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课堂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同侪交互活动设计

2017-10-27王宇珍屈社明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设计与实施英语课堂

王宇珍+屈社明

摘 要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学习者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的能力。而同侪交互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英语课堂同侪交互活动设计遵循目标性、融入性、支持性和多样性原则,实施程序包括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实施和评价同侪交互活动等环节。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侪交互活动 设计与实施

一、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同侪交互活动

国外学者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人们通过积极和熟练的思维形式促使信息概念化,并应用、分析、综合以及评估信息,最终得出结论的过程,这一过程以事实为基础,清晰、理智、公正地开展理性化思考[1]。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合理化和反思性思维,决定你相信什么或要做什么[2]。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自我调节的判断,这种判断会形成对所依赖的事实、概念、方法、标准或者情景的思考并对其予以诠释、分析、评估、推理和解释[3]。批判性思维倾向于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他人观点,易于在思考和行动中不断地给我们的思维方式注入新鲜血液或修正已有观点,乐于从他人身上汲取有助于批判性思维形成的养料[4]。

国内关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黄源深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论证说理、写作论述等方面普遍存在“思辨缺席症”,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能力[5]。鉴于此,何其莘、文秋芳和刘润清等专家呼吁外语教育要关注并解决这一问题[6][7]。林崇德、文秋芳、李莉文、董元兴、孙有中等深入研究学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发展路径,林崇德提出了“三棱结构模型”,文秋芳等提出了“层级模型”,并且构建了思辨能力测量工具[8-15]。这些研究有助于学者了解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基本内涵,为后续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根据高中学生的交际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高中英语教学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文献研究表明,高中英语教学在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缺少操作性比较强的研究成果。

同侪交互是一种合作式学习,是指多个学习者通过多元交互、相互探讨、共享观点,解决学习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认知能力。同侪交互是指学习者以小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学习小组围绕相关话题,开展协作探究;小组成员通过营造动态化学习氛围,在认知、情感、环境等方面相互支持,促进成员深度思考;小组活动形态以探索、疑问、推测、辩论等为主;小组开展交互活动需要教师提供资源帮助。显然,同侪交互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本文从英语课堂同侪交互视角展开研究。

二、英语课堂同侪交互活动设计原则

1.目标性

教师在设计同侪交互活动时,必须认清,同侪交互活动是一系列组合性活动,而非单一性活动,每项活动从设计到实施都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即必须服务于与其功能相应的批评性思维能力的某一个或多个方面,如辩论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评价能力。这样便于教师在同侪交互活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之间建立关联性,也便于教师有目的和有针对性地设计同侪交互活动。

2.融入性

高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必须与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发展融为一体。不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应是推动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发展的主要辅助手段。

3.支持性

设计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同侪交互活动旨在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框架。这一过程需要教师从环境、情感、认知等方面给予学生支持。环境支持是指教师要为学习者创设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内在和外在环境。内在环境是指学生学习的心理环境,即乐于思考、善于质疑、勤于探究、敢于尝试;外在环境是指能为学生提供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宽松教学氛围,如课堂辩论、师生问答、学习报告呈现、相互评价等。情感支持意指教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不良心理,如焦虑、恐惧、害怕、担心等,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予以矫正。认知支持是指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语言信息摄入、加工和输出机会。

4.多样性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设计多样化的课堂交互活动,单一活动难以推进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因为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由多种子能力构成的综合体,不同子能力的发展需要实施与此相应的教学活动。如培养学生应变能力需要教师设计师生问答或辩论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需要教师设计并实施文本理解活动或者合作学习活动等。

三、英语课堂同侪交互活动实施程序

下面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英语》(6)Unit 4 Global warming为例[16],实例解析。

1.确定教学目标

基于文秋芳等提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层级结构模型,我们将本单元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目标确定为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评价能力三个维度。结合高中生英语语言认知规律,对上述三个维度的能力进行分解:分析能力包括文本理解能力、观点梳理能力、观点比较能力、观点甄别能力;推理能力包括搜集资料能力、提出解决问题方案能力、诠释方案可行性能力;评价能力包括评判他人观点能力和自我学习评价能力。

分析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对本单元文本进行不同层面的阅读,培养学生文本理解能力(包括句法结构和篇章结构理解能力),梳理、比较、甄别作者观点能力,奠定培养推理能力和评价能力的基础。

推理能力目标:针对“全球变暖”现象成因和可能后果,学生能独立提出自己观点,运用搜集到的理据对自我观点科学论证并清晰阐释。

评价能力目标:能辩证地对他人所提出的“全球变暖”现象成因提出质疑、评判;能反思自我观点,评判自我学习过程及其效果。

2.设计同侪交互活动

(1)分析能力发展活动endprint

文本理解能力活动:关键词阐释、文本内容理解、文本结构分析等活动。

文本观点梳理活动:理解活动、问答活动、呈现活动等。

文本观点比较活动:讨论活动、辩论活动、理解活动等。

文本观点甄别活动:思维活动、讨论活动、辩论活动等。

(2)推理能力发展活动

探究活动:围绕全球变暖话题,学生提出个人观点,寻找理据。

讨论活动:小组基于理据,协商讨论,提出解决问题可行性方案。

思维活动:在上述理据和讨论基础上,小组形成结论。

呈现活动: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呈现本小组方案。

(3)评价能力发展活动

问卷调研活动:教师通过问卷调研,了解学生在辩论活动中对对方观点的认可度和自我批判性思维能力变化情况。

访谈活动:教师通过与部分学生开展面对面交谈,了解学生在同侪交互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状况、学生对同伴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价。

自我反思活动:学生以报告形式向教师呈现自我批判性思维能力变化情况。

3.实施同侪交互活动

教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3~5人。各小组依据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目标开展小组活动。

(1)分析能力发展活动

文本理解能力活动:第一,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列出本文关键词,如global warming、greenhouse、greenhouse gases和greenhouse effect等,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主阐释,然后小组协商。第二,学生阅读课文,按照教师设计的关联性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入里,展开组内阅读活动,然后在班上呈现。问题如下:What happened to the temperature of the earth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What are the scientists attitudes towards global warming? Do they agree with one another? 该活动旨在促进学生整体理解文本内容。第三,基于文本标题,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分析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然后小组讨论,并在班上呈现。该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论点-论据-论证”的发展模式,以提高学生篇章结构分析能力,为随后培养推理能力奠定基础。

文本观点梳理活动:文本作者就Global Warming列举了两种观点,教师以此为基础设计问题:What contributes to the rise of the temperature on the earth? How do the attitudes towards global warming vary among scientists? 学生再阅读,探寻问题答案,相互分享成果。

文本观点比较活动:就气温上升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可能性影响,科学家持两种不同观点。学生阅读课文第五段,比较两种观点,并回答: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two different views?

文本观点甄别活动:教师设计问题:Do you agree with the scientistsview that the increase in the earths temperature is due to the burning of fossil fuels? Which one do you agree?State some reasons。学生讨论,提出观点,阐述理由。

(2)推理能力发展活动

就文章結尾的问题“Does that mean we should do nothing? Or, are the risk too great?”学生展开小组探究。首先,提出观点;然后,查阅资料,佐证观点;接下来,小组讨论,形成统一认识;最后,模拟talk show,将讨论话题改编为访谈节目,六人一组,一人扮演脱口秀主持人,两人扮演科学家,其他人扮演观众。主持人采访两位科学家,观众通过向科学家提问参与讨论活动。该活动旨在发展学生推理能力,同时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

(3)评价能力发展活动

评价能力发展活动的实施分两个环节:第一,辩论活动。针对“Will the global warming necessarily bring about a catastrophe?”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开展辩论。教师将事先设计好的评价表格发给学生,学生对辩论两组表现进行评判。第二,问卷调研、访谈和反思活动。教师事先设计好调研问卷和访谈问题,如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你的分析问题能力和推理能力是否提高?对学生展开调研和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学生就本单元学习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状况撰写反思报告。

4.评价同侪交互活动

评价英语课堂同侪交互活动要关注活动的目标性、关联性、序列性。目标性反映了同侪交互活动的设计是否具有明确清晰的指向;关联性反映了同侪交互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目标有无对应性,即该活动旨在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哪一个方面,是分析能力还是推理能力?序列性反映了同侪交互活动的设计是一系列关联性活动的联合运作而非单一活动的独立运作。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观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反思报告等。

参考文献

[1] “Critical thinking” at Dictionary.com [OL].Retrieved 5 June 2016..

[2] Facione, Peter.A.(2009).Critical Thinking:What It is and Why It Counts [OL]..

[3] Mulnix,J.W.Thinking Critically about Critical Thinking [J/OL].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2012(44):464-479.Retrieved 16 June 2016..

[4] Raiskums,BW.(2008). 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Criticality in Adult Education[OL].Dissertations & Theses -Gradworks. Retrieved 17 June 2016..

[5] 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

[6] 何其莘.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1).

[7] 文秋芳,刘润清.从英语议论文分析大学生抽象思维特点[J].外国语,2006(2).

[8] 林崇德.思维心理学研究的几点回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9] 文秋芳,等.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

[10] 文秋芳,等.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客观性量具构建的先导研究[J].外语教学,2010(1).

[11] 文秋芳,孫旻.评述高校外语教学中思辨力培养存在的问题[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3).

[12] 李莉文.试析英语专业技能课程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J].中国外语,2010(6).

[13] 李莉文.英语写作中的读者意识与思维能力培养[J].中国外语,2011(3).

[14] 董元兴,等.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评估与培养[J].外语电化教学,2010(5).

[15] 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3).

[16]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英语》(6)[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王宇珍(1983-),女,陕西岐山人,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屈社明(1967-),男,陕西眉县人,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硕士。]【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能力设计与实施英语课堂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Pro/E设计机械零件》学习情境设计与实施
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写作课程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设计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