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研究

2017-10-26梁霄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预见性出血量产后

梁霄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0--01

产后出血是临床妇科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同时也是引起产妇发生死亡事件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产妇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1]。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有许多,其中最常见的有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等,若临床未及时处理则会增加产妇产后出血的可能性,重则会使得产妇因为产后出血而发生休克、死亡。本次实验特此以我院70例产后出血患者为实验对象,探讨常规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实施的效果,为确保产妇生命安全、促进其生活质量提升提供可靠依据。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12月~2017年02月本院接收的70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病患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者都是足月单胎妊娠产妇,并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利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对70例入选病例进行分组:研究组和常规组各有35例。研究组的年龄为22~36岁,平均(27.5±1.7)岁;体质量为64~87kg,平均(69.3±4.1)kg。常规组的年龄为21~35岁,平均(26.8±2.1)岁;体质量为63-88kg,平均(69.1±4.2)kg。比较两组的体质量和年龄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1)凝血功能障碍者。(2)中途因各种原因退出试验者。(3)软产道损伤者。(4)胎盘因素者。

1.3 方法

所有产妇均在自身意愿与分娩指征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臀部肌注20U宫缩素,阴道后穹窿内予以400mg米索前列醇,以此来预防产后出血。将提前经过消毒灭菌以及称重的卫生纸垫于患者臀下,便于统计产妇产后出血量。分娩后2h/次称重,按照1.05g:1ml,换算体积容量,而后更换卫生纸,取净重6次之和,即得产妇产后12h出血量。常规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预见性护理。详细如下:(1)产前:产前7d,协助做妇科检查,按照患者的生活经历、年龄、经济、性格以及心理、身体状态,综合评估患者产前各项情况。因为疾病、身体、经济以及性格等原因而增加产前压力者,护理人员应当积极予以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耐心倾听,重视并关心患者,用热情、积极的言语,做患者心理工作、同时,鼓励、动员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支持,以此来调节患者心态,以最佳心态迎接宝宝的出生。针对教育层次较低的患者,或是要求自然分娩的患者,按其性格、教育层次,实施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分娩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疼痛反应,让患者心理有一个明确的了解。针对体质差的患者,按其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科学的膳食方案,加强营养补充,并配以适当的锻炼。针对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的患者,整理归纳其临床资料,予以高度重视,提前做好预警策略。(2)产后:分娩后的2h內,是出血高峰时期,而此时间段,则是预见性护理的最重要的一个时间段。除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之外,还需注意患者表情、情绪变化,如果患者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生命体征无任何改变,也应当积极采取对策,高度重视。针对之前曾存在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等患者,需予以高度关注。密切观察出血量,产后2h之后,也需要引起重点关注,重视出血量或是上升者,掌握患者出血规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包括产后2h出血量、产后12h出血量;统计两组阴道分娩产后出血者例数,并作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用 检验。以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产后2h、12h出血量以及出血率都明显比常规组低,p<0.05。如表1。

3 讨论

产后出血,即是指产妇分娩胎儿之后的2h内,阴道出血量>500ml[2]。新生儿出生之后,因为产妇子宫状态比较松弛,在宫腔之内,积聚着诸多的血液,在短时间之内无法将其弹性恢复,难以有效关闭血窦,则会增加发病的可能性。产道短时间之内出血量较大或是产道出血呈持续性,为临床主要表现,若是长时间呈现此种状况,就算挽救得当,也会因此而出现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分娩过程中,米索前列醇应用较为常见,由直肠黏膜吸收,可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同时,不会对患者血压变化产生任何的影响,进而实现催生引产、预防产妇产后大出血、缩短第三产程的目的。

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于产妇产后预防出血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针对产妇个体化差异,常规护理的实施,还是远远达不到理想化的护理成效[4]。此次实验,则按照患者性格、体质量、心理状态、身体情况等各个方面,从产妇预产之前的7d,开始予以心理护理、生理干预,并提前准备好应急措施,避免患者产后大出血。产妇分娩之后的2h内,密切监测产妇各项生命体征,并按照患者出血量,予以预测分析,并针对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产妇,予以高度关注。从护理工作立场而言,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措施的实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预见性护理此种模式具有较强的主动性,有助于医护人员深入了解患者各项身体情况,这对于预防产妇产后出血,意义十分重大。

从本次统计研究的结果来讲,研究组通过预见性护理模式之后,患者的产后2h出血量、产后12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率都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由此可说明,预见性护理模式的实施,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而言,意义十分积极,临床应用价值较高[5]。值得临床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高丽娟. 预见性护理对减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6:145+147.

周立娟.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J]. 吉林医学,2014,09:1990-1991.

肖美霞.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06:822+840.

尚恒杰. 预见性护理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08:151-153.

彭玉英.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5,24:251-252.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见性出血量产后
产后会阴如何护理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