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应用于大学学生工作的实效性研究
2017-10-26张铁武杨晓丹刘原兵
张铁武+杨晓丹+刘原兵
摘要: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深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生群体对社交媒体的高度依赖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带来挑战和机遇。学生工作要把握主流方向也要顺应时代潮流,学校在充分运用ICT技术的背景下,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与学生工作的融会贯通,有益的提高学生工作的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社交媒体;学生工作;实效性
一、研究目的
(一)从高校的属性使命看,大学生具备引导和左右社会认同的巨大作用。高校的属性决定了大学生群体特殊的身份地位,大学生群体对其他社会群体具有一定的引导示范功能,这种特殊的身份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认同的建构。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工作的实效性,切实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水平,可以有效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二)从学生工作的本质看,其效果具有滞后性、内隐性,准确测算学生工作的实效即大学生外在行为表现和内在心理各维度水平非常必要。高校虽已开展系列网络学生工作(开设网络微课、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的资讯推送),但远不够全面、系统、深入,也没有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群体总体特点、差别化的学生个体、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特征等进行针对性的学生工作。
(三)从宏观环境形势看,随着互联网技术、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系统总结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机制和路径成为当前日趋紧迫的课题。网络日渐成为各类意识形态角逐交锋的主要场域,高校大学生普遍使用移动互联网并长期广泛接触海量良莠庞杂的信息,学生工作面临不同文化思潮及价值理念的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甚至认同模式都在发生重大改变。
(四)从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看,价值取向波动,情感丰富、个性张扬、抗挫力弱、自主判断力不强,在社会负面消极因素前甄别、防范和抵御能力不高。
高校思政教育者只有顺应新形势,在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提升高校学生工作的实效性机制和路径,才能在移动互联时代争夺话语权的战斗中赢取领导权和主动权。
二、国内相关研究工作的进展
对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效性研究,以“高校学生工作”和“实效性”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发现,近几年的研究文献达到了年均200篇左右。纵观现有文献:(1)从研究内容看,对高校网络学生工作实效性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论、测度和检验的研究较为罕见。对高校学生工作实效性的内涵辨析、分类维度和基本特征研究不足,更多的研究侧重从行为角度测度实效性,而非从心理角度进行深入全方位的研究。(2)从研究范围看,高校网络学生工作的研究较为局限狭窄,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度性不够。目前主要关注高校网络学生工作实效性的总体情况和影响因素,而对实效性的层次结构、构成要素、形成和影响机制、发展变化以及认同心理对认同行为的影响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3)从研究方法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
三、社交媒体应用于大学学生工作的对策
(一)不断创新社交媒体的内容形式,吸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工作来说难在要改学生“我不得不”为“我想要”,所以首先要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愿意看,愿意听,愿意做。诸如微信等社交媒体要在内容、形式上下苦功夫,丰富媒体内容,使其具备休闲、娱乐、学习、实用等多方面功能。成为大学生真正需要的另一个大学校园。融优秀传统教育、思想教育、荣辱观教育于潜移默化之中。
(二)加强完善社交媒体的舆情监管,了解学生。高校网络舆情主要形成于校园网站、论坛、微信等载体,一般以发生在学生周围事件为客体,与舆论主体的学生利益一致,因为个体的差异性和具体利益关系的不同,会对同一事件在较为集中的范围内产生带有群体性的意见、情绪和行为,形成‘舆论场。完善舆情引导的有效途径:1、建立工作机制,增强网络舆情工作的系统性。建立灵活准确的舆情预警机制。2、把握影响规律,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有效性。淡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身份界限,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流,克服思政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增强亲和力。3、营造健康环境,把控舆情发展的方向性。
(三)积极优化社交媒体的管理制度,服务学生。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条例,对社交媒体的管理有依据、有秩序。随着qq群、微信号的普及,在校园里,如何规范和引导这些社交媒体的运转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可以培训专门的老师、学生队伍来提高微信公众号的运转效率,否则就会有很多“僵尸号”存在,发挥不了最初设立的作用。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善于发现和处理社交媒体上的难点和热点。完善队伍建设,提升社交媒体学生工作水平,有效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工作。
(四)重视开展社交媒体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呵护学生。信息化背景下的当今大学生,相互联系主要通过手机、QQ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大学生对各种信息、新闻事件的接收也主要通过浏览网页。网络社交媒体的交往成为当今大学生新的主要的交往方式,而由于网络社交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增多,与此同时是现实中人际交往的减少,从而可能会导致大学生现实中人际交往能力的降低或缺失。严重的会沉湎于网络社交媒体虚拟空间不能自拔,网络社交媒体的完美假象与现实中的巨大反差会使大学生在现实交往中产生迷茫。因此,需要高校更好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依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团体辅导等化解大学生潜在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社交媒体交往观念,同时也能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调适能力。
参考文献:
[1]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案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22.
[3]许益锋:网络舆情-高校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4]张力: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7).
本文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微信对ICT应用于学生工作的影響因素研究——以杭电为例”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张铁武,男,浙江杭州,硕士,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
杨晓丹,女,浙江杭州,硕士,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刘原兵,男,浙江杭州,博士,单位:宁波大学发展规划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