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用“权”机智
2017-10-27孟德勇杨琼
孟德勇+杨琼
摘 要 教师要敢于腾出足够的时间,用交还读书权—下放问题权—深挖引领权—分解评价权的方式,师生分力、合力学好一些重点、经典范文,以强化阅读,激发问题潜能,引领学生诗意地栖息,增强学习能力。
关键词 读书 问题 引领 评判
学习语文,却很少有时间读书;课堂常被“拆零件”的活占据——即便是美文,也被拆分成背景、字词、句段、结构、文意等,逐步讲解;或者用导学案等拆分,做、讲导学案等。语文整体的美感丢失,学生被动接受,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素养不高、见解幼稚。本应该是文化盛宴的精美作品,却弄得索然无味。不是考试的强大压力,可能不会有多少学生学习语文了。
教学中运用交还读书权、下放问题权、深挖引领权、分解评价权的方式,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效果倍增。
一、交还读书权
经典美文教学,应该敢于给学生一定的独立阅读时间,使学生在自由阅读、模仿阅读、背诵延伸中建构一个整体审美的精神家园。
1.阅读
《荷塘月色》是一篇由自然美、哲理美、艺术美构成的精美言语作品。让学生自由阅读:心系于美景,顿生怡然之情;让学生深情地朗读:在荷塘和月色的巧妙融合中,体会优雅、朦胧、幽静之美;让学生想象情景、模拟心情、体验作者的情感,走进作者特有的情感氛围,进行模仿阅读:读出趣味、读出情感,在阅读中角色互换,把自身幻化成朱自清,在月下心灵漫步;让心在朦胧柔和的月光背景下,得到叶、花,安谧、恬静的审美关照,唤醒审美内驱力。
2.背诵
经典篇章中,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溶溶的精美文段,六朝采莲的热闹场景等等,这些优美词句的积累不断地融进学生的习作中,笔端定会写出美丽的词章。
3.延伸
指导学生课后自主积累——查阅作者和本文的相关材料、阅读类似散文,促使心灵在书香中漫步,增强了阅读的兴趣。学生在阅读中,即使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没有任何人的帮助,也会有原生体验,这是语文实践的起点。阅读,给他们完整的美感;延伸阅读,实现差异化、兴趣化学习。这样的语文课堂,就更有了乐趣、诗意、激情,从而实现真阅读、真感受、真受益、真拓展、真提升。
二、下放问题权
下放问题权,即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读熟、读透,反刍、咀嚼。学生在具备整体美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从而有了问题意识,激发了探究欲望。
1.提出问题
通过阅读作品,从不同角度进行品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提升思维的品质。如,作品中“幽僻”若换成“幽静”有何心情变化?“杨柳”這个意象又是什么?“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恰当、优美无比的修辞奥妙点在哪里?为何重点写荷塘四周的景色,而不写路上的景色?类似问题的思考,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2.质疑问题
《荷塘月色》中情感基调点在开头,后面又善于变化,展示了作者漫游荷塘时的心情变化曲线图,教师应着重点评情和景选择的关系,促使学生理解体悟文章主旨。
又如,文章中作者“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个性情趣的矛盾吗?作者追寻的目标是什么?教师通过这类问题的解答,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3.思考问题
《荷塘月色》主旨的模糊性和多义性并存,如何理解?如何学习、缩短和朱自清妙曼无比语言的差距?我们应该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质疑”,激发学生的问题潜能,因为这是创新力的基点。同时,学生有了内在解疑需求,共性问题即是教师智慧输出的节点,个性问题则是学伴合作探究、互助解决的动力引擎。这样,学生的问题潜能得到激发,思辨能力得到提升。
三、深挖引领权
教学中的许多内容学生不能够理解,教学又要求达标之处,这才是教师应该花力气“教”的地方。
1.引领审美
意象美:荷花与月亮,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崇高圣洁之美;体会文中写荷花、月亮之美,与作者特定环境下品格之美有相通之处。
景色美:学习换位移情,设身处地地体验写景之妙,尽可能地体验情景交融之美。
方法美:赏析情景交融、衬托、虚实结合等写法;体味第四段无“月”,却处处有月,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奇妙写法;鼓励模拟该片段写作。
2.引领体悟
感受清净、优美的荷塘世界中暂时的超脱和自由;理解作者一路写景、抒情,流淌在无边的荷香月色里的情感流;体悟作者缘情写景,在绘画美和情趣美中蕴含的情思;与作者、文本进行精神交流和意义共享;跟随作者进行一番审美的旅游,一次心灵之旅;学习如何寓情于景,唤醒生活体验,增进阅读体验,促进再生体验的生成过程。
3.引领纵深
尝试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够依本而读,据情而写;体验范文—生活实践互愉性及诗意美感;学会用语文关照生活,实现“语—文—生活”的循环;指导学生把学习成果移植到经历过、品读过的情景中,用文字完成一段诗意的旅程。
四、分解评价权
学生通过阅读,对问题的探寻与解读,能够解决一些问题,这利于养成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须要师生合力完成三方面的工作。
1.学生方面
积累、理解性的:字词解释、写作背景等,学生查阅、评判,教师不必越俎代庖。巩固、拓展练习等,学习小组评价,教师抽查点讲评即可。
2.师生方面
鉴赏、体验性的:作者想摆脱内心的苦闷和烦恼,却只能够得到心灵上暂时的超脱和自由,教师须引领、示范,促进学生寻找情感和生活的对接点,要求学生模仿写作。教师应花较多精力引领评判。
3.教师方面
学生对文中景象体味不足,可开设小讲座,进一步深挖引领文本主旨,以提升教学效果。
总之,巧妙地运用“权力”机制教学重点、经典范文,须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会学语文、学好语文,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学效果定会事半功倍。
【责任编辑 关燕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