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分析
2017-10-25何勇
何勇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就需要加强师生互动。教师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采取多元化的方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上,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 数学课堂 师生互动
引 言
在小学课堂中,要注重师生互动,教师要发挥出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可确保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学习之中。在数学课堂中,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同时,师生互动还可以缔造融洽的教学氛围,值得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
一、结合学生特点,找到知识的探究点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就需要教师准确把握知识的探究点。使学生接受知识的关键在于提高学习兴趣,满足其心理需求,就可以使其对知识产生探索的欲望,深入思考,与教师开展互动。比如,在“9加几的加法”教学之中,教师通过正常的讲解就可以使学生很快掌握计算方法,得出正确的结果。不过,若要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却并不容易。由此,教师就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探究点——9加几的算理。学生真正了解之后,就会提高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列出算式,再得出结果,然后再抛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可以主动寻求答案的原理,开始各种各样的证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口头描述或者小棍操作的方式证明算理。进行小棍操作时,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清晰地理解算理,若有不懂之处,教师可及时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改变传统讲课中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知识,,通过互动打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二、拓展学生思维,把握思维点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积极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够更快理解数学知识。不过,由于学生的个体存在差异,其思维能力也会有一定区别,这就需要教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加强互动,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准确把握思维点。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互动内容。比如,在“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面积单位,就需要为学生缔造主动探究的环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锻炼。通过主动探究后,学生就会对图形的面积具有一致的理解。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例,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若是采用方格纸进行测量,则分别是12与15个方格。根据方格的数目可知,长方形面积小于正方形面积。得出这一结论后,教师还要抛出一个问题——下面遮住的图形的面积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呈现出的图形是由两个有圆形纸片遮住,下面分别标有5格、7格。这时候,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是7格的面积最大,还有的学生认为5格面积最大。此时,教师就要引出单位统一的重要性。教师要为学生展现出图形和方格的大小,如果方格大小不一致,就无法对图形的面积进行准确判断,因此,必须要同一单位才能进行图形面积的测量。在不断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呈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思维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拓展。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善于讲故事
故事能够带给学生无限的趣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适当引用数学故事开展教学,使知识能够更加容易被学生所理解。有趣的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好奇心,对知识深入思考,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实现师生互动。数学知识的抽象与复杂导致学生不容易对其产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有方法地去讲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可以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比如,在讲解“乘除法”时,可以为学生讲述猪妈妈和小猪买花的故事引出知识。猪妈妈与三个猪宝宝买花,每一枝花需要20元,共计要买60支,于是问题就来了,买60支花需要花费多少元?如果再将花绑在一起,12支花绑在一起,可以绑多少束?这些问题就可以利用乘除法来解决。当学生真正理解这个故事的时候,就会了解知识,也学会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讨论,还可以设置更多的乘除法问题,以童话的形式进行讲解,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在听故事之余,逐渐掌握知识。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讲故事可以有效带动课堂气氛,使学生不会再认为数学知识枯燥乏味,也会启发其在以后的生活中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加强情感渗透,实现师生互动
教师要在数学课堂中适当渗透情感,与学生打成一片,使学生能够对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恰当的情感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如在“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中,其中有一个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验“十‘进制”表示数的优越性。为了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小棒比赛”,通过这一比赛,学生就能够充分感受到十进制的优越之处,理解本节课的学习意义,并学会利用该方法解决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参加类似的比赛不仅可以使其获得成就感,还能够对数学学习更有兴趣,激发其对数学的热爱。同时,在比赛中还有教师的指导,就可以增进师生的情谊。
五、实现多元化互动,缔造良好学习效果
除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之外,还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就可以将师生互动与之有机结合,形成良好的教学气氛。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实现集体互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使其具备初步的团队合作意识,就能够使交流更加自由,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加强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可通过小组讨论、小组竞赛小组辩论等方式体现。教师则以辅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学会聆听学生的想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耐心指正,使学生的讨论不会脱离原有的方向。比如,在进行“统计”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出一组数据,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画出“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然后讨论三个统计图的异同点,最后全班集体总结归纳。学生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就能夠加强彼此互动,还可以进一步了解统计知识,这将大大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总之,为了实现师生互动,小学数学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使其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之中,与教师积极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就可以真正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春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生之友,2012,(09).
[2] 曾天凤,钟玉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现代阅读,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