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未有穷期强军正在路上

2017-10-26

中华儿女 2017年19期
关键词:军委强军军队

今天,人民军队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阔步行进在改革强军的新征程上

2015年9月3日,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精神抖擞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接受三军统帅的检阅。

“我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

这是中国的和平宣言。

这是强军的时代鼓角。

这是改革的出征号令。

这一年,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崭新阶段,这个古老国度由大向强的脚步愈发坚定。

这一年,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正式拉开大幕,一场决定中国军队未来的重塑之战全面打响。

强国必须强军

2012年12月8日,沐浴着初升的朝阳,新型导弹驱逐舰“海口”号,静静停泊在深圳蛇口港。上午11时,习近平登上战舰。

大海天水一色,战舰破浪前行。一个半世纪前,就是在这片海域,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古老的中国跌入苦难的深渊。

历史的警钟仿佛大海的涛声久久回荡——强国必须强军。“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始终坚持住党的绝对领导,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这个新时代的“胜战之问”,始终萦绕在三军统帅的心头,深深叩问着三军将士。

2013年3月11日,面对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代表,习近平庄重宣布——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他号召,准确把握这一强军目标,用以统领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努力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2014年,来自当时七大军区的7个旅,挺进内蒙古草原深处,在一个叫做朱日和的地方,与我军第一支专业蓝军旅进行实兵对抗。7支部队,大都是赫赫有名的劲旅。交战的结果却是6∶1。蓝军大胜,红军惨败!朱日和冲击波,震动了全军。

习近平尖锐地指出,要说有短板弱项,能打仗、打胜仗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是最大的短板、最大的弱项,有的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令人揪心!不改革,军队是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的。

统领三军,运筹改革强军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要知道从哪里来,更要知道向哪里去。

2014年深秋,习近平率领400多名高级将领来到闽西古田,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人民军队当年脱胎换骨的地方汲取力量。

这是后继者对先驱者的缅怀追思,也是改革者对先行者的庄严承诺。重整行装再出发。

站在历史与时代的交汇点上,习近平的目光投向远方:这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为了设计和塑造军队未来,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使它成为历史性、突破性的改革,为今后20年、30年国防和军队发展打下基础。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持新一届中央军委第一次常务会议时就鲜明提出: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前进,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夺取军事竞争主动权。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经习近平提议,党中央决定将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盘子,上升为党的意志和国家行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单独作为一个部分写进全会《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2014年3月15日,新华社一条电讯引爆互联网——习近平担任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党的总书记亲自担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这在党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兩个“第一次”,是向党和人民立下的改革军令状,必将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的巍峨丰碑。

“坚持用强军目标审视改革、以强军目标引领改革、围绕强军目标推进改革。”

“准确把握军事需求,使各项重大改革同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一致起来。”

“牢牢把握坚持改革正确方向这个根本,牢牢把握能打仗、打胜仗这个聚焦点,牢牢把握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这个指向,牢牢把握积极稳妥这个总要求。”

习近平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立起了根本指导。

围绕研究和推进改革,他两次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三次主持召开军委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多次当面听取有关大单位改革意见建议,亲自组织研究改革重大问题,还专门指示“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通过有关渠道向领导小组反映”。

数据是枯燥的,也是灵动的。690余个军地单位,800余个座谈会、论证会,900多名在职和退休军地领导、专家,2165名军以上单位班子成员和师旅级部队主官,3400余条部队官兵意见,改革方案前后历经150多次调整、修改和完善……

改革,牵动着亿万颗心。出主意,提建议,献对策,军委改革和编制办公室每天都会收到很多来信。他们中间,有部队官兵,有地方领导,有专家学者,还有老红军、老战士……

北京香山脚下,一场特殊的“兵棋推演”在军事科学院展开,课题是“新的领导指挥体制运行流程”。

庞大的数据输入80多台电脑,一双双眼睛紧盯着屏幕上不断变化的态势。流程推导、案例验证、复盘研讨……这场推演持续了整整10天。

这是人民军队历史上首次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辅助改革研究论证,有效增强了改革设计的科学性。

改革,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始终在习近平亲自运筹指挥下稳步推进,始终牵动着党中央的心。

改革强军,中国军队面貌一新

2015年7月2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正式审定通过改革《总体方案》。一整套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有重大创新突破、体现人民军队特色的改革设计破茧而出。

2015年11月24日,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在京西宾馆召开,习近平发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行动号令——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endprint

军队改革集结号吹响

根据习近平主席的命令,从2016年1月16日零时起,解放军七大军区停止行使指挥权。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七大军区在这个夜晚最后一次吹响熄灯号。

而当起床号响起的时候,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已经悄然运转。起床号与熄灯号,以往用以分隔日夜。如今,成了标记新旧两种体制的号音。

2015年12月31日,习近平向新成立的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授予军旗并致训词。

2016年1月11日,习近平接见调整组建后的军委机关各部门负责同志。

2016年2月1日,习近平向新成立的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战区授予军旗并发布训令。

短短一个月时间,人民军队在看似波澜不惊中,跨出了石破天惊的一大步。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千头万绪,必须牵住牛鼻子。习近平把改革的突破口,放在了打破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和大陆军体制上,下的第一手重棋就是再造领导指挥体制。

总部最先“动刀子”

邓小平当年酝酿百万大裁军时曾说:“怎么减法,请大家出主意,我只讲总部带头。”

时光流转,中国军队的新一轮改革,最先“动刀子”的地方,又是总部。

习近平的话语掷地有声——军委机关调整组建是整个领导指挥体制改革的龙头,是这轮改革中最具革命性的改革举措。

一声令下,雷厉风行。四总部告别历史舞台,军委机关15个部门全新登場。其中,正师级以上机构减少200多个,人员精简三分之一。

新成立的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军委机关各部门的经费、房产甚至每一台车辆的运行,都由这个部门统一管理保障。

军委机关调整改革,实质上是对我军战略领导、战略指挥、战略管理体系的一次全新设计。把总部制改为多部门制,指挥、建设、管理、监督等路径更加清晰,决策、规划、执行、评估等职能配置更加合理,更加聚焦战略谋划和宏观管理职能,使军委机关真正成为军委的参谋机关、执行机关、服务机关。

高悬纪检、巡视、审计“三把利剑”

2014年10月27日,习近平签署命令,解放军审计署由总后勤部划归中央军委建制。一年之后,军委纪委、军委政法委、军委审计署出现在了新调整组建的军委机关序列中。向军委机关部门和战区分别派驻纪检组,全部实行派驻审计,巡视和审计监督实现常态化、全覆盖。调整军事司法体制,按区域设置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保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中央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成立

2016年4月19日,农历谷雨。雨生百谷,这是一年之中播种移苗的最佳时节。第二天,一身绿色迷彩的习近平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首次以“军委联指总指挥”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

军队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胜仗,指挥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习近平说:“建立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要有紧迫感,不能久拖不决。”

联合!联合!在这个冰雪消融的春天,联合的战车陡然提速。全系统全要素参与,陆海空天电全维展开,这是中国军队新体制下的一次联合战役演习。

东部战区副司令员兼东部战区空军司令员黄国显说道:“过去军区也经常搞联合演习,实际还是临时‘搭班子,陆军打天下、唱主角。不突破大陆军体制,抛弃大陆军思维,就难以实现真正的联合作战、联合制胜。”

人民军队力量体系跨时代重塑

改革首战定局,“军委—战区—部队”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领导管理体系,立起了人民军队新体制的“四梁八柱”。

2017年4月18日,习近平接见全军新调整组建的84个军级单位主官。10天之后,国防部例行记者会披露,陆军18个集团军番号撤销,调整组建后的13个集团军番号同时公布。指挥层级更扁平,作战编组更灵活,合成化、模块化程度更高。改革后的每一支部队都向着这个目标迈进。

习近平深刻指出,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必须随着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变化而变化,随着国家战略需求和军队使命任务变化而变化。否则,曾经再强大的军队最后也要落伍,甚至不堪一击。

军队只有夯实基层,才能真正强军

建设一切为了打仗的后勤,成为这次改革的一个重点。2016年9月13日,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成立。习近平向武汉联勤保障基地和5个联勤保障中心授予军旗并致训词。

“你们要聚焦能打胜仗,牢固树立战斗队思想,深化军事斗争后勤准备,加快融入联合作战体系,不断为强军兴军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6年元旦刚过,习近平来到当时的第13集团军营区。这是习近平在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之后第一次外出视察。他告诫说:“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转并行,主动来一场思想革命,从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固有模式、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防止穿新鞋走老路。”

在此后的日子里,习近平先后到战略支援部队机关、火箭军机关、65集团军、南部战区陆军机关、海军机关等单位视察调研,引领全军更好地理解改革、适应改革,推动改革落地见效。

大力推进科技兴军

2016年早春,习近平视察国防大学。他强调,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我军院校建设必须有一个大的加强。

这轮改革,以重塑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为牵引,调整结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改革培养模式,全军和武警部队院校由77所调整为43所,构建起以联合作战院校为核心,以兵种专业院校为基础,以军民融合培养为补充的院校布局。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正在形成。

2017年,中国军队中一个崭新的机构──中央军委军事科学研究指导委员会诞生。连同此前成立的军委科技委,我国国防和军队科技创新有了全新的顶层架构。与此同时,军事科学院重新调整组建。以军事科学院为龙头、军兵种研究院为骨干、院校和部队科研力量为辅助,我国军事科研力量“航母编队”正式启航。endprint

2017年7月19日,习近平向新调整组建的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授军旗、致训词,并接见军队院校、科研机构、训练机构主要领导。

“调整组建新的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改革强军、构建我军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和军事科研体系的战略举措,必将对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把我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军民融合格局正在形成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2号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新设立的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由习近平任主任。

军民融合发展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这几年,在全国人大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多次谈到这个问题。

党中央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为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提供了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证。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十三五”规划》。一百多个军民融合协作区、示范基地、科研中心遍布全国,涵盖航空航天、船舶车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2016年2月16日,中央军委下发《关于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的通知》。习近平说,这实际上是一个政治决定。不要光考虑那几个钱,还要考虑那几个钱可能会对部队战斗力带来的损害和对部队风气带来的腐蚀、侵蚀。

哪里需要哪里去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成千上万的市民推开家门。细雨中,屋檐下,一排排解放军抱着枪和衣而卧。这支部队就是三野第27军。

66年后的一个冬日,当清晨的阳光唤醒睡梦中的石家庄,人们没有察觉到,与他们相伴了将近半个世纪的英雄部队,已经悄然离开。

作为全军第一个因改革调整驻地的军级单位,第27集团军军部从河北移防山西。

这一轮改革,全军团以上建制单位机关减少1000多个,非战斗机构现役员额压减近一半,军官数量减少30%;几十支部队移防部署,三天之内开拔;数百名将军调整岗位,接到命令当天报到……

自我革命,换羽新生

改革,归根到底是自我革命,是壮士断腕,是换羽新生。

90年前那个夏日凌晨,南昌城頭的枪声宣告了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

征途漫漫,风雨兼程。今天,人民军队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阔步行进在改革强军的新征程上,把光荣与梦想写在广袤的国土,写在辽阔的大洋,写在浩瀚的苍穹……

责任编辑 王碧清endprint

猜你喜欢

军委强军军队
包围童话镇的“军队”
强军战歌
美要派上万军队阻止“大篷车”
从《强军》,看强军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习近平视察联合作战指挥中心
史上最牛军改
军改再亮剑
欲“强国”必须“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