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穴位贴敷对减轻大肠癌化疗后胃肠道反应临床研究

2017-10-26郭坊李爱华罗容张辉连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大肠癌胃肠道穴位

郭坊+李爱华+罗容+张辉连

【中图分类号】R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0--01

本课题研究目的是证实中药穴位贴敷法对于在大肠癌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确切临床疗效,并于临床推广应用。在大肠癌常用化疗方案中,其中胃肠道副反应最多见,严重的恶心、呕吐及食欲减退会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部分患者因无法耐受化疗药物副反应而放弃继续治疗。预防和治疗胃肠道反应成为化疗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西药治疗恶心呕吐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有较多不良反应(如头晕、便秘、腹胀等),且疗效差。新的西药止吐剂价格昂贵,且常需要联合使用,很多患者难以承受。本课题通过观察大肠癌化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分级、证候评分、行为状况评分、体重变化、生活质量的自我评价的影响,研究该法干预肿瘤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为中医治疗化疗副反应提供客观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来源于綦江区中医院肿瘤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住院100例大肠癌化疗患者。纳入标准:1)明确诊断的大肠恶性肿瘤;2)符合中医辩证标准标准;3)符合化疗适应症;4)受试者体力状况良好;5)卡劳夫斯基(karnosky)评分≥90分;受试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6)全部为住院病历,且有病案记载;7)年龄≥18岁且≤70岁。排除标准:1)妊娠、哺乳期妇女;2)化疗前有胃肠道症状;3)消化道梗阻、精神病患者;4)体质过敏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5)用药前1个月内行抗肿瘤治疗。

1.2 资料方法 根据入院前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组,将纳入100例病例分两组:试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采用双盲法进行统计,按随机数据表分配。揭盲后每10份病例为1组,每组前5份为试验组,后5份为对照组。干预措施:每个患者接受2个疗程治疗。用药期间发生严重症或不良反应经确认后可停药。对照组:单纯行常规方案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中药穴位贴敷。(方药:法半夏80g、吴茱萸50g、丁香50g、旋复花50g、砂仁30g。打粉取适量外敷。基本穴位:神阙、中脘、内关、足三里、关元。穴位加减:湿热蕴结型加脾俞、阴陵泉;气滞血瘀型加血海、膈俞;脾肾阳虚型加脾俞、肾俞;气血两虚型加血海、肝俞。贴敷时间控制为6-8小时。从住院接受化疗的首天开始至结束后2天。两组均在治疗后的第1天和化疗结束后第2天作疗效评定,观察两个周期。

1.3 疗效及毒副反应评定标准 临床症状分级(根据临床症状评分标准,取症状分最高项为分级标准,分0-3级);临床症候评分(附表1)按症状等级由轻到重进行赋分0-3分;行为状况评分(附表2)以Karnofsky评分状况评分标准为指标,在化疗前及化疗完毕后予以评分;体重指标(疗程结束后,治疗后体重较治疗前体重增加或减少对比);生活质量的自我评价(优-无不良反应良-轻度不良反应差-严重不良反应),在化疗前及化疗后自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住院接受化疗的首天开始至结束后2天。两组均在化疗前的第1天和化疗结束后第2天作疗效评定。

2.1 临床症状分级

经t检验,P<0.05,提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临床症状分级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2.2 生活质量的自我评价

经RXC列表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试验组在生活质量的自我评价方面优于对照组。

2.3 karnofsky评分变化

治疗后两组比较,经t检验,P<0.0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卡氏评分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2.4 体重指标

经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表明穴位贴敷联合常规治疗对化疗期间的体重下降具有保护优势。

2.5 毒副反应临床症候评分

两组在临床症状积分方面比较,经t检验,P<0.05,提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在大肠癌常用化疗方案中,主要化疗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很多患者难以承受,部分患者因无法耐受化疗药物副反应而被迫放弃继续化疗。中医观念认为的,癌症多由外感邪毒、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津液凝滞而成,而患病病机大都认为正气不足、邪气聚之、阴阳失衡几个方面,而大肠癌化疗后患者正气亏虚夹痰、夹湿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尤为明显。本穴位贴敷方药中法半夏功能主治燥湿化痰,另有一定止呕作用;吴茱萸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丁香功能主治温中降逆,补肾助阳;旋覆花功能主治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砂仁功能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穴位选取中,神阙温阳救逆固脱;中脘和胃健脾、降逆利水;足三里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扶正祛邪;内关宁心安神、理气;关元培元固本、有补益之功;脾俞利湿升清、健脾和胃;阴陵泉排渗脾湿;血海活血化瘀,补血养血,引血归经;膈俞:理气宽胸,活血通脉;脾俞利湿升清、健脾和胃、益气壮阳;肾俞:调补肾气;肝俞疏肝利胆,调理气血。全方及所选穴位共奏扶正、降逆、止呕之功效,并摈弃口服中藥对化疗后患者难以下服的缺点。

本结果显示,大肠癌化疗后试验组患者在临床症状分级、临床症候评分、行为状况评分、体重指标及生活质量的自我评价方面优于对照组,表明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胃肠道反应、保证化疗正常进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现实意义。配合个体化中医辨证治疗成本低廉,安全无副作用,可以减少西医止吐药的使用频次和单次剂量,节约了社会、家庭的经济负担。增加患者回诊率和就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花金宝.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J]. 癌症进展,2003, 1(1):22。

陈延滨, 龚振林,李松. 肿瘤的中医治疗原则及中药运用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 2002,19 (5):13.

田静. 益气养阴法治疗肺癌初探[J]. 陕西中医, 2005, 26(4):344.

褚世金.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肺癌120例[J]. 湖南中医杂志, 2001, 17(1):31.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肠癌胃肠道穴位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评价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撞树养生不可靠
喝酒之前揉穴位保肝护肝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不靠谱
警惕大肠癌的蛛丝马迹
大肠癌 早期诊断很重要
青年患大肠癌近80%曾被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