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红”低龄化乱象

2017-10-30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7年9期
关键词:网红大学生孩子

“网红”低龄化乱象

在无孔不入的网络世界,未成年的孩子不仅成为这些平台的使用者,同时也参与到了爆点内容制造中:走钢丝,播吃喝,迎合成年人的怪趣味。越来越多的未成年“网红”,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被大批网友关注,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那些以脏破景象为背景、以奇人奇技为题材的小视频,已经迎来了孩子们的入局,这类视频一面饱受争议,另一方面却成为投资风口。

@儇偲:媒体平台的默认又何尝不是孩子遭殃的根源。社会进步太快,种种快节奏生活带来了巨大压力,人心异变,精神荒芜,倡导文化活动或许正为此况。但又有什么用呢。高雅者归高雅,低俗者归低俗。资源无法流通,于是精神将无限期地流浪,而后稍稍地依托异形。

@凉笙:只能说是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变了,他们早就忘了生活中的一切都要以现实为基础。隔着屏幕,什么恶心的话都说得出口,越来越多的人不懂得体会人间冷暖,凭着主观臆断,仗着所谓的正义大放厥词,把对现实的不满发泄到网上,更何况网络还是个黑白混淆的世界。

@birds:我觉得不是孩子迎合成年人的恶趣味,而是孩子在迎合金钱,如果有大量的人打赏孩子们去做一些文艺文雅的事情,我相信,这些孩子们也会去做的。

难道只有孩子们在迎合成年人的口味吗?当城市里的中产孩子们现在日渐成为一个客观的消费群体的时候,各大巨头不是也在费劲心思迎合孩子们的口味,来赚他们的钱吗?所以说,表面上是孩子与大人,其实背后全是生意。

西部大学教授东南飞

据《新京报》消息,日前,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官方网站公布了2016年度部门决算。从目前已公布的数据看,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年度总决算额都超百亿元,遥遥领先其他高校。其中,清华大学以218亿元排名第一,北京大学为161亿元,上海交通大学为141亿元,浙江大学为171亿元,复旦大学为100亿元。相比之下,其余大部分高校决算额都在50亿元以下。

另外在年度收入上,与上述情况相似,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均超过百亿,其他高校大部分年度收入在50亿元以下,甚至有过半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年度收入都不超过20亿。而在支出方面,清华大学超过137亿元,远超其他高校。北大、浙大和上海交大三校超过80亿元。相较之下,大部分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年度支出在30亿元以下。

@任孟山(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所有这些表明大学之间云壤之别的现象,背后虽然有其自有的历史与文化的原因,但也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大学收入与支出上,因为,没有钱,很难办出好大学。近年来出现的西部大学教授东南飞的热闹景象,背后体现的不仅是教授们对学术与学科发展的理想,更有高薪与大房子的诱惑。就像有些人调侃,从兰州大学挖走的教授可再造一个兰大。话语可能夸张,却体现了现实情况——东部高校的确远比西部高校有钱。

拿什么教会大学生健康生活?

日前,《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出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江崇民介绍,我国大学生体质依然呈下降趋势,只是下降速度趋缓。与此同时,大学生身体形态也在发生变化,尤其是肥胖率持续上升,每5年提高2%到3%。此外,据2015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7岁到19岁的学生体质状态,大学生下滑最严重。而这一切,跟我国大学生无规律、无节制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通宵看电视剧、玩游戏,睡懒觉,饮食不规律,这些因素都助长了体质的下滑。

@杜瑞军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从小、从家庭就没有抓起,对健康的认识多是从保护眼睛、减少肥胖、保证身高等外在、显性的标准进行衡量,没有触及健康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即健康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生活习惯。

@季浏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党委书记):

总体来说,现在高校都不大重视健康教育工作,翻翻多数学校印发的各种文件以及发展规划,基本上都没有提及健康教育。大部分高校也没有健康教育的宣传和主题活动等。此外,健康教育在高校不是主课、必修课,而是公选课,上不上的主动权在学生。

美国梦破碎是因为机会平等已不存在

今年上半年,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的著作《我们的孩子》中文版上市。帕特南历时数年,带领他的研究团队追踪访问了美国各地107位年轻人与他们的家庭,从家庭结构、父母教养方式、学校条件和邻里社区四方面入手,详细讨论了美国贫富两个阶层的孩子们在成长经历中的全方位差距,以点带面地展现了过去近半个世纪美国社会日益扩大的阶级鸿沟,揭露了“美国梦”正在走向衰落的事实。作为一本聚焦美国社会变迁的社科类学术书,《我们的孩子》一经出版,就在中国读者中引发了热烈的反响。

@田雷(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本书译者):

有些朋友在读后给我讲,如果不是研究美国社会的专家,在读到这本书之前,压根儿不可能意识到美国的底层家庭出现了如此严重的问题。甚至我在翻译这本书时,经常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理解有误,因书中有些数据实在是触目惊心。例如,截至2007年,在仅受过高中教育的女性中,非婚生育率已达到了65%,而在高中文化水平的黑人女性中,这一比率甚至高达80%;而单亲家庭的比率也非常高,如今有超过半数的孩子都有在单亲家庭中生活的经历——美国底层家庭竟然支离破碎到这种地步。有这样的群体存在,所谓美国梦就只是一个不堪一击的幻影。

@只是不在意:

作者本人在1950年代的俄亥俄州小镇长大,他虽然出身普通,但最终成为哈佛大学教授。这除了他本人的努力之外,也离不开宏观的社会支持,当时的美国经济迅速扩张,蓝领和白领的相差并不是特别大,社区凝聚力丰沛,教育与社交并没有在阶层间隔离。大多数人不论出身如何,多能过着比父母辈更好的生活,从社会的较低阶层上升到较高的阶层。

新学历至上论

不久前,在一个名叫《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视频节目中,一名大学生质问负责大企业招聘的人事经理(HR):“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没经验,‘985’大学毕业的也没经验,您为什么只用他们,不用我们呢?”该经理解释:“区别就是,我问你英语成绩,你说你刚过了四级。但是同样的问题我问到‘985’大学毕业的,他们就不会用四、六级来评判英语水平,他们会说自己雅思多少分、托福多少分。”这位经理直言,会对非“985”大学生区别对待,离开招聘会后,只带走“985”大学生的简历,不少网友们看完视频就炸开了锅。

@楼上的王伯伯:

这HR确实比较片面,但我们了解的可能也比较片面。从她提出的要求来看,他们可能招聘的是一个中层甚至未来的高层。一个公司就算再强也不可能都是“985”,毕竟“985”的学生就这么几个。既然是未来的柱子,那么提出的这些要求也不过分。而且从这位同学的表情和举止来看,杀一杀他的锐气让他认清现实也是好的。

@一壶南风:

我大概是读了一个假的“985”吧,真的特别不喜欢这种以偏概全的论调,敢问这位HR真的接触过当代“985”学生这个群体吗?凭心而论,即使我身边最优秀的学生也难达到她所谓的水准,她口中的985学生即使在顶尖大学依旧是凤毛麟角。

猜你喜欢

网红大学生孩子
不要上“网红”的当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网红滚滚
«ВаНхУН»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