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泊酚和七氟烷在患儿全身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对比

2017-10-30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528200谢宇宁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6期
关键词:氟烷苏醒丙泊酚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528200)谢宇宁

目前在临床上,丙泊酚与七氟烷均为较为常用的全身麻醉药[1][2]。丙泊酚快速强效,是一种新型短效镇静麻醉药,具有效能强、起效快、苏醒迅速平稳、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广泛用于临床各科患者的麻醉。七氟烷具有不刺激呼吸道,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循环影响较小,麻醉诱导快,苏醒迅速等显著优点,但其术后并发症(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等)的发生率更高[3]。相比成人外科手术,儿科手术更小、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因此除了血流动力学指标外,术后苏醒质量也是评价儿科麻醉的重要指标[4]。因儿童特殊的心理、生理特点,根据其特点选择麻醉药物、麻醉方式,制定调整麻醉方案是保证手术顺利实施和患儿安全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对纳入的择期全麻手术患儿100例分别采用丙泊酚静脉注射麻醉和七氟烷吸入麻醉,观察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情况、术后苏醒质量,进而探讨适用于小儿全身麻醉的更好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2015年5月~2016年5月择期全麻手术患儿100例。入选标准:年龄5~14岁;非心脏或大血管等影响循环系统的手术;同意本研究;手术时间>1 h。同时,以下3类患儿被排除:心血管或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患儿;BMI≥28的患儿;肝肾功能异常严重的患儿。所有纳入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丙泊酚组)和B组(七氟烷组)各50例。A组年龄5~14岁,平均年龄(10.84±3.42)岁;男27例,女23例,其中鼻咽部手术21例,眼科手术19例,腹腔镜手术5例,其他手术5例;B组年龄6~13岁,平均年龄(11.45±3.71)岁;男25例,女25例,其中鼻咽部手术17例,眼科手术18例,腹腔镜手术9例,其他手术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采用丙泊酚输注麻醉;B组采用七氟烷吸入输注麻醉。A组麻醉位置采用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Asrra Zeneca S.P.A,批号GN526)维持麻醉,B组采用七氟烷(日本丸石制药株式会社,批号8202)吸入(湖北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14245)泵入,所有患儿均采用多功能检测仪检测记录心电图、血压(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CO2)、麻醉气体浓度和最低肺泡有效浓度,并采用无创听觉诱发电位检测麻醉深度。麻醉维持A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靶浓度2.5~3.5mg/L),B组采用吸入七氟烷(2%~4%)泵入,靶控输注。术中通过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调控维持AAI在20~28。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差异。在进入手术室诱导前(T1)、手术开始5min后(T2)、手术结束5min前(T3)共3个时间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②比较术后苏醒质量(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时间;苏醒期躁动、头晕嗜睡、寒战、恶心呕吐、伤口疼痛)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录入数据应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 A组患儿手术开始5 min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七氟烷组患儿同期的SBP、DBP、HR和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见附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苏醒质量比较 七氟烷组在术后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上比丙泊酚组少,然而A组、B组在术后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见附表2。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B组患儿手术出现恶心呕吐、躁动较A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头昏嗜睡,寒战和伤口疼痛发生情况没有显著差异(P>0.05),见附表3。

附表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s)

附表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s)

注:与诱导前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SBP DBP HR A组诱导前(T1) 90.23±14.74 58.05±14.11 102.63±12.82手术开始5 min后(T2) 83.28±10.33* 50.27±12.62* 81.81±11.94*手术结束5 min前(T3) 89.56±13.73 59.32±12.93 103.21±13.67 B组诱导前(T1) 91.78±13.74 57.89±13.53 103.46±12.27手术开始5 min后(T2) 86.45±12.68 55.32±12.79 101.38±13.75手术结束5 min前(T3) 87.39±11.43 58.01±13.37 104.22±14.19

附表2 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时间比较(±s)

附表2 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时间比较(±s)

注:与A组比较,*P<0.05。

组别 苏醒时间(h) 定向力恢复时间(h)A组 6.14±3.02 3.45±1.38 B组 5.07±2.18 3.02±1.65?

附表3 两组患者术后苏醒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有研究证明,七氟烷与丙泊酚用于小儿的麻醉诱导均安全、有效[5]。邵涛等[1]在研究七氟烷和丙泊酚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时指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其效果优于丙泊酚。郑思钗等[6]人研究七氟烷吸入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扁桃体手术中的应用对比得出,七氟烷吸入麻醉是小儿扁桃体手术较好的麻醉方式,其具有诱导平稳,患儿易接受,苏醒较快,不良反应少的优点。目前也有研究将七氟烷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使用,曾振横等[2]在对七氟烷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全身麻醉的效果进行比较中指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方式较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全身麻醉时,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术后苏醒时间上丙泊酚、七氟烷二者无显著差异,但七氟烷对患儿苏醒期躁动和术后恶心呕吐效果差。研究建议在七氟烷麻醉中术前预先肌内注射氯胺酮。而丙泊酚与氯胺酮合用时在镇痛和稳定血流动力学方面具有协同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二者联合使用时有呼吸抑制效果[7][8]。同时有学者提出,患儿苏醒质量与多因素有关,针对性体温管理能减低术后并发症[9]。

在本研究中,丙泊酚患儿手术开始5 m i n 后的收缩压(S B P)、舒张压(DBP)、心率(HR)均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七氟烷组患儿同期的SBP、DBP、HR和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也就是说,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患儿血液动力学的稳定维持效果优于丙泊酚静脉麻醉。虽然七氟烷组术后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时间均短于丙泊酚组,但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七氟烷组患儿手术出现恶心呕吐、躁动较A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郭强[7]等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综上,丙泊酚静注与七氟烷吸入均为安全、有效的小儿全麻诱导方式。与丙泊酚相比,七氟烷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全身麻醉有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优势,在术后苏醒质量上,七氟烷在抑制术后躁动和恶心呕吐方面比丙泊酚差。

猜你喜欢

氟烷苏醒丙泊酚
植物人也能苏醒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绿野仙踪
氟烷红外光谱的研究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七氟烷对幼鼠MAC的测定及不同脑区PARP-1的影响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