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要跨越“诚信门槛”
2017-10-30高广志管建涛
高广志 管建涛
“是不是真的?在哪里能买到真的?”很多有意购买好的农产品的消费者,一般都会先这样问问。“哪里能买到真的五常大米?”北京、上海一些消费者托黑龙江朋友问;“怎么能买到真的人参?”江苏消费者询问到当地出差的吉林干部……
而在供给端,各级经营主体、政府部门将许多精力和成本都用在了证明“我是我”。五常市杜家镇农民电商陈大力为了证明自己卖的是真的五常大米,在小包装上打了这样一行字:我是一名复员的军人,当今健康食品少之又少,请相信农民的质量诚信胜过品牌。
但效果又如何呢?
农业供给侧改革遭遇“诚信门槛”
5月下旬,以盛产五常大米闻名全国的黑龙江省五常市正值水稻插秧季节。在五常市二河乡农民的繁忙身影中有一个来自南方的城里人格外显眼。虽然不种地,但他早上三四点钟天刚一亮就到田里,经常拿着手机拍照、摄像,记录“地是怎么种的,米是怎么出的”。
这个人叫阙文生,是浙江诚食善粮质量农业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城食善粮质量农业研究院是一家企业化运营的社会组织,目前正在做一项大米定制业务。阙文生来到五常的直接目的是寻找“诚食善粮”,即诚实种植、诚信销售的粮食。他已经在村里租了一间房,准备观察种地的全过程。
佳木斯市桦川县创业乡春鹏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景春鹏说:合作社卖的是鸭稻米,其实成本没那么高,但需要借助各种手段证明卖的鸭稻米是鸭稻米,这个过程中增加很多成本。
黑龙江省各级政府为了把优质农产品推销出去,在南方城市举办许多展销会。省粮食系统的负责同志说,他回答消费者咨询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是真的龙江大米”,有时急了就说:“政府举办的展销会你还不信吗?”
五常大米品质全国闻名,按理说农业供给侧改革比较好抓,常年研究农业经营和农产品市场建设的五常市农业局局长伊彦臣坦言,当前我国农产品在生产、加工、供给等方面的最大问题就是诚信问题,五常大米长期受此困扰。
2016年,五常大米产量只有125万吨左右,但全国各地卖的“五常大米”超过1000万吨,这种情况很多人都知道。
“掺假”造成生产消费领域恶性循环
当前,农产品掺假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严重影响高质量农产品供给。陈大力为了买到品质好的小米,专门跑到盛产优质小米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天山镇。当地农民告诉他,一斤小米2元。熟悉小米生意的陈大力继续追问,“不加陈米,一斤多少钱?”得到的回答是,“不加陈米一斤2.5元,但一般都加陈米卖”。
类似这样的农产品掺假行为,一定程度上已经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影响。一些农民说,很多杂粮、有机农产品都掺假,自己不掺假就亏了,久而久之不诚信种植或者掺假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诚信了,未必卖上高价,不诚信,反倒能增加眼前收益”,这种心态在农业种植者和经营者中比较普遍。
不诚信、不守信用还影响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中粮米业(虎林)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杨冬宇介绍,农户跟公司签订的水稻购销订单履约率可达60%,“这已经是不错的了,很多小企业和农民的订单履约率更低”。市场价低于订单价时,农民会按照订单卖。但市场价高于订单价时,不少农民就直接卖给市场了。企业无法收回订单粮食时就得外抓粮食维持加工。杨冬宇说,签订订单时种子大都是统一的,临时收购的粮食品种比较杂,这就影响到终端的农产品供给。
农业专家分析,这种农民履约率低的现象之所以普遍,一方面是当前失信成本低;另一方面农民是弱势群体,数量庞大,经常因“法不责众”不了了之,企业拿农民也没什么办法。再加上一些不守信企业也在市场价低时,通过压等扣杂等方式压价,都为不诚实环境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生产销售的不诚实行为反映到消费者流域就是:人们不知道哪个是真的,既使你花了很大精力和成本做推广宣传,也很难让消费者相信,消费者更愿意通过朋友等一些私人渠道购买以保真。
“如果是在日本、美国等地,几乎不用担心农民在种有机大米时也用农药,但在我国还不行。”有多年经营农业经验的阙文生直言,再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也没办法保证农民不乱用化肥农药,只能自己参与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才能确保采购的五常大米是真品。这种恶性循环大大削弱了农业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市场潜能。
推进“诚食善粮”释放农业生产力
世界粮商益海嘉里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的粮油公司办公室墙上,醒目地写着“诚信廉洁、勤奋创新、健康安全、和谐共享”16个字的企业口号,生产经理李国权认为,做农业,做农产品,诚信是第一位的。
坚持诚信,甚至付出一些成本的诚信让在网上卖大米的陈大力收到了更大回报。淘宝店刚开一年时,网上大米销售特别好,货源不够了,他从农民手中高价收购了一车水稻,结果脱粒时候他发现是陈稻,为了维护信誉和对客户的承诺,就把这批水稻低价卖了,陈大力说:“认可自己赔钱”。正是因为坚持诚信,陈大力的淘宝店生意越来越火,现在年收入已达到百万元。
坚持诚信不仅不会少收入,而且还会大大增加农业附加值,提升农业价值链空间。阙文生订制大米的会员愿意一年花6800元买260斤大米,平均一斤米卖到近30元。伊彦臣举例,从口感和香气上说,五常大米超过日本越光米和泰国香米,但日本越光米能卖到80元到100元一斤,五常大米平均只卖10元一斤。如果坚持做真正的五常大米,挖掘出稀缺农产品的价值,五常大米卖到四五十元一斤没问题,至少还能多卖出300多个亿,这带给农民的增值收益远远大于掺杂陈米的收益。
黑龙江省农科院总农经师矫江认为,我国各地特色农产品众多,假如都能诚信种植、诚信经营,让消费者可以简单、便捷地买到“真货”,消费者一定会给个“好价”,这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当农产品经营者在诚信体系内获得收益,他就会更加自律。企业也如此,如果因为诚信收益就会更加维护诚信。
黑龙江省提出“农业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进而靠‘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发展理念,政府正主导建设五常优质大米交易中心,推进“诚食善粮”建设。今年1月,“龙江大米五常信用产业联盟”正式成立,通过监管从源头到市场流通各个环节的诚信建设,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平台,设立“红黑榜”,区分诚信守法企业和假冒伪劣失信企业。
一些专家认为,随着腐败惩治的持续深化,失信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存在信用危机的市场环境中,就容易出现守信者步履维艰、消费者提心吊胆的不良局面。目前,我国每年通过各种渠道从国外进入的婴幼儿奶粉达到30万吨,相当于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的三成,直接原因就是三聚氰胺事件,很多孩子妈“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黑龙江省五常市远景村农民在田间插秧。资料图 摄影/新华社记者 王松
不诚信问题已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每年因不诚信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笔者粗略统计,这个损失额度相当于2016年东北四省区财政收入总和。业内人士测算分析,市场交易中因信用缺失、经济秩序问题造成的无效成本约占我国GDP的十分之一。
像抓“舌尖上的浪费”一样解决诚信问题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新常态阶段,“诚信门槛”绕不过、躲不开,已经到了不得不破题的时候。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要像抓“舌尖上的浪费”一样下决心解决。
首先,建立全国统一联网的诚信制度体系,这是诚信社会建设前提。当前我国一些地方或者银行、公安等行业部门已经建立了诚信网络,但标准不一,行业性突出、地域性强,无法兼容,也就无法形成可供参考的统一的诚信数据系统,容易出现不诚信的“漏网之鱼”。
其次,严格底线管理,使掺假造假者心有畏惧、无处立足。在已有全国统一诚信数据系统的支持下,加强对不诚信行为的惩治,直至“不诚信的人承受不了”。切实提高失信成本,让不诚信的人感受到切肤之痛,不敢不诚信。
第三,加快全国诚信立法进程,使之成为人们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恪守的准则,同时让惩治不诚信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依法建设信用体系已经迫在眉睫,我国一些地方正在谋划“社会信用”立法,可及时总结先行先试的经验,扩大推广好经验、好办法。
最后,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和管理。发扬中华民族“以诚立身”的传统美德,久久为功,形成全社会讲诚信的氛围。从跨越“诚信门槛”破题农业供给侧改革,进而释放全社会的生产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