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疏导分析

2017-10-25陈致童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特殊家庭问题学生心理疏导

陈致童

摘 要:家庭环境是孩子生活的起点,是孩子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婴幼儿的头脑就像象一张白纸,很容易涂上各种颜色。在孩子生活的早期,家长和家庭生活对他们实施着各种各样的的影响,这种影响将在其心灵留下极为深刻的烙印,影响其成长轨迹,然而,当今的社会,由于很多外界的因素,促使他们小小年纪就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自然而然的承担了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责任。而对特殊学生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特殊家庭 问题学生 心理疏导 人生观 价值观

一、特殊家庭问题学生的由来

1.家庭破裂,父母离异,有的相互推卸责任,有的由单方抚养,要么容易产生溺爱,要么冷落孩子,对孩子而言都会带来身心上的不良影响。这样的孩子往往很自卑,心里有落差感。

2.溺爱孩子,在物质上无止境的满足,易使孩子形成贪婪性格:生活上的百般照顾,将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对孩子的过错一味迁就,易造成孩子一些不良习惯的养成:给孩子太多的爱,容易造成孩子只知被动的接受爱,而不知对人付出爱。这样的孩子往往自私自利。[1]

3.家庭关系不和睦,父母婚后长期不和,经常大吵大闹,对孩子置之不理,推卸责任,孩子的心灵易受到极大的创伤。易造成对家庭的厌恶感,把这种厌恶感转移到周围的一切,可能认为世界上一切都是残酷的,悲观,厌世,否定他人,否定社会,形成性格上的畸形,心理上的病态。

4.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在工作,打工者家庭。这类型的家庭的孩子由于从小就缺乏父爱关怀或母爱,在心灵结构上就不是健全的,容易造成孩子的情感障碍甚至于造成孩子的人格不健全,对孩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健康的品质,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都是极为不利的。[2]

二、对特殊学生的心理疏导

1.选择正确的谈话方式,了解问题学生。

对品德不良的学生教育转化非常困难,我觉得跟这种类型的学生做教育转化工作,有时用非一般传统的方法会出奇效。我遇到过一个学生,由于父母离婚,从小就形成了不健全的人格,爱走极端,自卑感极强,当我知道他的家庭情况后,和他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谈话。我首先选择谈话场合,我选在了一个空的电教室里面,只有我们两个人。如果在办公室,有许多的老师,这种场合的谈话绝对没有好的结果。学生有可能就不说话,更不肯说心里话。所以我选在空教室,两个人面对面,这样一来,学生放松警戒,很多真实的话就会说出来。其次,教师要有亲和力,因为这类学生往往警惕性比较高,介于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让他感觉到我们是真正关心他们的人,所以一定要有亲和力,还是刚才的那个学生,一开始,我先让他当我是好朋友,和他拉近距离,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感觉到温暖,老师就可以了解学生的更多活动,分析学生最近的思想动态,尤其是在校外的生活情况,以便于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

2.绝不能只抓教育,而忽视对问题学生学习的帮助,应对他们进行较大力度的文化补习。

问题学生往往厌学情绪严重,逃學行为的发生,很大程度在于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为问题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补差目标,帮助他们接近课程最低标准,还是刚才那个学生,每门功课都很一般,本身自己就自卑,再加上学习不如其他同学,自卑的感觉会更加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几位任课教师商量,在平时多鼓励这位学生,平时提问时先提问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体会学习的快乐和答对问题的自豪感,当他的学习取得进步时,哪怕一点点进步,都进行表扬,让他慢慢拾起自信。最近,该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好转,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也在慢慢的改正,我们几位任课教师都很欣慰。我坚信,在中考中,他一定会取得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3.关注问题学生平时的生活。

问题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解决了,还要关注他们平时的生活,没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慢慢拾起来的信心又会慢慢的丢失,良好的学习状态也只能维持很短的一段时间,因此,我们应该从生活方面也对问题学生进行关注,尽管我们不能给他们创造出一个和别人一模一样的学习环境,但是我们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给与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请他们吃一顿家常便饭,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或者在班级中多开展一些活动,让大家,尤其是让问题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知道,我们的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所有人都在关心着他们。这样,他们的自卑心理会慢慢的消失。还是上面的那位同学,我叫他吃过几次饭,第一次,他比较拘束,后来他慢慢的放开了,也开始给我说他的心里话了,从交谈中,我了解了更多有关他的家庭,想法。这样给我给了充分的时间,让我可以从容的应对遇到的一些问题。

“ 路漫漫其修远兮”,及时有效的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遇到的新问题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一位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并着力解决。实践证明,作为教师,能运用好心理科学这个有力武器,去教育、管理好每一位问题学生,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学习成绩。转变问题学生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快乐健康的成长,是一项复杂的、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任务的。但是我坚信,只要有责任、有计划、运用合理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一定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够适应高风险、快节奏、强竞争的环境,使之成为心理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许国梁:《中学物理教材教法》, 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年。

[2]张佐香:《谈特殊教育中的关爱教育》,《学生之友》,2010年09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特殊家庭问题学生心理疏导
立足本校实际,关爱特殊家庭学生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