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的思考
2017-10-25陶新荣
陶新荣
【摘要】初中生物是初中生必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初中生对地球形成一定了解,并积极展开对地球的本质与奥秘的探索。然而,因为中考当中并不需要单独考生物,致使许多学校都忽视了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下。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与学生都非常辛苦,但效果仍旧不佳的现象。有机结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有效教学理论,积极寻找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方式,具有非常深遠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课堂效率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174-01
在教学实践领域中贯穿了有效教学问题,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自然也不例外。有效教学是21世纪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线索,在这种背景下,来探讨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的方法,意义非常重要。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学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初中生物教师必须要关注到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推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1.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
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并不令人满意,在初中课程中,生物学科一直被排在“副课”的地位,不管是学校领导、教师,还是家长与学生,都没有意识到生物学科的重要性。这就导致大多数初中学校都严重缺乏高质量、高水平的生物教师,对生物教学的投入也非常少。除此之外,因为中考中并不需要考到生物,这就致使很多的教师会压缩生物课的教学时间,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效率。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课堂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教师手里,学生则只能一味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和信息,更不用说参与到亲身实践中,来提高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后也很少为学生布置一些制作、观察类的实践作业。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表现出了非常低的参与欲望和参与热情。步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已然成为了主导科学,极大地推动着社会生产和发展。生命科学在学校课程中,正是以生物课程的形式呈现出来,初中生物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更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更多地进行和生命科学有关的问题的思考,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2.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的有效策略
2.1提升教师的提问能力,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提问环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如果可以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就能够拓宽学生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学生的兴趣爱好、好奇心,因此,初中生物教师一定要学会因势利导,努力提升自己的提问技能,鼓励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首先,生物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初中生物教师的所有问题都应该来源于现实生活,教师应该要完全熟悉教学大纲,在对本章节的要点有了全面掌握之后,抓住教学目标,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精心设计出和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初中生物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重循序渐进,做到由浅入深。教师应该让各个问题之间呈现明显的阶梯性,由简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前后串联。对于一些只需要识别和回忆的内容,教师可以将其设置成比较简单的问题。而一些具备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则可以将其细分成几个难度逐层上升的小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
最后,初中生物教师在表述问题时一定要做到明确、清晰。教师在描述问题时应该要使用到一些带有描述性的语言,避免一些含糊的措辞,让学生可以快速了解问题内容,进而进行深入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2划分科学实验小组,鼓励学生开展合作探究
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合理地划分成几个实验小组,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并实施计划。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参与生物学习的热情可以得到明显提升,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物课的合作和探究中来。
2.3借助概念图,让学生掌握生物概念
初中生物课程中涵盖了众多概念,这些概念又是生物思维的基本构成单位。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必须要有效借助概念图,向学生讲解各种生物概念,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从而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率。
3.总结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和应用有效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初中生物教学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艳凤.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7):241.
[2]周玲.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2):164-165.
[3]赵本孟.浅析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的策略[J].读书文摘,2017,(8):3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