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的丰碑
——赏析电影《漂着金子的河》
2017-10-27王俊
□ 王俊
美德就像是人类生活的空气,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左右着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影《漂着金子的河》娓娓道来了在一个只有一户汉族人家和58户维吾尔族人家构成的科克墩村几十年如一日浸润着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的感人故事。
影片的主人公刘国忠是2013年度“中国十大最美村官”。刘国忠是新疆泽普县古勒巴格乡最小的自然村科克墩村的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他是人民最忠实的公仆,无私的品质造就了他在村民中“最美”的印象,在当地村民中流行着一句口头禅:“有事就找刘国忠。”他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找到刘国忠,就算是找到了“靠山”。但刘国忠本人家里却十分穷困,住的是破旧的土坯房,最值钱的家具,是一台18英寸电视机、一台旧冰箱。他曾说:“村里现在还有五户贫困户没有盖新房,我想等他们都住上新房后再盖吧,这样可以和他们做个伴。”这就是一个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写照。
影片运用纪实性的平实手法,如实地描述刘国忠去世后科克墩村民深情缅怀敬爱的老支书的真实情景。剧中场景就是刘国忠生活和工作过的科克墩村,一个在南疆再普通不过的维吾尔农村风貌。刘国忠家破旧的原貌在影片中一览无遗,剧中人物大量起用了当地民间艺人、县歌舞团演员以及刘国忠的家人(妻子和儿女)、乡亲本色出演。除了刘国忠大哥由山西太原话剧团团长扮演,大部分群演为非专业演员,演的90%都是真人真事。
电影《漂着金子的河》剧照
影片没有着墨渲染主人公刘国忠的先进事迹,而是近乎白描的人性的自然呈现,这种手法让整个电影纪实的意味很浓厚,剧情中矛盾冲突的主线主要是围绕着一方面刘国忠的大哥要把他拉回甘肃老家落叶归根;另一方面科克墩村的村民们和刘国忠的亲人要留住他们的老村支书。影片的拍摄手法大胆创新、体现出模范人物的丰富多彩的剖析面,片中虽然没有以往描写模范人物时的激情澎拜、热血沸腾,却很好地拉近了主人公和观众的心灵,模范人物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和高大全形象,让观众看到了主人公柔弱的一面,面对自己无力照顾的家庭愧疚的一面,塑造出了一个真实可信的模范,一个血肉丰满的模范。整个影片感情的张力就这样一点点的铺陈开来,然后交织在一起不断地碰撞、升华。
任何事情的变化发展都是有因才有果。刘国忠生前的事迹传遍华夏大地,他深怀公仆之心,倾注公仆之情,牢记公仆之责,时刻把群众需要视为第一责任,把群众满意视为第一追求,把群众情绪视为第一信号,把加快发展、改善群众生活视为第一要事,因而,他赢得了村民的喜欢,赢得了群众的拥护。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村子的发展与村民的生活上去了。他有时间去帮村民的孩子治病筹款,却没时间去关心自己孩子的成长。在村民的集体挽留下,连患重病的妻子也无暇照顾。
1998年担任村支部书记后,刘国忠带领科克墩村告别了无电、无路、长期喝苦水的历史,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也从十几年前的不足300元,增加到2012年的7000元,94%的村民住上了安居房。村里修建了柏油路、安居富民小二楼房、新幼儿园等等。村里吐尼莎汗·萨依提的丈夫瘫痪了一年多,丈夫去世时家里又发生火灾,把牲畜和房子都烧掉了。连遭打击的吐尼莎汗一病不起。刘国忠马上送去了500公斤粮食,并对她说:“大姐,你放心。大哥走了,还有我们呢”。村里电工依明尼亚孜库·尼亚孜触电身亡,刘国忠为他凑了1万多的医疗费,最后还收养他家的三个孩子养大成人;村民坎贝吐尔逊被烫伤,刘国忠为他捐助了五、六千元治疗费;每年春节,刘国忠家里都要宰羊,全村人都会来,又唱又跳欢度春节;刘国忠家有个箱子装满了白布和方糖,到古尔邦节、肉孜节他会挨家给村民送去。科克墩村保持了三十多年的“六零村”纪录:零上访、零刑事案件、零治安案件、零非法朝觐、零非法宗教活动、零重大安全事故,等等。刘国忠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的以身作则、公正公平、孜孜不倦、宽厚仁爱着村里的每一个人,而唯独遗漏了自己的家人。老支书阿不都瓦依提的儿子昆都斯比刘国忠小11岁,是刘国忠的好兄弟。他说“刘国忠老早就被我爸爸看中,当了村保管员并兼任会计、出纳。我爸爸总说他有文化,做人公道,诚实善良,心里装得下整个村子。”在刘国忠年满60岁,即将办理退休手续之时,村里的维吾尔族村民集体“上访”,要求他“为我们当一辈子书记”。
电影《漂着金子的河》剧照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对一个人的盖棺定论莫过于后人的评价,正因为有刘国忠生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因,才会有科克墩村维吾尔村民们一颗颗深情感恩的果。
电影《飘着金子的河》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创作要求。影片中刘国忠去世后,刘国忠的妻子自责地踢着那个摔倒刘国忠的摩托车让人唏嘘不已。当地的维吾尔老乡自发地在刘国忠家里帮忙打扫院落,料理后事。自发地为他选墓地、选棺材、制丧衣等等,剧情就这样通过一个个村民的行动和言谈,点点滴滴地重塑着刘国忠生前的感人形象。刘国忠捐资助学的村里的孩子,听到刘国忠去世的消息含泪请求参加葬礼,刘国忠帮助过的乡村企业家得知刘国忠家庭的境况主动掏钱资助,还有受过刘国忠捐助的乡亲们用他们质朴的情感表达着对刘国忠无限的思念和感激……影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刘国忠家庭承受的巨大悲痛,他的妻子和子女对刘国忠离去的不舍和些许怨恨,而维吾尔村民们用一颗颗感恩的心回馈着刘国忠曾经带给他们的温暖、希望、信心,全村人把刘国忠家的事情当成自己家的事情,守望相助,相濡以沫,始终温暖着刘国忠家人丧失亲人悲痛的心。
而剧情的另一条线索则是从3000里外甘肃武威赶来的刘国忠的大哥按照父亲当年留下的遗言,要让刘国忠落叶归根,他不辞辛劳地找到了愿意搬运弟弟遗体回老家的冷冻车,并答应负担高额的运输费,但当他来到科克墩村时,刘国忠的家人和村民们得知这一消息时,却百般阻挠。因为他们更希望把老村支书永远地留在科克墩村缅怀。影片在老家人、村民们、亲人之间情感的冲突中催化着,亲人、村民们认为刘国忠就是科克墩村的人,他们从精神上、生活上已经融为一体,科克墩村全体村民感情上离不开这个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熏陶和影响,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不弄虚作假、不坑蒙拐骗,一是一,二是二,实实在在的村支书,虽然他走了,但是他把这“美”留在了科克墩村。这美就是他“亲民、实干、奉献”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刘国忠的大哥深深地感受到村民们对弟弟的敬仰和爱戴,连高额收取运输费的司机也深深地被这种情怀所感染,悄悄把钱塞回刘国忠大哥的背包里,当灵车缓缓驶出科克墩村时,所有的村民伫立在路的两旁,深情地悼念着这个在科克墩村为之一生奋斗的甘肃武威的儿子娃娃,此时此刻无需更多的言语,这鲜活的生活场景昭示着民族团结不仅仅是口号,而是两个民族彼此之间美德的传承和升华,彼此深深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当然,影片在一些细节上也需要进一步地雕琢,比如:在描写一个乡村企业家给刘国忠资助的时候,人物应该走下车郑重地把钱给刘国忠的家人,而不是隔着车窗递给他们;演员们的本色让这部影片增加了几分凝重感,但是在最后该推向高潮的时候,给人感觉过于纪实,情感没有得到完全的宣泄和释放;还有在展现刘国忠简陋的家境的同时,更应该把现代化的村貌村容展示出来,让观众看到刘国忠几十年来为科克墩村发展变化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更好地体现出刘国忠的高风亮节、一心为民。
总之,整个影片瑕不掩瑜,让我们感受到中华美德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已经深深扎根科克墩村这片南疆的热土,扎根在泽普这条飘着金子的河,充分展示了喀什农村“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真实情况和新疆干部“扎根基层、务实为民”的光辉形象。
(本文图片由上海援疆指挥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