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上好一堂课

2017-10-25郑潇雨方良彦刘媛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6期
关键词:课堂纪律一堂课职业

郑潇雨+方良彦+刘媛媛

摘 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上课、上好课是前提,也是本分。本人从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视角为切入点,根据多年上课经验,总结了一些针对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的上课方法和心得体会。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一堂课虽然只有短短45分钟,但是对于一名一线教师来说,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战场和舞台,也是教师学术造诣和教学能力的检验。讲好一堂课,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还可以掌握新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更可以彰显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尤其是对于奋斗在职业教育一线的教师来说,如何讲好一堂课,抓住学生的心思和兴趣,是检验教师人格魅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和考题。关于如何上好一堂课,我有以下体会。[1]

一、想要上好一堂课,先要备好一堂课

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并开拓创新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一些老师可能有这样一个感受,即便我备好课了,有时候课堂也会因为一些突发状况而导致课程计划的临时改变。因此,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讲什么?怎么讲?都要先在脑海里提前演练,教师只有在充分把握了教材之后再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备好课不仅是讲好课的前提,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以及提高我们自身业务能力的途径。

二、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特点,因材施教

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学对象有着不同的特点,就职业教育院校而言,教学对象一般都是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成绩落后的“问题学生”。这类学生自制力薄弱,注意力不集中,很难控制自己分心走神,对于上课老师讲的知识感兴趣的少,甚至有一部分学生长期沉迷于电子游戏、手机游戏,荒废学业。对于此类教学对象,教师更应该抓住他们的特点,调整自己上课的形式和讲课的内容,多用生动鲜活有趣的事例穿插引导想要讲授的专业知识。为了防止学生对课堂知识索然无味,我都会尽量运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来弥补理论知识本身的呆板以及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乐趣。我也会让自己的语音语调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见。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使学生不至于对课堂失去兴趣。另外,我在课堂中还会根据实际教学进程,学生当时的情绪、反应,随机的穿插一些比较轻松、幽默的话题,从而调节教学节奏以及轻松课堂的氛围,这样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避免出现“说者有意,听者无心”的尴尬状态。

当然,愉悦的学习氛围是需要良好的课堂纪律来做保证的。因此,在每门课程的第一节课时,我都会向学生强调我的课堂纪律。迟到的同学,我会根据实际情况留几分钟时间,让他给全体同学表演一个小节目,用来活跃课堂气氛;上课玩手机、睡觉、讲话的,会有两次温馨提示机会,第三次就玩手机的没收手机。睡觉、讲话、讲话的都酌情扣除平时分,并且有上台“表演”的机会。良好的课堂纪律不能依靠老师叫喊或威胁来实现,也不是单纯的这个不行那个不准来要求。教师应该善于向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你遵守我的课堂规则,我会给你一定限度的自由,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会感觉非常压抑。

三、复杂知识简单化,枯燥知识生动化

由于职业教育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当中,更多的是教授职业技能方面的知识,有较强的专业性。对于刚刚升入职业院校的新生来说,一时间可能会难以接受和理解。因此,我在每年接手新生的时候,都会给他们足够的准备时间,将复杂的专业知识,用简单的语言和浅显的道理解释给学生,将枯燥无味的纯知识性内容中夹杂有趣的事例,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专业课的讲授方面,更多的要提倡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需要實操的课程直接去实验室或者车间,边操作边讲授,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接受,并且随堂练习,让学生都能够动手操作,通过反复练习夯实专业技能。

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近有学者又提出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场”的理论。“鱼”代表知识,“渔”代表方法,而“渔场”代表的是学习的环境、氛围。与其老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还不如把“渔场”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理解自己讲授,体验讲课的过程,这样可以暴露学生的思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一节课,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手段,一支粉笔也好,多媒体技术也罢,都必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这是任何外在手段不能替代的。教师的教,必须转化为学生的学,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通过组织、引导和激励的过程,努力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总结并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切不可刻意模仿。上好一堂课是需要有很多方面因素的才能促成的,而我们所上的每一堂课也不一定都是成功的课。正因为这样,上好每一堂课,更是我们做老师不懈地追求。

参考文献

[1]丁兴富.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突破口:从校校通到班班通[J].电化教育研究,2004,11.

作者简介

郑潇雨,(1989-),女,汉族,在读硕士,单位:山东医药技师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德育、社会保障、经济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纪律一堂课职业
快把动物放进冰箱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有趣的一堂课
我爱的职业
也谈怎样讲好一堂课
基于课堂纪律管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研究
溜走的一堂课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最后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