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数学课堂“低头族”现象审视和引导分析

2017-10-25卢金花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审视低头族表现

摘 要:针对高等数学课堂“低头族”现象进行审视和分析,正确引导“低头族”,认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应形成合力,改革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提升课堂吸引力;夯实自我素养,理性辩证对待,加强学生自我管理;重视高数课程,丰富校园文化,营造活力氛围;从根本上改善“低头族”现象。

关键词:低头族 表现 审视 引导

课堂“低头族”己成为众多高校中的一道“风景”,其影响日益严重。特别是在高等数学课堂中,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花在手机上,导致其错过较多的学习内容,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以及自信心,从而迷失自我[1]。总结高数课堂上的“低头族”表现,审视其成因,引导学生从“低头”变“抬头”,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学习效果。

一、高等数学课堂“低头族”的表现

(1)睡觉。不管是第一节课,还是中间或最后一节,睡觉这种低头的现象一直客观存在着。俗话说春困秋乏,趴在桌上睡觉的现象就更明显了。尤其讲解概念定理时,学生觉得乏味难以理解和接受,老师的声音如催眠曲般,很快就会进入梦乡。

(2)看书。原本对数学就不感兴趣的学生,会挑些自己喜欢的书籍看,比方说小说杂志;偶尔的也有学生看将要考试的科目,比方说四六级、会计证、驾考等。这类低头族现象较常见,从某种角度看也算是正面积极的。

(3)发呆。极少数学生会低头发呆,不睡觉不玩手机,目不转睛,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影响,这种状态会持续一小段时间。或许有的同学是真的陷入了沉思,只是思考的问题多半和课堂教学无关。若去打断他,必会有一个很好的理由:“正在思考人生”。

(4)写作业。上周的作业没按时完成,又急着上交,或者要赶思想汇报,发言稿,做四六级练习题,实验报告等。尽管这类现象在高数课堂上只有少数,但也是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

(5)玩电子产品。玩平板、PSP游戏机、手机等日益增多,其中手机最为常见。在课堂上发微信、上网,看电影,玩游戏等,这类低头现象最为常见也人数最多,可见学生对手机的兴趣与痴迷远远大于高数课堂的吸引力。

纵观这些表现,学生均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上,而高数是一门重要的公共课,涉及面宽,应用范围广,其较低的参与度势必影响其教学效果。若任凭“低头族”蔓延下去,必將使其陷入尴尬境地,逐渐失去它的地位与作用。

二、审视高等数学课堂低头族

1.高数课程的特点及现状

高等数学概念定理较多,有些相对较抽象,很多学生觉得它晦涩难懂,还未学就已畏俱。而教师往往比较注重“知识点”,忽略揭示数学思想和本质,导致学生只知其表,体会不到内在美,即便学了许多公式、定理,却不知它们如何而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时更无从下手。普遍大学生认为高数实用性不明显,甚至出现了“无用论”,对就业、生计没有多大帮助,纯粹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拿文凭,这些势必充斥和拷问着高数的教学。

2.学生安全感的缺失和内心的需求

当今社会,大学生会遇到许多问题,安全感的缺失也越来越普遍,而通过手机,可以让自己与周围的环境隔离,在虚拟世界里表达真实的自我,重拾信心。通过微信、微博等手机APP,关注同学和朋友间的最新动态,在朋友圈中晒照片、在微博中发表评论,大多都能迅速得到别人的反馈,获得点赞,从而以此来满足内心的最大需求[2]。

3.学校的重视程度与教师的专业素养

高等数学是必修基础课,但课时相对较少并且未得到重视,基本上是大班授课制,人数多,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易失去兴趣,有的直接睡觉或者玩手机等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同时,教师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教学方法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沉闷乏味,抓不住学生,理论与实际无法结合,致使学生觉得没意思,最终脱离课堂,各行其是,造成课堂上的“低头族”现象[3]。

三、引导高等数学课堂低头族

1.改革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提升课堂吸引力。

为吸引学生注意力,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穿插一句话、一个片段、一个故事、一句美妙的结论等等,理论联系实际,比如讲解微分方程时,引入含盐量问题;讲导数概念时,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思考:“在地铁、高铁等交通工具的显示屏上,经常会显示当前速度是多少公里/小时,而且这个速度值在不断变化,这是怎么得到的呢?”这样与实际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课堂吸引力,同时也彰显了高等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夯实自我素养,理性辩证对待,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数课堂“低头族”现象,最关键在于学生自身。首先,学生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现象的危害,真正从内心反省并及时改进。其次,面对各种社会诱惑,要加强自控能力,理性辩证对待,给自己制定一个适合的规划,确立目标,合理规划时间,把主要的精力投人到学习上,夯实自我素养。再次,要主动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寻求正确地方式来解决内心需求,而不是逃避到虚拟世界中,要走出宿舍,远离手机,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兴趣,主动与他人交往,养成健康个性。

3.重视高数课程,丰富校园文化,营造活力氛围。

一方面,高校要重视高数课,倾心关注课堂。改变大班授课制,合理利用师资,尽可能安排自然班或限制一定的人数上课。另一方面,学校要丰富校园文化,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开展各种以思想、文化、娱乐、学术、科技为内容的活动,吸纳更多的学生参与,建立更多现实的人际交流,减少“低头族”在虚拟世界花费的时间,从而营造良好的活力氛围。

高等数学课堂“低头族”的盛行,对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学校、教师、教师形成合力,夯实自我素养,重视高数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树立人生目标,引导大学生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丽莎.大学生课堂手机行为调查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3:1-95.

[2]彭羽.高校课堂低头族现象盛行的原因及对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41-44.

[3]龚琳淋.大学校园中“低头族”现状成因及解决对策[J].青年与社会(下),2015,0(10).

作者简介

卢金花(1984-),女,江西赣州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微分方程及其动力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审视低头族表现
未经旅行“审视”过的设计,是不可信的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审视与当代发展探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地铁站点名批评“低头族”
关于国际法渊源内涵和外延的重新审视
生与死:《荒野猎人》的伦理价值审视