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环保之路
2017-10-26
让火焰山般的土壤恢复植被
上个世纪80年代,福建省长汀县由于过度砍伐,这个曾经繁华富庶之地,变成了“山光、水浊、田瘦、人穷”的贫困地区。
这一切,让当时在福建工作的习近平忧心忡忡。为了治理长汀的水土流失,习近平五下长汀,走山村,访农户,摸实情,谋对策,长汀人大规模治山治水的大幕也就此拉开。
然而水土流失让土壤贫瘠,氮磷钾几乎为零,夏天地表温度高得惊人。
不服输的长汀人,一次次地实验、摸索,终于找到了先种草给地表降温;草种活之后,再尝试种能活的灌木;等到形成一定的地表植被之后,再种植能适应的树种的方法。
经过10多年的艰苦治理,长汀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62.8万亩,实现了从荒山到绿洲再到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
“以前(收入)都很少,一年才一两千块钱。像现在我总共1000多亩山林,总的收入一年几十万块钱。做梦都不敢想,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福建省长汀县三洲镇三洲村村民黄金养说。
长汀的生态样本,折射出习近平清晰的生态文明理念。而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随着他工作的轨迹,一步步在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发展。
长江——从大开发到大保护
2016年1月5日,冬日的山城,寒气中和着丝丝暖意。
上海、湖北等沿江11省市负责人聚在了一起,參加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
“不是一说这个就是大干快上,上一堆没用的东西,或者是有害的东西。无序、破坏、混乱,这都不行,一开始就要把握住。而我们现在当务之急要做的和进一步要防范的,就是一定要把母亲河保护好。她已经恶化了,要恢复她,而不是再进一步地破坏她。”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让在场的人们陷入了沉思。
2013年国家启动长江经济带规划工作时,大家更看中的是,如何发挥长江经济带在稳增长中“压舱石”的作用。沉浸在即将迎来大开发喜悦中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如果是走传统路子的大开发,会给长江资源环境带来怎样的冲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布长江的上中下游,规划审议前又专程进行调研。
“在调研的基础上,他提出了长江经济带重要的战略定位。他说,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思路很多,方案也很多,但是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去考虑,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说。
从大开发到大保护,思路变化的背后,体现的是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进步。这是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
终身追责!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其涵养的水源,是甘肃河西五市及内蒙古、青海部分地区500多万群众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但是探矿采矿、旅游开发、农牧业生产等活动,使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堪重负。
就是这样面临着严重生态危机的地方,中央环保督察组前脚刚走,企业立刻开始排污。
对这些不顾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后果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