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职业体验教育的课程化设计与实施

2017-10-27万平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课程实施课程设计小学

万平

摘 要 小学生处在职业幻想期,小学时期是他们职业教育的启蒙时期,进行课程化的职业体验教育是提高职业体验教育成效的重要途径。依据课程论的基本原理和职业体验教育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提出了小学职业体验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基本原则、技术路线与要求,以期为小学职业体验课程设计与实施提供一种“轨范”。

关键词 小学 职业体验教育 课程设计 课程实施

职业是人生存的必需,帮助每一个小学生开展职业探索,寻求适合其发展的职业之路,是世界各国普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1]。小学时期是小学生了解自己、认识社会、理解职业的开端,是其职业生涯思想形成的初级阶段,被称作职业幻想期。因此,小学时期是职业教育的启蒙时期,是进行职业认知、培养职业兴趣和逐步明确职业意向的重要、基础时期。重视职业体验教育,对职业体验教育进行课程化设计与实施,对于密切小学生与社会职业的联系,增进小学生对社会职业的了解,帮助小学生发现、培养职业兴趣,明确职业意向,为终身职业规划奠定基础具有重要价值。

一、小学职业体验教育的课程化设计

体验课程是新主体教育观在课程中的具体化,是内化了新主体教育观的课程体系,是经验课程发展的新阶段[2]。职业体验教育的课程化设计与实施是提高其成效的必然选择。小学职业教育体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必须依据课程论的基本原理和职业体验教育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遵循基本原则和一定的技术路线,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过程等进行系统设计。

1.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是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实施过程的设计要具有适应性。一方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准确反映当前社会职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要适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

(2)情境性原则

情境性原则是指职业体验课程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小学生通过个体的具体实践获得体验,达成目标。当然,这种情境可以是真实的情境,也可以是模拟的仿真情境。

(3)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是指职业体验课程的内容与结构要动态变化,以适应职业的变迁,让小学生及时获得前瞻性的职业信息和职业体验。

(4)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指课程内容的选择及实施过程的设计都必须是安全的,以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5)娱乐性原则

娱乐性原则是指课程内容的选择及组织与实施应充分考虑职业体验教育的特性,寓教于乐。

(6)校本性原则

校本性原则是指职业体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立足学校,突出校本特色。一方面要与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和学校自身所能调配与利用的职业教育资源。

2.基本流程

小学职业体验教育的课程化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遵循课程论的基本原理,有一定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3.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和教学实施的最终归宿。小学职业体验教育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范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和小学生年龄特征是小学职业体验教育课程目标设计的主要依据。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和职业生涯发展相关理论,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时期职业体验课程的总体目标可以确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参与职业体验活动,增进学生对社会职业的了解和自我职业兴趣的了解,在社会、职业和自我之间建立初步的联系。

职业体验课程实施模块化课程架构由不同的职业体验模块组成,每一个职业体验模块都应有具体的目标。每一个模块的具体目标都应该包括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是课程设计的核心,是实施职业体验教育的基本载体。课程内容设计包括宏观层面的课程框架体系设计和微观层面的课程具体内容设计。

(1)课程框架体系设计

职业体验课程与语文、数学等课程相比,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体验。所以,课程结构应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序化了的一系列体验模块。各体验模块相互平行、相对独立,但目标一致,都包含职业意识、职业知识和职业技术等体验目标。

(2)课程具体内容设计

职业体验任务需要在具体的职业情境中,通过完成具体的体验、学习任务来达成。每一个职业体验模块都可以包含多个具体体验内容和多个学习任务。在选择设计内容时应注意:一是从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职业入手,可以学生父母的职业为切入点,选择与学生最熟悉、最贴近的职业群体作为起点,逐步扩大,引导学生了解职业、理解职业;二是在职业内容与教育内容之间建立联系,职业体验不同于职业工作,更不同于职业介绍,在设计具体内容时应充分考虑教育的特点,将职业内容轉化为教育内容,让学生通过体验,全面、客观地感知职业内涵、职业活动,感悟职业素养,获得职业认知与职业能力的提升。

5.过程设计

根据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小学职业体验课程可以按照认识职业、体验职业和感悟职业的步骤开展。如图2所示(见下页)。

(1)认识职业

认识职业的目的在于借助特定的职业情境,帮助学生走进职业,初步了解职业的职业内涵和社会价值,形成对该职业的感性认识。

(2)体验职业

体验职业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职业活动,了解职业活动的基本环节与流程,明确完成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形成理性认识。endprint

(3)感悟职业

感悟职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通过展示体验成果,深刻感悟该职业活动的精神,發现、激发职业兴趣,明确职业取向,为未来的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6.评价设计

职业体验教育不同于职业工作。评价职业体验课程成效的标准绝不仅仅是有形产品,更不是技能水平的高低。应采取多元、多维的课程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应是多元的,包括教师、行业、企业工作人员和学生自己。评价内容应既可以是学生完成的有形的具体产品,也可以是无形的感知与认识提升。

7.授课计划设计

授课计划是职业体验教育课程化设计与实施的关键支撑点是对职业体验课程再开发、设计的结果,是任课教师实施职业体验课程的依据。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必须精心设计、认真完成。小学职业课程授课计划应对职业体验领域、体验岗位、体验任务、体验内容、体验组织、体验评价等要素进行全面设计。

二、小学职业体验教育课程化实施的路径与策略

1.高度重视,确保职业体验教育的课程地位

学校,特别是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职业体验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给职业体验课程必要的地位。学校要将职业体验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整体设计,加大投入,加强建设,确保职业体验课程有学时、有教师、有标准、有内容、有渠道,确保职业体验课程顺利开展。

2.家庭配合,形成实施职业体验教育的课程合力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父母期望等对儿童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职业体验课程要顺利实施,家长的配合很关键。学校必须加强对家长的引导。一方面,通过宣传来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使其自觉认可、主动接受职业体验课程。另一方面,引导家长正确地认知职业,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职业,正确理解职业。

3.社会参与,丰富职业体验教育的课程资源

丰富的课程资源是课程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职业体验课程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其课程实施必须走出校门,与社会、与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通力合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的参与,一方面可以为小学职业体验课程的实施提供场地、设施、设备等物质资源,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小学职业体验课程的实施提供师资等人力资源。建立教学团队,确保小学职业体验课程全面、系统、持续、有效地开展。

4.全面融入,拓展职业体验教育课程的实施渠道

职业体验课程是小学课程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在各科教学及学生的日常活动中融入职业体验教育的元素,确保职业体验课程相对独立开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启蒙教育,一是要善于挖掘各学科教材中的职业教育因素;二是要与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有机结合。目前,基础教育各门课程的教材都不乏职业教育素材,我们应该将职业体验课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结合起来,在各种活动中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职业、感悟职业。

参考文献

[1] 杜启明.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实施的若干思考[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2] 张华.经验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白文军]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实施课程设计小学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的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微视频实施与探索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热工理论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剪纸教学”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