。他吐泡沫的时候,我很伤心地喊:“哎呀,迪克被吐出去了。”他听完刷得更起劲了。最后,迪克也被吐出来,我宣告他“全面胜利”。
刷牙的过程整个也就两分钟,没有以前的催促、劝说,也没有讲太多的道理,更多是把这当作一个游戏,孩子想要胜利的心理能够让他在这个游戏中更主动地参与。看似一个简单的游戏,里面的好处还真不少:
第一,避免了清晨的焦急和催促,杜绝亲子冲突。
早晨父母要上班,孩子要上学,全都赶在一起,时间本来就紧张,而孩子因为年龄小,洗漱穿衣都需要父母帮忙,如果孩子在这些事情上磨蹭,就可能侵占本来属于父母的洗漱时间,导致父母因为时间紧张而情绪紧张,催促孩子,发生亲子冲突。利用一个小游戏,说服力更强,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更容易接受和执行。
第二,调动全家的生活热情,让清晨充满正能量。
在孩子洗漱的过程中,我上蹿下跳,孩子也融入其中,洗漱成了游戏,孩子玩得不亦乐乎,并且因为赶走了牙菌,而有一种胜利感。我在这个过程中,活动了筋骨,从一大早就调动了浑身的细胞,充满能量和热情。小宝和宝爸被我上蹿下跳逗得咯咯乐,家庭的氛围轻松愉快,相信对孩子去上幼儿园、宝爸去上班都是一种满满的正能量和精神鼓励。
第三,给孩子传递了角色扮演的概念,有利于孩子更好地表现自己。
在这个刷牙游戏中,我和孩子是互动的。我扮演“哈克迪克”这些小牙菌,他扮演的就是牙齿警察。我为了不被清理,要到处躲藏,他则穷追不舍,让我无处可逃。没有书,没有剧本,我们却演得一样生动。
这个游戏来源于《牙齿大街的新鲜事》,但是我们不断地改编、表演,让孩子看到了不同的表现形式,让他知道书里的故事可以这样表现出来,并且我们可以不完全依照书本,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这比单纯地看文字更生动。
实践三:主动收拾玩具
玩具多了,孩子并不能如我们期望的那样,拿出来一个玩具,就把不玩的那一个放回去。事实上,通常是扔在地上,然后又去拿别的。似乎一直都在往外拿,从来没有送回去的意识,房间的地面渐渐被玩具覆盖,甚至还殃及家里的其他区域。
这个周末,小宝的房间玩具又堆满了。他的房间,我现在已经很少收拾了,每次都敦促他自己收拾。但是今天,一个意外的机会,房间就收拾干净了——
早晨小宝央求我跟他玩小火车的游戏,他的火车是培西,我的小火车是托马斯。培西挂着两节车厢,他一边用手推着培西,一边说:“培西今天的任务是送乘客去多多岛参观。”
我一边看着他玩,一边搭腔:“今天乘客多不多啊?”
“只有一个乘客。”他答。
“怎么只有一个乘客呢?”
“其他乘客都在睡觉呢,还没起床。”他自己构建着故事情节。
“那其他的乘客就只能等着下一班车了。”我继续跟进。
他把培西开到墙角:“妈妈,培西工作完了,回到提茅斯机房了,该你的托马斯去工作了。”并且提醒我托马斯也需要我用手推着才能走。
我就学着他的样子,推着托马斯往前走,突然灵机一动:“托马斯今天的任务是打扫多多岛,让多多岛看上去整洁又漂亮。”
然后我就假装托马斯开始工作了。先收拾地上的磁力扣,“托马斯没有车厢,一次只能送一个磁力扣回去。”我一边假装着急地说,一边来来回回地推着托马斯送磁力扣,“今天的工作可太多了,我快要干不完了。”
“妈妈,别担心,托马斯的好朋友培西来帮忙了。”说着就开着培西快速地来到我身边,“培西有车厢,可以装好多。”说着,就把磁力扣装满了整整一车厢运回去了。收拾完了磁力扣,他又用他的车厢帮我一起收拾了弹球、卡片还有其他细碎的东西。
就这样,一个游戏的功夫,屋子焕然一新。我一边推着托马斯往提茅斯机房开去,还不忘感谢他的帮忙:“非常感谢你,培西。要不是你,我就完不成今天的工作。”
有人说,六岁之前的孩子是生活在童话世界的。其实我更愿意说,六岁之前的孩子是生活在游戏世界里的。孩子天生爱玩爱闹,不愿意被约束,被命令,被指使。尤其是三岁左右的孩子,他的自我意识正在爆棚式地形成,他开始尝试着控制周围的一切,不仅是他的玩具,还有父母、家里的其他物品,甚至外面的世界。
如果听从父母对他来说是一种屈从,他仍然坚持发挥自己的力量,这种自我力量的表现就是不服从父母的指挥和要求,也就是父母眼中的“不听话”和“对抗”。
其实孩子并不懂得对抗,也不是故意要父母生气,他只是在一种完全自我的意识中表达自我的想法。父母的要求造成了育儿过程中的挫折,要求越多,和孩子之间的冲突就越多,自己的挫败感和失落感也越强,直到觉得崩溃、无法坚持和胜任母亲的角色。
每每我脑洞大开,用游戏和小宝沟通的时候,无论是刷牙、洗脸,还是收拾房间,抑或是吃菜吃饭,他都很尽兴,并且主观上非常愉悦地参与。其实,孩子的情绪就是对我们育儿方式的一种检测,孩子开心,说明就对了,而不需要运用过多的育儿理念来衡量自己的合格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