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奋奋:设计学校建筑,是设计教育装备 >>>
2017-10-30本刊主笔文迪张艺芳供图上海中同学校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亦庄实验中学
本刊主笔_文迪 记者_张艺芳 供图_上海中同学校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
吴奋奋:设计学校建筑,是设计教育装备 >>>
本刊主笔_文迪 记者_张艺芳 供图_上海中同学校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
吴奋奋,上海中同学校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主要设计作品有北京亦庄实验中学、杭州千岛湖建兰中学、山东高密一中、新疆克拉玛依第一中学等
本刊记者:听说您搜集了美、英、法、德等20多个发达国家的上千个中小学建筑案例?
吴奋奋:搜集这些案例的途径,除了实地考察,更多是通过收集文献。比如去华盛顿,会专程去建筑博物馆,那里有很专业的建筑书店。通过文献比仅仅实地考察更有优势,比如文献上可以看到建筑的剖面。
考察了十多年,结论越来越明确,中国与美国比,一些中小学校建筑的技术等级是有代际差距的,而且这种差距并非经济或者教育发展水平差距所致。但作为学校建筑研究者,我深知中美中小学校建筑的差距是:“我们是绿皮车,人家是动车组。”
本刊记者:那么,您是否能举例呢?
吴奋奋:比起绿皮车,动车能“更快捷、更舒适、更高效”地把你送到数百公里以外的目的地。再优秀的司机也不可能用绿皮车做到。
中国现有中小学校建筑,包括最新最美的一些新学校,只要是把学校当作“办学容器”来设计,在“技术等级”上,无法与将学校作为“教育装备”来设计的“动车组”(第二代学校建筑)相提并论。
本刊记者:中国当前的校园建筑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主要在于过去校园建筑的行政化倾向,或者官本位倾向,就我们所看到的,有的小学,其建筑格局与派出所、乡政府一样,家长接送孩子有长长的距离。我们也见过一些优秀的校园建筑,比如福州一中,北京四中房山校区,校园的中心位置都留给了学生图书馆,而不是行政楼。但这样的案例还很少,请问你们在设计中是如何平衡这一点的?
吴奋奋:校园建筑是凝固的教育思想。如果办学者有很强的等级观念,他选择的方案自然会把中心的空间安排给校长。表面上,建筑是建筑师设计,但局长、校长有选择权,他们对学校建筑形态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但是,以行政空间为中心的做法,算不得学校建筑落后的“主要”表现。学校建筑的落后,主要表现在内部功能上,即使不以行政空间为中心,而是以科技馆或者以图书馆为中心,也可以是落后的学校建筑。比如,把图书馆放在校园中心,可能是为了利于给视察的领导及参观的同行留个好印象,而不是真心把图书作为教育资源。
把学校建筑当做教育容器而不是教育装备,才是中国一些学校建筑落后的思想根源。
本刊记者:更好看和更先进,有哪些具体的标准?先进,是从实用性方面来讲吗?
吴奋奋:绿皮车可能比动车更好看,动车一定比绿皮车更先进。
更好看,是在造型、线条、色彩、纹理、比例等视觉特征上给人更多愉悦感。更先进,是通过技术升级,使新一代装备具有比前代装备达不到的性能和效能。
拿北京四中房山校区说吧。它比北京四中本部更好看,因为它在造型、空间感、色彩、材料肌理等方面都让人更愉悦,但它一定不比四中本部更先进。因为作为装备,它具有的教学性能、效能,四中本部都有。
本刊记者:我们也看到有一些超级中学,有模仿人民大会堂的,也有模仿美国国会大楼的。现在看来,中国的校园建筑似乎没有找到自己的传统,除了借鉴您所说的北美、北欧、西欧等世界一流学校外,还有其它什么资源?
吴奋奋:您所提的问题,是关于建筑造型和外立面风格的问题。我不认为这应该是我们交谈的重点。就像谈论中国足球,球衣的风格不应该是重点。当然,建筑的外观设计毕竟比踢足球穿什么球衣重要得多,我们也可以粗浅讨论。
吴奋奋认为,校园建筑是凝固的教育思想。图为北京亦庄实验中学声乐教室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中央图书馆鸟瞰图
现代学校要继承中国古代学校建筑传统,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室内装修,目前主要还是体现在外观上而不是功能上,体现在局部上而不是整体上。教学楼连廊
您说中国校园建筑似乎没有找到自己的传统,这确实是个现实问题,但同时也是难题,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国古代的“学校建筑”,留存的非常少。中国学校教育的辉煌时期应该是在宋代以前。汉代,太学生曾多达3万余人,学校营建规模应相当宏大。唐代国子监,太学、律学、书学、算学,学校的专业化达到空前水平。由于古代建筑普遍是土木结构,难以长期保存。现在已经找不到一座宋代以前的学校建筑。
其次,今天能看到的明清学校建筑,未必值得设计现代学校建筑时发扬光大。因为宋代以后,直到清末“废科举”,学校教育越来越成为科举制的附庸,而科举制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越来越僵化。而明清之后,绝大多数书院成为科举预备学校。很难想象,以服务科举为目标的明清学校建筑有多少可供现代学校借鉴的元素。事实上,宋以后的学校建筑,其教学功能在弱化,强化的是祭祀功能。
以著名的岳麓书院为例。北宋张栻主教期间,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办学思想,培养出如吴猎、赵方、游九言、陈琦等经世之才。之后屡建屡毁。近代,太平军攻长沙,岳麓书院再次受到战火毁坏,随后虽修复,抗战时日军轰炸,岳麓书院部分建筑被毁。现在能看到的岳麓书院,基本是太平天国前后的图像、影像记载。我参加学校建筑设计方案评审时,常听到设计方称自己的方案是“从某某书院中得到灵感”,真的很无语。中国现代学校制度从内容到形式,基本上是废科举后全面学习欧美另起炉灶重建的。班级授课制引入中国也不过114年历史。要从连“班级”“课堂”这类概念都没有的古代学校建筑中挖掘出适应现代教育的元素,除了色彩、纹样、屋顶门窗造型等外观元素,还会是什么?
但部分甲方对“继承传统”有强烈的要求。我们近年来也做了不少艰难的尝试。但我个人观点是,现代学校要继承中国古代学校建筑传统,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室内装修,目前主要还是体现在外观上而不是功能上,体现在局部上而不是整体上。
至于借鉴欧美,我以为需要借鉴的,是近20年即计算机普遍进入学校以后新建或改建的学校。如果30年前去伊顿公学,它的建筑外立面是老旧的,它的室内装修也是老旧的。那时候的伊顿,我不认为值得借鉴。但如果3年前去伊顿公学,它的建筑外立面依旧是老旧的,但请睁大眼睛看,它的室内装修,老旧的表皮下隐藏着大量的高科技!
本刊记者:最近几年,江苏、上海等地的一些公共建筑如浦东图书馆,还有我们看到的苏州科技城小学,中标的设计均是日本的建筑事务所,您认为日本的校园建筑有哪些不同于西方之处?
吴奋奋:我的研究结论是,世界上学校建筑的三个高地分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欧与以芬兰为代表的北欧。日本的学校建筑整体上落后于以上三地,这种落后是系统性,北美、西欧与北欧上世纪90年代以后建的学校,总体上是第二代学校建筑,也就是说,在以上三地你想找到一所新的第一代学校很难。而日本和我们一样,总体上停留在第一代学校水准上。相比欧美建筑师,日本建筑师更注重外观而轻视内部功能,日本建筑师比欧美建筑师更容易与中国甲方达成一致。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建筑师事务所越来越多地在中国中标的缘故。
我要说明的是,在建筑安全标准、建筑施工工艺要求上,日本建筑特别是日本学校建筑的水准是世界上最高的。
本刊记者:我们在学校发现,很少见到学校建筑有对当地材料和当地传统工艺的继承,您认为校园建筑是否应该,或者怎样传承当地的地域文化?
吴奋奋:19世纪之前,建筑材料运输是件奢侈的事。所以,世界上大多数城市建筑出于经济考虑,就地取材。几个月前我去布拉格观光,穿行在老城,满眼都是19世纪甚至17世纪的建筑,用的都是当地材料,地域文化浓郁。作为游客,谁不喜欢这样的城市。但为了旅游业,市中心的新建筑同样被迫穿上了一层做旧的外衣,这层外衣有时候会让住在里面的人不舒服。比如我住的酒店客房,它的面宽不是根据“床的长度+通道的宽度+写字台的深度”合理设计的,而是在2扇窗或3扇窗之间做选择。客房的面宽要么太窄,要么太宽。当“保留当地建筑风貌”成为新建筑必须遵循的原则时,内部功能一定要做出牺牲。
现代社会,适合工业化生产及运输的水泥、钢材、玻璃等成为主要材料,就地取材、传统工艺反而变得非常奢侈。我也同意,一座理想的学校建筑,应该积极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用当地的材料和当地工艺”。苏州博物馆几乎没有用“当地的材料和当地传统工艺”,照样很好地体现苏州的地域文化。但那是贝聿铭设计的。再说,苏州博物馆可是个“奢侈的建筑精品”。
吴奋奋认为,当“保留当地建筑风貌”成为新建筑必须遵循的原则时,内部功能一定要做出牺牲。北京亦庄实验中学综合楼北门厅
项目式学习在美国能很快得到推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中小学建筑设计的先进性。商科教室
本刊记者:在现实的校园建筑里,我们看到过很多突兀的空间尺度,会让儿童产生焦虑感。中小学校园建筑的空间尺度和外立面设计,如何给予儿童以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抚慰?
吴奋奋:小学建筑要适应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不仅是尺度、色彩的问题,也不仅仅和外立面设计有关。内部功能设计其实更重要。前阶段热播的《我的前半生》,刚上小学的平儿生病,被母亲罗子君送到一家儿童医院就诊,看完病,平儿对医院候诊区的滑滑梯和波波球池很感兴趣,要求妈妈让他“玩一会再回家”。我感动了。
作为对照,电视剧结尾处,罗子君要带平儿到深圳去打拼,通过电脑上看深圳某小学的照片,说了句“很不错的学校”,然后呢?没有然后了。剧终也没有看到平儿在新小学里要求“玩一会再回家”的桥段。是编剧没有写?我怀疑是上海找不到这样的外景小学。想想,我们做学校的多么可悲。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是中国第一所全学科教室学校
本刊记者:在以往的报道中,谈到您非常重视学生的需求。近几年,项目式学习风靡国内,英文名为Problem 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就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学习,您会如何设计以项目式学习为主的教室和校园?或者说,您所设置的学习空间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吴奋奋:我们还没有遇到过以满足项目式学习要求为设计诉求的项目。事实上,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教育空间形态并非一一对应。它们之间的关系很像计算机软件和硬件。
我相信,项目式学习在美国能很快得到推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中小学建筑设计的先进性。比如项目式学习必不可少的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学生的动手操作,这在美国是得到其普遍成熟的建筑硬件支持的。美国上世纪90年代后,几乎每一间教室都设计了操作台,而中国,标准化设计的学校,只有理科实验室、劳技类教室和一部分美术教室才有操作台。
我坚信软件的进步必定会对硬件提出更高要求,也坚信硬件的进步会对软件的进步提供保障。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学的技术含量会越来越高。随着教学技术含量的增高,教育装备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30年前,前辈说:“我凭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能出最好的教学质量。”20年前,必须加上“信息技术”,10年前,必须加上“课程”。
本刊记者:在您看来,未来的教育会有哪些特点?作为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师,您通过哪些设计细节打造面向未来的学习空间?
吴奋奋:先说一段我个人的经历。上世纪末,我受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委托,主编全国第一套基于视窗界面的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此课本最后一册有一节标题是“信息技术的未来”,将近20年过去了,我们当年预测的技术或应用大部分实现了,比如人工智能、信息高速公路,无线上网、虚拟现实设备。
当时我们曾预测信息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形态,预言计算机将“颠覆”教育,但近20年过去了,尽管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应用,但并没有改变教育的基本形态,更谈不上“颠覆”。我和“信息技术的未来”一节的执笔人都是教育学者,应该说对教育有研究,但很不幸,我们对教育的预测恰恰是错的。
这段经历让我不大敢预测中国基础教育的未来,但我仍敢“预判”中国中小学建筑的未来,因为在这个领域我们落后了几十年,这个预判就是: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学校建筑,是一个二代学校取代一代学校的升级换代过程。
第三代学校呢?第三代学校刚萌芽时就呈现出多种方向。就教室而言,这三种方向分别是:“智能化教室”方向、“集成教室”方向、“全学科教室”方向。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就是中国第一所全学科教室学校。
有条件的项目,我会建议在第三代学校建筑中汲取一些养分。例如设计高密一中时,我们有北京亦庄实验中学的设计经验,所以建议高密一中为走班教学创设条件。但甲方起初还是认为我们的设计太超前,许多“面向未来”的设计在讨论第一稿时遭到校方否定。不过好在施工图定稿前,校方几乎全盘接受了我们的建议。
吴奋奋为北京亦庄实验中学设计的专业化教室——模拟联合国
推动中国中小学校建筑的“升级换代”要比让“现代中国的校园建筑体现出神圣感”重要得多。北京亦庄实验中学初中部60平米外语小教室
本刊记者:中国传统建筑很强调教育功能,有熏陶人、提升人的神圣空间,比如四合院、庙宇等。同样,西方建筑也与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关系。您认为,现代中国的校园建筑如何体现出神圣感,如何提升人的精神?
吴奋奋:前面说过了,若以1903年为界,1903年之前的中国传统教育建筑实际上是很不强调教育功能的。1903年以后,中国近代学校建筑才开始强调教育功能。114年过去了,中国学校建筑虽然有不小进步,但没有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技术的进步相同步,也就是硬件拖了软件的后腿。所以,推动中国中小学校建筑的“升级换代”要比让“现代中国的校园建筑体现出神圣感”重要得多。
本刊记者:您曾经以学校墙壁设计为例,谈到教育装备、教育容器等。以传统书院为例,墙壁的文字一般是以圣贤的经典话语以引领人、教育人,比如:文天祥的《正气歌》,诸葛亮的《诫子书》几乎成为通例。而用现当代的名人则有几年之后有过时的可能,您认为这是否值得借鉴?
吴奋奋:这正是古人不擅长做教育功能设计的典型表现啊!书院先生除了用嘴以外,还能用什么“教书工具”?书籍和笔墨纸砚而已。黑板、粉笔没有!挂图、模型没有!书院建筑有教育装备属性吗?基本没有,它就是教育功能很弱的办学容器。
怎样的学校建筑才算教育装备?答:第一代学校起。怎样的学校建筑才算现代教育装备?答:第二代学校起。我们可以再来讨论一次学校墙壁设计。第一代学校每间教室只有一面装了教师用黑板的墙壁。二代教室不再只有一面具有可短周期刷新信息的展示墙,刷新周期更短的屏幕在地位上也取代了黑板,除字符外,图像、实物、声音都可以作为信息的媒体……这些都是第一代学校不具备的。
第一代学校的另外几面墙也没怎么空着,可能挂着爱因斯坦的画像和他发现的著名公式,也有可能是《论语》名句。不可刷新的展示墙是无法参与课堂教学的,不参与课堂教学的展示墙,不论挂着爱因斯坦肖像还是《论语》,都是教育容器意义上的墙壁,不是教育装备意义上的墙壁。
本刊记者:目前,您参与设计或主持设计中小学校,这些设计中,不同学校提出了哪些差异化的需求?您是如何应对和实现的?
吴奋奋:提出最大差异化需求的是北京亦庄实验中学。他们要求全面适合选课走班的要求,同时满足大量开设的特色校本课程。这就需要设计大量的专业化教学空间,如模拟联合国、动漫教室、服装教室等等。
应对这些需求,我们所做的主要的是与学科教师及学生作深入交流,具体了解其需求背后的意图,再将图纸“翻译”成他们可以理解的语言,听取他们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