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多层次架构
2017-10-25刘俊亮高延安吴德峰张明
刘俊亮+高延安+吴德峰+张明
【摘要】建立多层次专业实践教学架构对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以扬州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介绍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方面一些做法,并就实施过程中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实践教学 多层次架构
【基金项目】2013年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第三批)。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253-02
1.引言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具有非常鲜明的应用学科特征,在当前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行业经过产业结构调整、技术革新的大背景下,所培养的人才更加注重于专夯实理论基础与提升应用实践创新能力[1-2]。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提升工科专业实践创新能力的途径,为此,搭建适应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实践平台成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关注的一个热点[3-4]。注重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及毕业设计/论文,推动创新科研与创业尝试等成为实践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基于此,通过产学研合作基础上的实习基地建立、创新创业培训与引导下的各类竞赛以及专业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形成的实践教学架构体系,可让实践教学变得丰富多彩[5-6]。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立足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地区行业发展特点,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的工程能力,在搭建适用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多层次实践教学架构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本文就以此为例,探讨如何提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科材料专业实践教学效果。
2.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实践教学多层次架构
着力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扬州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已初步建立了多层次实践教学架构体系(如图1所示),由下而上,从具体实践单元组合为不同实践环节,并构筑成主要的实践教学模块,形成了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1)基础实践教学模块注重基本素质能力提升,从实践过程中认识社会,包括由军事训练、思政教育、公共基础课实训和学科基础课实验等单元组成的基础实验实践环节以及由假期社会实践单元为主导的社会活动实践环节。2)专业实践教学模板旨在加强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并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训练学生基本工程能力。该模块包括由专业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组成的专业实验实践环节以及由课程设计以及工程基本技能训练组成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3)综合实践教学模块,包括由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以及专业技能培训认证以及探究性实验等单元构成系统的专业综合实践环节与研究型实践环节。此模块重在检测与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运用能力,拓展学生专业眼界,找寻、找准今后职业定位。4)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块,包括科研创新实践环节与创业实践环节,循着创新与创业两条线,从专业出发,从现代制造与企业管理入手,引导学生发掘自我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铺垫更广阔的未来可能。
3. 实践教学体系中的特色
扬州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遵循工科专业学生培养一般架构体系,其有特色或特点在于底层架构中不同实践单元的实施,主要包括:
1)促进校企双赢合作,搭建专业实习平台:立足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与提升高校教师实际生产经验,通过人才合作培养、技术共同开发、信息与测试资源共享等将高校与企业拧在一起。在此基础上,通过依托江苏省企业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与中试实验室、专业实习企业平台等多种形式建立专业特色鲜明的高分子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多年的发展与维护,现已建立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6个,工程技术中心2个,并与区域内数十家对口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专业实习实训提供了比较完备的平台保障。
2)依托科研团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深度开展创新实践环节:依托于学院科研团队,将学生引入科研团队,引导其找到学有所用的乐趣,激发出创造力。学院启动了面向本科的“晨曦计划”,学生踊跃参与科研团队,实现了学生与科研团队的对接,使得科研方法与科学思维逐步渗入学生知识体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本科学生呈现你争我赶的态势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出众的本科学生,获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走出了依托科研团队、融科本科人才、孕育创新意识与思维的路。
3)立足创新,引导创业意识,推动创业:着力引导学生具备创业意识,推动技术创新,从现代企业管理、专业技能培训认证以及创业模拟比赛等方面着手打开局面。在毕业实习中融进ISO标准化、六西格玛精益流程等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让学生有脉络地了解与认知企业运行一般模式。通过涂料操作、橡胶加工、塑料制造等专业技能训练与认证,积累一线生产经验。基于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完备完善潜在创业项目,让创业想法更趋成熟。
4.实践教学过程中问题思考
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架构体系与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与解决:1)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对从事教学的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在工程技术能力、创新与创业等方面经验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践教学过程中形式创新,使得教学过程落于单一模式。2)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相对模糊,建立如层次分析法等科学评价方法亟待深入,对于实践教学管理评价体系也有待完善。3)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偏重理论、轻视技术的思维习性,使得实践教学流于说教,偏离技术启发、思维孕育的道路,转变为变相的理论教学,让实践教学缺乏应有的味道。
5.结语
应该来说,建立与完善适合不同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复杂而又系统的任务,不仅要考虑到技术的不断革新,也需兼顾到地区行业特色、学校发展定位以及生源质量等多种因素。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不断努力,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在自身探索与各方支持之下,不懈努力,不断修正与完善,以期能推动专业实践教学实施效果更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杨明山,戴玉华,师奇松,梁永日.紧密贴合社会需求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特色凝练、内涵发展探索, 化工高等教育, 2016, 147: 18-21; 30.
[2]张涛,翟燕.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山东化工,2016,45(10): 115-117.
[3]刘宇艳,于海洋,龙军,刘丽,孟令辉,刘立洵.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高分子通報,2011, 11: 102-106.
[4]宋晓丽,吴德峰.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与高分子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联系,高教学刊, 2016,16: 3-4.
[5]张俊桂, 刘俊亮, 张明,基于校企双赢合作建设新型专业实习基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23(6): 353-355, 436.
[6]石萍,屈华,刘伟东,陈扬,王冰,材料专业多元化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6(4): 48-50.
作者简介:
刘俊亮(1982.08-),男,汉族,江苏淮安人,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磁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