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童书第一品牌是怎样炼成的?
2017-10-27杨帆
杨帆
17年来,《神奇校车》如一缕清风,在让许多中国孩子爱上科普阅读的同时,也打破了人们对科普书的固化认知,开创了一个重要的童书门类。
蒲公英童书馆总编辑颜小鹂刚刚度过了忙碌的两周——从9月4日起,蒲公英旗下知名科普童书品牌《神奇校车》正式登陆全国5000余家肯德基门店,并在遍及全国的肯德基《神奇校车》主题店中举办了多场别开生面的阅读活动。对于向来不喜欢热闹的颜小鹂而言,随《神奇校车》在全国的旅行多少有些疲惫,然而当她看到各地的孩子们对《神奇校车》溢于言表的喜爱时,心里想的却是“付出多少都值了。”
美国知名作家乔安娜·科尔认为,生动的表达与明快的图画能帮助低龄儿童更好地认知和理解科学,因此她与搭档布鲁斯·迪根一并创作了《神奇校车》系列。系列的主角之一是鬼马乐观的卷毛老师,她利用不断变身、无所不能的神奇校车将同学们载去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地方,让他们切身体验到科学知识的奥妙。这套融合了科普知识与文学想象的童书自1985年问世以来就深受各地读者喜爱,目前全球销量已超过5亿册,而在2000年进入中国内地后,《神奇校车》连续十年雄踞当当网童书畅销榜榜首,总销量突破千万册大关,成为中国科普童书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
《神奇校车》究竟有何种魔力,能让全球读者为之倾倒?与肯德基携手后,《神奇校车》又将在国内掀起怎样的科普热潮?面对《出版人》杂志记者,颜小鹂回顾了自己与《神奇校车》共同走过的17年历程,在这位资深童书出版人看来,奇迹绝非猝然降临的,《神奇校车》今天的成就背后,凝聚了作者与出版者们太多的心血。
最懂《神奇校车》的人
“在中国,再也找不到比我更了解这套书的出版人了。”谈到《神奇校车》,颜小鹂多少有一些骄傲。但在17年前,她也不曾想到这套书会伴随她日后出版生涯的每一天。
“最初看到《神奇校车》的时候,我是很震惊的。”颜小鹂告诉《出版人》,“让我吃惊的是它是这么的‘花哨,满纸都是内容,就像漫画一样。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书中新鲜的内容成为了更吸引我的内容。”那是在17年前,颜小鹂还是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身为《神奇校车》选题论证小组成员的她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与这套科普童书的初次邂逅。
2000年,《神奇校车》正式引入中国内地。然而就同日后的许多畅销童书一样,引进之初的《神奇校车》也经历过一段乏人问津的时光。“最初印了五千册,有三千多套都在库里。”颜小鹂说。在第二个版权期续约之后,《神奇校车》每年的销售已经可达数万套,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童书品牌。
2010年,《神奇校车》版权被颜小鹂创立的出版品牌蒲公英童书馆拿下。让颜小鹂对《神奇校车》念念不忘的,首先是丛书独特的内容定位:“《神奇校车》能在全球持续畅销30多年,其内容的品质就不用多说了。而在中国,它更是一套能把孩子带入到科学阅读中去的科普童书。”在颜小鹂看来,我们过去的科普童书往往习惯于单向传递,“水是什么?电是什么?总是非常直接地告诉孩子。而《神奇校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孩子亲自徜徉在科学的世界里,从头到尾去体验、了解科学”。
而市场也最终印证了颜小鹂的判断——蒲公英接手后的第一年,《神奇校车》系列销量飙升至20万套。随后丛书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又推出阅读版、人文版等多个版本,累计销售量突破千万册。17年来,《神奇校车》如一缕清风,在让许多中国孩子爱上科普阅读的同时,也打破了人们对科普书的固化认知,开创了一个重要的童书门类。
崛起中的科普类童书
《神奇校车》之于蒲公英童书馆的另一重价值在于奠定了“科学馆”产品线的基础。颜小鹂告诉记者,蒲公英成立之初就没有把自己定义为一个绘本出版机构,之所以以“童书馆”为名,正是源于他们扩大童书题材范围、服务儿童全方位阅读需求的初心。而在其中,科普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读者普遍缺乏的不是人文素养,而是科学素养。”谈及涉足科普的原因,颜小鹂表示。她认为对于孩子而言,比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科學的思考方法,让他们懂得科学就在身边,“对图书的内容不能完全消化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培养一种科学的态度。这就是出版人要做的事情。”
基于这样的思考,蒲公英童书馆开辟了“科学馆”产品线,专门出版讲述科学思考方法、提供体验性认知的儿童图书。随着《神奇校车》的出世,“科学馆”也随之成为了支撑整个蒲公英发展的重要产品线。随后蒲公英秉承同样思路推出的《地图(人文版)》《太空》《地下水下》等作品无不深受读者青睐。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科普类童书并不是市场的热点,但随着蒲公英“科学馆”的壮大,环境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颜小鹂认为,童书的消费者是成人,而后者总是希望孩子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学到有用的知识,“因为存在这种务实的需求,所以科普类童书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在她眼中,如今科普类童书的崛起,《神奇校车》与其他蒲公英“科学馆”出版的作品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出版的价值不是迎合,而是引领。”对此颜小鹂表示。
“比做绘本难十倍”
“科普童书绝对不是你写字你画画,有时做一本科普书比做十本绘本还累。”谈到当下科普童书的出版,颜小鹂不由感叹。20年前就在出版科普作品的她深知,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时间,一本优质科普书的诞生所需要的投入均大到惊人。她知道一本畅销全球的科普童书必要的创作周期——《神奇校车》每两年才有一本新书问世,《地图(人文版)》更是磨了七年;她也知道后续的编辑工作对于一本科普童书的重要性——《神奇校车》在蒲公英完成了八个校次,专门请科学家、教育家来做审校,确保其中的概念提法和学校教育有无出入。“一套书其他方面的口碑都很好,在编校质量上却有硬伤,这是我最不能接受的事。”颜小鹂说。
在引进外国优质科普童书之外,蒲公英如今也在打造原创的科普产品线。而颜小鹂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距离最顶尖的产品仍有差距,国内的作者和出版团队都需要不断打磨。
“做科普态度很重要,但技巧也同样离不开。”颜小鹂说。在她看来,中国有很多优秀的选题,也有很多学者都有做科普的情怀,而现阶段原创科普书存在的问题是呈现方式太过专业,有些书大人读起来都感觉烧脑。“我们想蹲下来,却找不到蹲下来的方法,找不到交流的话题。”颜小鹂表示。对于这个问题,蒲公英的解决之道是发挥编辑的力量,让出版者深度介入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中。
“科普书不像故事书,作为出版者,我们决不能组完稿就不管了。”颜小鹂表示,她甚至觉得,一本科普童书最核心的创作者是编辑,“因为只有编辑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东西,知道什么形式的内容是孩子们能接受的。”
在蒲公英,每本原创科普作品的出版都是一个小项目——编辑起头,文字、图画作者和科学家分别加入,在不断的磨合中圈定知识点,并在与读者的交流中不断筛选。知识点确定后,就是漫长的创作。“对于一本科普书的创作,我们没有任何时间期限。只要按照蒲公英的计划、要求来做,两年三年四年五年我都等。”颜小鹂告诉记者。
肯德基入局之后
《神奇校车》走俏市场,来找蒲公英童书馆谈合作的人也多了起来。正是在这期间,许多人发现颜小鹂不仅对图书出版的品质精益求精,对于合作方也有着近乎偏执的严苛要求。“在合作前,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品牌、品质的关联度。绝对不是谁卖得多就给谁。”颜小鹂说。在她看来,品牌的生命周期不是由销售量来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口碑的传承,因此对于合作方,蒲公英童书馆的选择可谓慎之又慎,当肯德基伸出橄榄枝的时候,却让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可能性。
肯德基有着将优秀文化品牌附加价值增大的能量——自从2015年起,肯德基就启动了“天天阅读、快乐成长”的活动,希望让好书陪伴孩子们的成长。2016年,肯德基选择了如童趣出版社、浙江少儿出版社、接力出版社等多家图书品牌的童书进驻门店,其中蒲公英童书馆的《神奇校车》是最受顾客喜爱的品类之一。
在与蒲公英等多家优质童书出版机构合作的同时,肯德基对少儿阅读领域的投入规模也在日益扩大,并开始将重心转向阅读氛围的营造与阅读理念的传播。2016年,肯德基成立阅读推广平台“小书迷王国”,建立专家团队,为读者提供专业的儿童阅读书单和阅读指导报告。在这样的背景下,《神奇校車》再次出现在全国5000多家肯德基餐厅中,为读者提供亲子阅读的新选择。
与如此大规模的商业机构合作,对于蒲公英而言无疑也是一次新颖的尝试。对此颜小鹂表示:“过去读者主要通过书店、网络买书购书获得阅读的体验,但没有想到在这样一家深受欢迎的餐厅中,小朋友也能获取阅读。这种优质资源共享的合作,对蒲公英自身的品牌延展给予了很好的帮助和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