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
2017-10-25梁书颖
摘 要:环境会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受到学校的重视。
关键词:中职学校 班级文化 文化内涵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并在此环境和熏陶中成长起来的。正处成长阶段的中职学生容易受到所处文化的影响。当前的新形势更强调学校要创造充满活力、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的文化氛围,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班级中度过的。因此,班级文化在塑造学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班级文化内涵
班级文化内涵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师生通过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中所创设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 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这三个组成为一组同心回圆。这三个层次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建班级文化。班级精神文化是灵魂,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从而构成班集体形成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集体特有的风格。[1]
二、班级文化的作用
1.教育与熏陶作用
班级文化的核心是被绝大多数班级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念体系。一个具有良好文化的班级往往表现为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舆论导向、良好的班风和人际关系、向上的学风及良好的物质环境,这些都是隐性的课程资源,会对每个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就像“潤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并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时时刻刻都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塑造着学生的灵魂。[2]
2.激烈和导向作用
中职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阶段,校园和班级文化的丰富多彩正适应了他们追求新鲜事物、充实课余生活的要求,也让许多同学找到了适合自己个性特长发展的方向,有利于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发展,避免有的班级造成学生个性发展单一的缺憾。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往往能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化外部动力为内部动力。如:一个原本表现一般的同学,进入一个富有生机、积极向上的班级后,班主任并未对他施加特殊的教育影响,可是一段时间后他却像变了个人似的,老毛病逐渐没有了,纪律性强了,学习积极性高了,学习成绩进步了,这就是班级激励和导向作用的表现。[3]
3.同化和凝聚作用
在班级群体活动中,群体成员经过互动,交流彼此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就会产生亲密感和信赖感,增进成员相互间的吸引力和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一个班集体,学生心情愉快,精神面貌振奋,认知、情感、行为相一致,其凝聚力就强,团队意识就强。这种凝聚力和群体意识,会促使班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时刻意识到:“这是我的班级,我是这个班级的学生。”实践表明,在班集体中,班级文化建设水平愈高,班集体的向心力、凝聚力就愈容易得到体现。现在用人单位对员工团结协作精神上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相当部分的学生他们却缺乏团队精神。而班级文化的开展,能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它通过规范学生行为,开展班级各种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让学生理解集体的作用、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顺同学和自己的协作关系,体会到一个先进集体所带来的积极作用,从而使学生树立先人后己的高尚品德,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4.制约和规范作用
班级文化所形成的规范体系,制约这学生的言行,这一规范的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班级成员都能自觉地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班级规范。学生能通过周围舆论和规章制度来衡量并自我调节,从开始的别人管自己发展为自己管自己,实现自觉地服从学生行为准则,最终达到规范的目的。
三、班级文化建设
当前,人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用人也越来越苛刻.在要求人才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外,更须要有较高的情商。也就是有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有开拓视野、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班级文化是通过班级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是班级成员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而班级文化建设,正是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使其具备以上条件。
1.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它是一个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抓住班级精神文化,就抓住了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培育健康的班级舆论 积极的班级舆论是班级中大多数人赞同的正确价值观念、态度和意见。班集体的成长离不开积极健康的集体舆论,而培育健康的班级舆论,关键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为此,班主任要经常组织学生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青年道德行为规范等,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教育学生用学校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及各种规章制度来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道德判断的能力。班主任还要经常结合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帮助学生分析判断其中的是非善恶、荣辱美丑,从而在班上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
(2)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班级精神文化的培育关键在于让全体学生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信念和追求。有了它,班级就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班级文化就有了立足点,就能发挥其积极教育的作用。为此,班主任应根据当前职业教育方针和学生素质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以及“善待自己、热心帮助他人、与班级共荣辱的”集体主义精神。着力于建设优秀的班集体或形成班集体的特色的奋斗目标。同时与学校或班级的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体现在各项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实质是一种情感互动,它并不是单纯指朋友多、人缘好,而是指你能从各种人际关系中得到思想的长进、 温暖、友情和爱的体验。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而且它还是班级文化品位的标尺。为此,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情感,培养学生的交流技能。endprint
班级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是班级生活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公平对待学生,其次要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再次要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外表形象。学生之间的关系又是班级学习生活中关键的人际关系,如今的学生个性较强,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较严重,这些不利因素,既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良好班风的形成。为此班主任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强调学生之间的交往要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促进学生形成和谐的同学关系;同时要通过经常性地组织班级集体活动或鼓励班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会共事,学会合作的能力。
2.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班级的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在标志,它又直接反映了师生所处的环境。这也是班级文化的最基本部分,具有隐性的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在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指导学生对教室进行精心设计,如在教师设置警句、挂名人画像等,以营造一个人性化、温馨的教室环境。此外,班主任要大力抓好学生的仪容仪貌,注意把教育的意向、教育的目标等通过具体物化的环境设计和布置充分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在班级文化中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目的。
3.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是一种强制性文化,是为保证学校有序发展,师生必须共同遵守的一些条例的汇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班级制度文化是指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班主任首先要抓好班级制度的制定与完善。而班级制度的制定,要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并要根据班级的变化发展进行适时的修改、完善,以确保班规班纪充满活力。其次要抓好制度的实施,班规班纪虽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它的作用如何,要看其能否被学生所接受。在通常情况下,管理制度的建立比较容易,但关键是实施。实践表明,许多班级制定有班规,且班级制度条例也较齐全,但班风仍得不到有效地促进。这主要问题就在于没能按制度严格执行,没做到有法必依。
当然,制度管理是一种手段,而不足最终目的,建立班级的管理制度也就是想通过一定的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学生能养成自我规范、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的风气,从而达到制度文化的境界。因此,班主任应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与文引导,使班规班纪得到学生的认同,以使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从而使规章制度能够更好更快地得到实施。
参考文献
[1]王丽娟. 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31期
[2]翟国强. 素质教育下如何做好职教生的德育[J].新课程(下) 2015年11期
[3]舒荟萃. 高职高专院校班级文化建设探索[J].知识经济 2016年04期
作者简介
梁书颖(1983.6),女,汉族,广西岑溪人,本科,助講,广西梧州职业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语文教育,班主任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