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杀虫剂遭遇“双降” 探索破局

2017-10-30

农村.农业.农民 2017年14期
关键词:用药量抗药性使用量

宋 晰

近年来,杀虫剂占比和使用总量呈现双下降的趋势,一些老旧产品逐步退出市场。如何在“减法”中找到新的增长点,从而推动杀虫剂行业向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发展,成为杀虫剂行业关心的问题。

近日,笔者在第二届杀虫剂发展与推广应用交流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杀虫剂市场正面临市场占比和使用量双降的态势。专家提出,杀虫剂市场整体呈现调减态势,产品安全性、环境友好性逐步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常规杀虫剂的抗药性加剧,在部分作物上的害虫防治效果下降,现有产品不能高效地解决害虫防治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杀虫剂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则需要实现现有产品的科学使用,尤其是根据地域和作物特点,制定相应的抗性治理策略。

市场占比和用量双降

伴随农药零增长政策实施,农药行业尤其是杀虫剂行业呈现调减趋势。

农业部种植管理司调研员王建强表示,近年来,杀虫剂的占比和使用总量呈下降趋势,这体现了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研发生产使用水平逐步提高。2011年以来,杀虫剂年均使用量(折百量)为12.6万吨左右,占所有农药的比重为41.76%,市场占比较20世纪90年代下降近20%,较10年前下降10%,下降的趋势比较明显。而从防控的总面积来看,2010年以来比上个10年增加了10%左右,比20世纪八九十年代增加了20%~30%。防控面积有所增加,而杀虫剂的使用量却在下降。市场占比和使用量双双下降的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国正在加快防效差、毒性高的老旧农药品种的淘汰步伐。全国农技中心推广研究员束放表示,农药行业正在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方向发展。

据介绍,国内已经将39种毒性较高的农药列入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的名单,其中包括对硫磷、甲胺磷等杀虫剂以及部分除草剂、杀菌剂。三氯杀螨醇等产品也将于2018年10月1日起面临全面禁止销售、使用。

从品类看,2010年有机磷占杀虫剂总量的71.6%。与2010年相比,2016年有机磷占比下降9个百分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用药量降幅为39.83%。

全球来看,在一些发达国家,杀虫剂也呈现下降趋势。近期欧盟统计局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西班牙杀虫剂用量有所下降:2013年使用量约为0.7万吨,相比2010年(1.4万吨)下降了50%。英国杀虫剂使用量很少,2000年前后每年使用量在1500吨左右,近些年使用量持续降低,2011年之后每年使用量仅有600~700吨。韩国杀虫剂年使用量由9880吨(2001年)降到6403吨(2013年),下降了35%。日本杀虫剂使用量也在持续下降,年使用量由2.7万吨(2000年)下降到1.7万吨(2013年),下降了37%。

“杀虫剂是农药的重要品种,杀虫剂的使用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环境生态安全、农药使用安全。”王建强表示,农药生产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积极进行产品结构优化,推陈出新,淘汰高毒杀虫剂品种,科学找寻替代产品,才是未来企业“减量增效”的方向。

市场出现新需求

一方面是老旧产品退出市场,另一方面,由于作物虫害发生变化以及抗药性的产生发展,杀虫剂市场需求呈现新的变化,也为一些新产品的研发、推广提供了新契机。

据束放介绍,2016年与2010年相比,中等毒性杀虫剂用药量下降8.6%(折百量),高毒杀虫剂用药量下降23.52%,而低毒杀虫剂用药量有所增长,增幅17.56%,微毒杀虫剂用药量增幅更是达到637.96%。化学杀虫剂用药量下降7.17%,而生物杀虫剂用药量增长34%。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副总农艺师张文君也表示,杀虫剂是三大类农药品类中调整幅度最大的品类,许多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农药因此得到广泛推广使用。据统计,2016年中国农药出口品种前10名中有3个为杀虫剂,分别是吡虫啉、毒死蜱、乙酰甲胺磷。2016年进口农药品种前10名中杀虫剂有3个,分别是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乙基多杀菌素。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李永平介绍,2013~2015 年,水稻、棉花、大豆、油菜、花生、蔬菜主要害虫发生面积呈下降趋势。但与此同时,马铃薯主要害虫(地下害虫、二十八星瓢虫和马铃薯蚜虫等)和柑橘主要害虫(叶螨、锈螨、蚧类和粉虱类等)近年来的发生面积在逐年增加。在一些作物上,次要害虫发生情况加重,比如在苹果上,主要害虫发生总面积呈下降趋势,但是蚜虫发生面积增加。

自今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小宗作物用药逐渐规范化,这也给杀虫剂提出了新要求。以果树为例,大宗果树品种的药剂过于丰富。而小宗果树品种如樱桃、蓝莓等很少有药剂登记,存在无药可用的尴尬处境。加快小宗果树的杀虫剂登记,并给予相应的用药指导,这需要杀虫剂企业予以关注。

抗药性管理引关注

抗药性加重是影响杀虫剂防治效果和产品推广使用周期的重要原因。不断寻找新的抗药性解决方案,将是杀虫剂开发的主要方向和重要工作,也是各个厂家、公司追逐竞争的主战场。

2016年,全国农技中心对20个省(区、市)的60个抗药性监测点的稻飞虱、二化螟、小麦赤霉病、棉铃虫、棉蚜、烟粉虱等11种重大病虫的抗药性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部分病虫对田间常用防治药剂抗的药性显著上升。

据束放介绍,目前在水稻上,褐飞虱已经对吡虫啉产生了高等抗性;灰飞虱也对毒死蜱产生了中等抗性。以棉花害虫来看,目前棉蚜对吡虫啉产生了高等抗性,对溴氰菊酯也产生了高等抗性。

伴随农药零增长政策实施,农药行业尤其是杀虫剂行业呈现调减趋势。资料图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蔬菜上。小菜蛾对阿维菌素、苏云金芽孢杆菌、氯氰菊酯、虫酰肼等已经产生了抗药性;蔬菜烟粉虱对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氟虫腈等产生了抗药性;温室白粉虱对吡虫啉、吡蚜酮、噻虫嗪等产生了抗药性。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希武说,整体来看,中国农药抗药性由北往南、由西往东抗药性逐渐增加,这对杀虫剂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据了解,在害虫抗药性治理中存在的很大问题是杀虫剂的不合理使用:一是忽略了有效治理时期,二是忽略了剂量控制的基本原理,三是药剂轮用、混用不合理。

面对抗药性治理问题,高希武给出了建议:如掌握合适的施药时期和适期施药,并增加化学防治药剂品种的多样性,通过轮换用药、复配用药延缓抗药性的发生。

高希武同时强调了加强抗药性监测的重要性。他指出,现有的抗药性监测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通过标准化的抗药性监测,实时停用或淘汰不能或难于恢复靶标敏感度的农药品种,及时实施抗性治理措施,研发替代技术,能有效提高杀虫剂的利用率,对延长产品推广周期也是一种保护。

采取多种用药方式结合,也是延缓杀虫剂抗药性、减少用药量的方法之一。麦蚜是小麦上的主要虫害之一,通过种衣剂拌种的方法防治小麦蚜虫,省时方便,用药量小,对天敌也不会有影响,受到农民的喜爱。

通过杀虫剂与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也可以提高害虫防治效果。在我国,蔬菜种植面积仅次于粮食作物,害虫发生情况复杂,目前许多外来入侵害虫已经成为蔬菜上的主要害虫,如三叶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等。应用Bt生物制剂防治鳞翅目害虫,应用寄生蜂、捕食螨防治粉虱、蓟马等害虫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新剂型新品种快速发展

近些年,一些关于农药或者杀虫剂的网络谣言甚嚣尘上。华东理工大学院士钱旭红表示,在所有化学品中,农药的安全性是最可知的。现在很多人认为有机食品就是安全的,就是放心的,实则也不一定,因为有机食品很容易存在毒性很大的霉菌毒素如黄曲霉素等。食品安全关键在于如何减少农药残留,如何避免农药过量使用,这才是现在应该关注的问题。“有调查显示,日本是全世界农药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但是食品安全水平却很高,因为日本不会发生大量重复使用某一种农药的问题,所以这就提醒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农药减量,而忽视了增效和提质这两个更重要的方面!”钱旭红说。

新产品的研发为杀虫剂的抗性管理和减量用药提供了更多选择。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覃兆海介绍,近些年杀虫剂研发取得了一定突破。目前新研发的杀虫剂主要是新烟碱类、双酰胺类、呼吸链复合物抑制剂类和结构新颖但机理未知的杀虫剂。

统计显示,近10年来国内外公开的杀虫剂共27个,其中新烟碱类和双酰胺类是主角,各占7个;菊酯类杀虫剂也有不少新产品推出,如四氟醚菊酯、氯氟醚菊酯等;以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为靶标的杀虫剂或将成为新宠,但传统结构类型的杀虫剂仍有爆冷的可能。

从现有产品来看,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市场销量虽然在逐年增长,但是主要的品种还是噻虫嗪、吡虫啉、噻虫胺等。以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为代表的双酰胺类杀虫剂的销售额也在不断增长。

乙唑螨腈、氟吡呋喃酮、三氟苯嘧啶等一批新产品被认为具有一定推广潜力。乙唑螨腈在防治红蜘蛛上具有良好效果;氟吡呋喃酮可用于防治烟粉虱、木虱、蚜虫;三氟苯嘧啶在防治稻飞虱上非常高效。

除了新成分的研发,微胶囊剂等杀虫剂新剂型发展迅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吴学民表示,未来农药微胶囊的发展方向应该着力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使控制释放更精准,并引入纳米材料等新的环保材料和新的制备方法,同时需要完善农药微胶囊的产品质量控制标准。与此同时,省力化制剂、飞防制剂等剂型的研发,也正在带动杀虫剂向高效、低污染、省力化发展。

近些年,国产新农药创制速度加快,企业研发推广创制杀虫剂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截至2016年11月底,我国创制的获得登记的杀虫剂品种有15个,其中有6个品种获得正式登记,其中包括四川省化工研究设计院硝虫硫磷、南通江山氯噻啉、大连瑞泽丁虫腈、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呋喃虫酰肼等。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副总农艺师姜辉提醒各企业,农药产品开发不仅要考虑它的物化特性、药效、工艺成本,还要考虑安全性。针对涉及新农药、新的使用范围、新的施药方法和增加施药量的“四新”产品,这些都要求做出风险评估报告。要从产品的使用方法、环境行为参数和生态效应参数等方面综合分析生态环境风险。

猜你喜欢

用药量抗药性使用量
减少#1炉再热器减温水使用量
“以虫吃虫”这家大棚农药使用量减少30%
2020年 宽带订户月使用量将创新高
澳大利亚谷物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加的原因和管理
莘县地区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研究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分析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半夏泻心汤临床案例用药量的聚类分析
植物有害生物抗药性及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