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问题探析

2017-10-26徐月士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手术室麻醉气体

徐月士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0--02

手术室作为外科疾病的主要治疗场所,其具有不同于门诊和病房的自身特点[1]。对于手术室护士来讲,时刻面临着手术器械、用药以及术中和术后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患病组织损伤和污染的危险,同时手术室也是一个医院感染和病原体较为集中的科室[2]。本文选取了我院手术室在岗护士25名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了我院手术室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的在岗护士36名为研究对象,年龄19~53岁,其中大学学历10名,大专学历10名,中专学历5名。

1.2 调查方法 对36名手术室护士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进行调查及分析,内容包括:①个人资料;②个人对手术室潜在危险因素的认识(设置4个选项即锐器损伤、麻醉气体、生物因素及消毒灭菌剂,每个选项最高分4分,最低分1分,进行打分,打分越高说明对该危险因素认识越重视)以及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间发生自身伤害情况。发放调查表之前向被调查者详细的解释本次调查的目的及意义。让被调查者当场完成问卷。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25份,回收25分,有效问卷25份,回收有效率为100%。

2 结果

2.1 手术室危险因素评分分析

2.2 2016年10月—2017年5月发生自身伤害的护士统计

3 讨论

手术室作为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是各种病原体最集中的地方。手术室工作人员经常暴露于患者血液体液污染、锐器损伤等危险因素中,工作节奏较快、工作量和劳动强度较大,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些都对手术室护士身体的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危害,因此手术室护士必须对职业危害有正确的认识,提高防护意识。目前针对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问题国内学者已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韩玉君指出手术室护士所面临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意外损伤、燃爆因素、护士的工作姿势与时间、甲醛溶液引起的损害以及电离辐射产生的危害等[3]。王惠梅等指出手术室护士所面临的主要危险为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化学消毒剂、全麻药物)、物理性危害(噪声、放射性、废气)、生理因素的危害以及心理因素的危害[4]。张春红也指出手术室护士面临的相关危害为物理性、生物性、化学性、心理和法律纠纷[5]。本研究如表1所示,可知我院手术室护士所面临的危险因素可以概括为锐器损伤、麻醉气体、生物因素及消毒灭菌剂4个方面,其中锐器损伤、麻醉气体和生物因素尤其得到护士的重视。如表2所示,我院手术室护士在2016年10月—2017年5月发生自身伤害的情况以锐器损伤最为突出,其次为麻醉气体和消毒灭菌剂。

3.1 手术室护士自身防护所面临的危险因素

3.1.1 锐器损伤 本次调查发现锐器损伤的评分为6.12,2016年10月-2017年5月的发生率为16.67%。可见锐器损伤在手术室临床较为危险的因素。这可能是由于在手术过程中护士要接触各种锐利器械及污染的针头、缝针、手术刀片、钢丝、钢针等,容易造成损伤[5]。被患者血液污染的锐器进入伤者的体内,会引起某些疾病的传播等因素有关。

3.1.2 麻醉气体 本次调查发现麻醉气体伤害评分为5.51,2016年10月-2017年5月的发生率为5.56%。这是由于在临床中护士很有可能吸入麻醉药物如氨氟醚、笑气及乙醚等,吸人人体后经一定的时间才能排出,有引起流产、胎儿畸形和生育能力降低的可能。可见,麻醉气体也是手术室护士所面临的重要危险因素。

3.1.3 生物因素 本次调查发现生物因素伤害评分为5.02,2016年10月-2017年5月的发生率为2.78%。这主要是由于手术室护士工作时时刻刻都要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等密切接触,进而很有可能造成对手术室护士的生物性危害发生[6]。

3.1.4 消毒灭菌剂 本次调查发现消毒灭菌剂伤害评分为2.87,2016年10月-2017年5月的发生率为5.56%。这主要是由于:手术室常用的消毒灭菌剂有碘酒、乙醇、甲醛、过氧乙酸、台氯消毒液等,如不加防护的长期接触可致气促、头痛、攮触性皮炎、鼻炎、哮喘、记忆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

3.2 手术室护士自身防护的对策

基于上述可知手术室护士所面临的危险因素不容忽视。手术室护士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伤害防范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以及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2.1 锐器损伤的防护 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操作技术,传递时不能直接用手,要用弯盘传递。一旦不慎被锐器所伤,应保持镇静,立即挤出受伤部位的血液,同时用流动水和消毒肥皂液清洗,然后用碘酒消毒后包扎伤口,如被有传染病污染的锐器所伤,应采取预防接种及治疗,并定期复查,上报有关部位,进行医学观察,建立档案。

3.2.2 麻醉气体的防护 使用吸人麻醉时,首先检查麻醉机管道是否密闭,尽量使用比较精密的麻醉挥发罐,减少用药量,在麻醉机上建立清除麻醉废气系统,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3.2.3 生物因素的防护 为了避免生物感染,术前须了解患者的病史,常规做好HBV、HCV和HIV检查,进行各种操作时要带口罩、帽子、手套,操作后应及时有效的洗手,必要时注射疫苗以增强抵抗力,防止交叉感染。术中在手术台上要正确的放置刀、剪、针和钩等锐器,进行规范传递,最好把锐器放在弯盘中进行传递。一旦发生损伤,要立刻脱去手套,挤出伤口周围的血液并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反复冲洗,再用75%酒精或0.5%碘进行消毒,包扎好伤口,如有必要则注射免疫球蛋白。此外,要进行相关的报告登记并进行跟踪监测。

3.2.4 消毒灭菌剂 手术室护士要掌握各种消毒剂的正确配制和使用方法,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强化自我防护意识。接触消毒剂时应戴好帽子、口罩和手套,必要时戴防护眼镜,防止溅入眼中或吸人,尽量减少接触时间。

4 结论

通过上述调查发现,手术室护士所面临的危险因素中以锐器损伤、麻醉气体和生物因素重视度最高。在手术室护士的实际危害中以锐器损伤最为突出,其次为麻醉气体和消毒灭菌剂。手术室护士应该对自己的职业危害有正确的认识,提高自己的防护意识。

参考文献

洪芳.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调查性研究.2012,25(1):110-112.

陈美仁,唐秀萍,张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当代护士,2012,12:114-115.

韩玉君.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及自身防护.中国卫生产业,2011,8(4):36.

王惠梅,郭红.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当代护士,2011,5:111-113.

张春红.浅谈手术室护士自身防护.中国保健营养,2013,7(上):3779-3780.

谢庚莫,郑金兰.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的职业伤害及自身防护.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5):104-106.endprint

猜你喜欢

手术室麻醉气体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我的好奇心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和大气层中的气体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